•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编辑部系统上线!!!
  • 当期目录
  • 优先出版
  • 最新录用
  • 下载排行
  • 过刊浏览
    全选
    显示方式: |
    2025年第47卷第6期
      论著
    • 廖洁;江舟;成姝婷;达嘎

      2025,47(6):1181-1185,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美国绝经后女性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与生殖寿命(Reproductive lifespan,RLS)的关联.方法:基于2021-2023 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纳入 752 名绝经后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HDL-C与RLS的相关性,模型调整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种族、吸烟状态、教育水平及慢性病史等混杂因素.通过分层亚组分析(按年龄、BMI、种族分组)和交互作用检验验证关联稳定性.结果:完全调整模型显示,HDL-C水平每升高 1 mmol·L?1,RLS延长 0.48 y(β=0.48,95%CI:0.15-0.81,P=0.004).亚组分析表明,在非西班牙裔白人(β=0.51)、BMI<30 kg·m?2(β=0.62)及年龄≤65 岁(β=0.55)群体中关联性更显著(P<0.05).交互作用检验证实 HDL-C 与 RLS 的正相关性在不同亚组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05).结论:HDL-C水平与绝经后女性RLS独立正相关,且此关联具有跨人群稳定性,提示HDL-C可能通过调控性激素代谢影响生殖系统衰老,或可作为预测女性生殖寿命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需进一步通过前瞻性研究验证因果关联并阐明生物学机制.

    • 侯慧香;岳爱华;杨丽;王怡萍

      2025,47(6):1186-1188+1247,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护理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干预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心功能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1 月至2023年 11 月我院收治的 72 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互联网组,各 3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互联网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互联网+护理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康复进程、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NYHA)]、依从性、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生活质量[慢性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结果:干预后,互联网组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互联网组用药管理、检查管理、饮食管理、心理管理、日常管理 5 方面依从性及情绪、身体、其他领域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互联网组 SAS、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实施基于互联网+护理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干预,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患者负性情绪,患者生活质量高.

    • 李敏娜;王琳琳;刘继红

      2025,47(6):1189-1191+1215,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逐瘀颈康汤加味配合温阳通督针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3年 4 月至 2024 年 4 月于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就医的 104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2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温阳通督针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服用逐瘀颈康汤加味.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颈椎功能、疼痛程度、炎性因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四肢痿软、颈部刺痛、上肢麻木、活动不利等中医证候积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NPQ)评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逐瘀颈康汤加味配合温阳通督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提高疗效,改善颈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 王檬;宋亚萍;林莉

      2025,47(6):1192-1194+1201,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合并肝功能异常患儿应用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Epstein-barr virus deoxyribo nucleic acid,EBV-DNA)拷贝数转阴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1 月至 2023 年 11 月期间我科收治的 123 例IM合并肝功能异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61)和研究组(n=62).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阿昔洛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人干扰素 α2b 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EBV-DNA 拷贝数转阴率、免疫功能[CD3+、CD4+、CD19+、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IgG、IgM、AST、GG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EBV-DNA转阴率、EB病毒衣壳抗原免疫球蛋白M抗体(Epstein-barr virus capsid antigen IgM,EBV-VCA-IgM)转阴率、总有效率、CD4+、CD19+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IM合并肝功能异常患儿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干扰素与阿昔洛韦够有效地促进患儿免疫功能和肝功能的恢复,提高 EBV-DNA转阴率和疗效,安全性高.

    • 刘智翔;林荣华;凌剑建平;赖剑

      2025,47(6):1195-1197+1233, DOI:

      Abstract: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改良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对腹膜完整性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9 月至2024年 8 月于会昌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24 例尿毒症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 12 例.比较手术指标、腹腔感染指标及不良事件.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 3 d,改良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 24 h,改良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的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层医院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行改良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不仅可维持腹膜完整性,还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降低疼痛感受,减少腹腔感染、管道移位等风险.

    • 梁军令;王浩;田东洋

      2025,47(6):1198-1201, DOI:

      Abstract:

      目的:对比悬吊辅助法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Trans umbilical 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TUSPLA)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治疗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AA)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 150 例AA患者(2023 年3 月~2024 年6 月)资料,按手术方案差异分 2 组.以接受TUSPLA治疗的 75 例患者列为TUSPLA组,以接受LA治疗的 75 例患者列为LA组.对比 2 组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术前、术后 1 d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LA组,TUSPLA组手术耗时更长,术中失血量更低(P<0.05);对比LA组,TUSPLA组卧床、胃肠功能恢复、住院用时及首次排气、开始进食时间更短(P<0.05);对比LA组,TUSPLA组术后 1 d血清IFN-γ、IL-1β、TNF-α水平更低(P<0.05);对比 2 组并发症发生率,TUSPLA组 2.67%(2/75)较LA组13.33%(10/75)低(P<0.05).结论:相较于LA治疗AA患者,经TUSPLA治疗虽会延长手术耗时,但可进一步减少术中出血,优化术后恢复相关指标,降低并发症风险,且对机体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造成影响更轻微.

    • 陈勇臻;尹建超;李森

      2025,47(6):1202-1204+1284, DOI:

      Abstract:

      目的:对比一次性根管(One-visit root canal therapy,ORCT)与多次根管治疗(Root canal therapy,RCT)治疗急性牙髓炎(Acute pulpitis,AP)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AP患者(2020 年1 月至2024 年3 月)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两组,以接受ORCT治疗的 181 例患者列为ORCT组,以接受RCT治疗的 181 例患者列为RCT组.对比两组术后 3 m手术成功率;对比术前、术后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菌斑指数(Pluque index,PLI)、牙周探诊深度(Periodontal depth,PD)、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咀嚼效率、咬合力、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白细胞分化抗原-14(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antigen14,CD14)、Toll样受体 4(Toll-like receptor4,TLR4)、CX3C趋化因子配体 1(Chemokine CX3C ligand 1,CX3CL1)水平;并统计两组组术后 3 m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 mORCT组GI、PLI、PD较RCT组低(P<0.05);术后3 d、7 d ORCT组VAS评分较RCT组低(P<0.05);术后 3 mORCT组咀嚼效率、咬合力较RCT组高(P<0.05);术后 7 d ORCT组血清HIF-1α、CD14、TLR4、CX3CL1 水平较RCT组低(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ORCT组3.87%(7/181)较RCT组 13.26%(24/181)低(P<0.05).结论:ORCT与RCT治疗AP患者手术成功率相当,但ORCT更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提高咀嚼功能,改善牙周健康,降低炎性介质水平及并发症风险.

    • 何婧雯;闫杰;周芳

      2025,47(6):1205-1207+1211,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渐进式抗阻训练后对淋巴水肿状态、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9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9)与渐进组(n=49).对照组患者采用负压淋巴回流促进系统,渐进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渐进式抗阻训练.干预 2 m后,对比两组的上肢情况、肩关节情况.结果:干预 2 m后,渐进组的上肢淋巴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渐进组的上肢周径差、上肢体积差小于对照组(P<0.05).渐进组的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中的各项评分高于低于对照组(P<0.05).渐进组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渐进组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渐进式抗阻训练能够改善淋巴水肿和上肢功能,提高肩关节功能与活动度.

    • 刘平;陈德鹏;吕彤;陈东阳

      2025,47(6):1208-1211,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复方脑肽节苷脂、阿加曲班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 2023 年 2 月至 2024 年 3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97 例AIS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4).对照组接受阿加曲班治疗,研究组接受阿加曲班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氧化物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F-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脑血流动力学[颈动脉平均血流量(Mean cerebrovascular blood flow,Qmean)、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ZCV)、平均血流流速(Mean voided volume,Vmean)]、脑氧代谢指标[脑动脉氧合量(Arterial oxygen content,CaO2)、脑氧摄取率(Cerebral extraction of oxygen,CEO2)、脑动静脉氧合量差(Cerebral arteiovenous oxygen difference,AVDO2)]以及血清人类软骨糖蛋白-39(Human cartilage glycoprotein 39,YKL-4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正无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水平.结果:与对照组 62.50%相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 83.67%较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ZCV偏低,Vmean、Qmean偏高(P<0.05);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CEO2、AVDO2、CaO2 偏高(P<0.05);治疗后,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SOD、GSH-Px偏低,MPO、MDA偏高(P<0.05);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血清VEGF、YKL-40、PTX3 水平较高(P<0.05).结论:复方脑肽节苷脂、阿加曲班联合治疗AIS者效果显著,可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状况,调节氧化应激,优化血清VEGF、YKL-40、PTX3 水平.

    • 马桦;程振;王瑜

      2025,47(6):1212-1215,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APTB)患者血清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 3(Soluble T cell immunoglobulin mucin molecule 3,sTim3)、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 14(Soluble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14,sCD14)水平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0 年 11 月—2023 年 11 月 97 例APTB患者为观察组,按照 1:1 选例原则,选取同期 97 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 2 组及观察组不同治疗效果患者血清sTim3、sIL-2R、sCD14 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APTB患者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危险度分析各指标不同水平发生治疗无效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sTim3、sIL-2R、sCD14 水平>治疗2 m后>治疗 4 m后>对照组(P<0.05);治疗2 m后、治疗4 m后治疗无效患者血清sTim3、sIL-2R、sCD14 水平高于治疗有效患者(P<0.05);治疗 2 m后、治疗 4 m后血清sTim3、sIL-2R、sCD14 水平均为APTB患者抗结核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P<0.05);治疗 2 m后、治疗 4 m后,血清sTim3、sIL-2R、sCD14 联合预测APTB患者抗结核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 0.832、0.938,,高于治疗 2 m后各指标单独检测的0.705、0.740、0.688 和治疗 4 m后单独检测的 0.741、0.826、0.796(P<0.05).结论:APTB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存在血清sTim3、sIL-2R、sCD14 水平改变,且与治疗效果关系密切,检测各血清指标水平可为临床预测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 许晓琴;赖小丽;曾文英

      2025,47(6):1216-1218+1386,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自然分娩者产后 6~8 周盆底功能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23 年 9 月-2024 年 8 月于赣州市南康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 80 例产妇,并依据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n=56)与剖宫产组(n=24),比较分娩结局与产后 6~8 w盆底功能.依据盆底功能情况分为正常组(n=48)与异常组(n=32),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自然分娩组产后 2 h 出血量、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等级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总产程时长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5).正常组与异常组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便秘、产次、分娩方式、孕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增加、胎儿体重及产后 24 h出血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 岁、存在便秘、分娩方式为自然分娩、孕期BMI增加≥10 kg·m-2、胎儿体重≥3500 g为产妇产后 6~8 w盆底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 6~8 w盆底功能具有显著影响,需予以高度重视.

    • 叶瑛;王新丽;方晓霞;王丽媛;宋继东

      2025,47(6):1219-1222+1257, DOI:

      Abstract:

      目的:基于内因优势-内因劣势-外因机会-外因威胁(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SWOT)分析法疼痛关爱护理干预在甲状腺癌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 2023 年 4 月至 2024 年 4 月 92 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WOT组(n=46),分别行常规护理和常规+SWOT分析法疼痛关爱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 2 m.干预 2 m后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干预 2 m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价负性情绪.结果:SWOT组引流管留置、术后下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 SWOT 组VAS、HAMD、HAMA评分更低(P<0.05);SWOT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0%vs 13.04%)(P<0.05).结论:基于SWOT分析法疼痛关爱护理可减轻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负性情绪及术后恢复情况.

    • 丁碧园;王鹤;乔冬梅

      2025,47(6):1223-1226,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 levels of amyloid A,SAA)、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联合检测对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2022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选取我院 84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组,并评估患者治疗 12 w后临床疗效;根据 1:1 比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84);对比 2 组(入院时)及不同临床疗效患者(入院时、6 w时)血清SAA、IL-6、ESR水平,并分析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及危险度.结果:研究组入院时血清SAA、IL-6、ES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有效患者相比,治疗无效患者入院时、6 w时血清SAA、IL-6、ESR水平均较高(P<0.05);入院时、6 w时血清SAA、IL-6、ESR水平联合预测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840、0.889、0.938,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入院时、6 w时血清SAA、IL-6、ESR高水平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度是低水平 2~5 倍(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SAA、IL-6、ESR水平明显升高,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关联性,联合检测可早期辅助临床评估疗效,对及时更改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 唐玉霞

      2025,47(6):1227-1230,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对不同年龄宫腔镜检查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4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期间安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120 例接受宫腔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 18~30 岁组、31~40 岁组、41~50 岁组,各40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临床恢复评分(Clinical Recovery Score,CRS)、术后 2 h、6 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T0 时,三组MAP、HR无明显差异(P>0.05);T1、T2、T3、T4 时 31~40 岁组、41~50 岁组HR、MAP均低于 18~30 岁组(P<0.05);31~40 岁组和41~50 岁组术后30 min、2 h CRS评分均明显低于18~30 岁组(P<0.05),且 41~50 岁组术后2 h CRS评分明显低于 31~40 岁组(P<0.05);术后 2 h、6 h三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检查麻醉,不同年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质量存在差异,年轻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恢复更快.

    • 吴敏娟;刘彪;诸葛群;张翼

      2025,47(6):1231-1233, DOI:

      Abstract:

      目的:观察磷酸钠盐散在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饶市人民医院 2024年 10 月至 2025 年 01 月收治的 60 例择期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观察组(服用磷酸钠盐散),各 30 例.结肠镜检查前 10 min比较两组肠道清洁效果(肠道准备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结肠镜检查结束后比较两组耐受度及患者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 BBP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耐受率及再次服泻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服用酸钠盐散可提高患者肠道清洁度,且患者耐受度及再次服用依从性高.

    • 江爱云;刘波;黄水兰

      2025,47(6):1234-1236+1239,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与小儿哮喘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23年 01 月至 2024 年 12 月在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初诊或并发诊断中包含小儿哮喘的 60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检测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同时对上述儿童患者的哮喘严重程度给予评估,探究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同小儿患者哮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纳入的 60 例儿童患者中,轻度哮喘患儿 15 例,中度哮喘患儿 33 例,重度哮喘患儿 12 例.中度哮喘患儿的CD4+水平、CD4+/CD8+比值明显高于轻度哮喘患儿(P<0.05),CD8+水平明显低于轻度哮喘患儿(P<0.05);重度哮喘患儿的CD4+水平、CD4+/CD8+比值明显高于轻、中度哮喘患儿(P<0.05),CD8+水平明显低于轻、中度哮喘患儿(P<0.05).中度哮喘患儿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Serum soluble 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ligand-1,sPD-L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哮喘患儿组(P<0.05),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 16(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 16,CC-16)水平明显低于轻度哮喘患儿组(P<0.05);重度哮喘患儿的TNF-α、sPD-L1 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哮喘患儿组(P<0.05);CC-16 水平明显低于轻、中度哮喘患儿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哮喘患儿疾病严重程度与CD4+水平、CD4+/CD8+比值、TNF-α以及sPD-L1 水平呈现正相关,与CD8+、CC-16 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同哮喘患儿疾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关联,值得临床工作人员借鉴应用.

    • 胡春林;汪群婕;谢为发;张宏祥;聂武琼

      2025,47(6):1237-1239,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经远端桡动脉入路在神经介入诊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 2024 年7 月至 2025 年2 月 60 例行神经介入(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或支架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桡动脉入路(n=30),研究组采用远端桡动脉入路(n=30).评估两组穿刺情况(穿刺成功率)、疼痛情况、并发症.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相当,无统计学差异;术前两组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研究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总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远端桡动脉入路与常规桡动脉入路在神经介入诊疗中穿刺成功率以及安全性相当,但经远端桡动脉入路可降低患者疼痛度,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肖时雨;陈全福

      2025,47(6):1240-1242+1390,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快速穿刺取材与一般速度穿刺取材在甲状腺细针细胞学标本取材满意率的对比.方法:选取 2023年 3 月至 2025 年 2 月于萍乡市人民医院诊治的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s,TN)患者 120 例.按不同病情将TN分为有无钙化组,回声不同组,血供组 3 个亚组,每个亚组均采用不同速度穿刺取材,分别为观察组(快速穿刺取材,穿刺时间<3 s)和对照组(一般速度穿刺取材,穿刺时间>3 s),每组各 60 例.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取材满意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穿刺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细胞病理学 Bethesda 报告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thyroid cytopathology,TBSRTC)取材满意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穿刺后疼痛不适(1.67%vs5.00%)、感染(3.33%vs5.00%)、吞咽困难(1.67%vs 6.67%)及术后血肿(1.67%vs5.00%)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数字法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穿刺深度、负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抽吸次数、定位所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快速穿刺取材能有效提高取材满意度,减少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肖洪东;许永福;蔡会平

      2025,47(6):1243-1,247,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经乳入路微创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及术后复发风险.方法:从 2023年 1 月至 2024年 12 月,我院共为 60 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实施了手术.这 60 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被分成两组,每组各有 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方式,观察组则采用经乳入路微创腔镜手术方式,探究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接受微创腔镜手术(经乳入路)治疗的效果并通过运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导致术后复发的关键危险因素并借助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与复发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节大

    • 曹慧玉;曾涛;肖平

      2025,47(6):1248-1250, DOI:

      Abstract:

      目的:研究乳腺多模态影像检查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及内乳淋巴结(IMLN)转移状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于会昌县妇幼保健院和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疾病诊疗中心进行诊治的乳腺癌患者 1000 例,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术与基于乳腺功能学磁共振(MRI)、超声造影技术、乳腺钼靶的多模态影像检查,根据SLN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多模态影像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多模态影像检查对乳腺癌患者ALN、IMLN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原发病灶最大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分子亚型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灶最大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分子亚型均是乳腺癌患者ALN、IM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 项指标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 0.900,高于单独检查,敏感度 92.31%,特异度 77.78%.结论:多模态影像检查评估乳腺癌患者ALN、IMLN转移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 刘淑萍;曾民富

      2025,47(6):1251-1253,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术前麻醉准备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24 年1 月~2025 年2 月期间信丰县人民医院诊治的 60 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信封双盲法随机将其分为传统组(n=29)和实验组(n=31),两组均行全麻小儿疝气手术,传统组采用传统术前麻醉准备方案,实验组采用基于ERAS理念下的术前麻醉准备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前焦虑程度、术中麻醉效果、术后疼痛率,并记录术后恢复指标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前,实验组mYPA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术中,实验组瑞芬太尼剂量、术中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实验组疼痛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ERAS理念下的术前麻醉准备应用于小儿疝气手术,可有效降低患儿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率、提升术中麻醉效果、改善相关恢复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 谢晓兰;钟培莉;钟娟

      2025,47(6):1254-1257, DOI:

      Abstract:

      目的:通过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风险相关因素及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2024 年 12 月安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99 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检查和常规血清学指标检查,并对所有患者进行 3 个月随访,根据患者的随访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62)、心血管原因死亡组(n=21)和他因死亡组(n=16).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和血清学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基于独立影响因素的分析数据上,建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心血管原因死亡组的年龄、血液透析时间、血钾浓度、甲状旁腺激素、谷草转氨酶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和他因死亡组,血钙浓度、血磷浓度、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存活组和他因死亡组(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液透析时间、血钙浓度、血钾浓度、血磷浓度、血红蛋白、白蛋白、甲状旁腺激素以及总胆红素均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ROC 曲线结果显示,所构建的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941(95%CI为 0.917~0.966),灵敏度为 85.6%,特异度为 90.1%,表明该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液透析时间、血钙浓度、血红蛋白、白蛋白、甲状旁腺激素和总胆红素水平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风险相关因素,通过相关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 邰圣淇;王淑君

      2025,47(6):1258-1260+1280,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对冠脉介入术后ST段回落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3 年 1 月-2024 年12 月于本院 97例接受介入治疗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ST段回落情况将患者分为不良组(n=27)和完全组(n=70).收集并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TG、HDL-C水平,计算TG/HDL-C比值.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ST段回落不良组患者 TG、TG/HDL-C 水平均显著高于 ST 段完全回落组,HDL-C 水平显著低于 ST 段完全回落组(P<0.05).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TG、TG/HDL-C水平与AMI患者介入术后ST段回落不良呈正相关(r>0,P<0.05);HDL-C与其呈负相关(r<0,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G、HDL-C、TG/HDL-C水平预测AMI患者介入术后ST段回落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80、0.761、0.876,TG/HDL-C预测价值更高.结论:AMI患者入院时TG/HDL-C水平对AMI患者介入术后ST段回落不良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冯红霞;韩文杰

      2025,47(6):1261-1263+1412,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对冠脉介入术后ST段回落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3 年 1 月-2024 年12 月于本院 97例接受介入治疗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ST段回落情况将患者分为不良组(n=27)和完全组(n=70).收集并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TG、HDL-C水平,计算TG/HDL-C比值.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ST段回落不良组患者 TG、TG/HDL-C 水平均显著高于 ST 段完全回落组,HDL-C 水平显著低于 ST 段完全回落组(P<0.05).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TG、TG/HDL-C水平与AMI患者介入术后ST段回落不良呈正相关(r>0,P<0.05);HDL-C与其呈负相关(r<0,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G、HDL-C、TG/HDL-C水平预测AMI患者介入术后ST段回落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80、0.761、0.876,TG/HDL-C预测价值更高.结论:AMI患者入院时TG/HDL-C水平对AMI患者介入术后ST段回落不良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史红梅;史江涛

      2025,47(6):1264-1266+1276,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与分析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三期增强扫描鉴别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价值.方法:2019 年 3 月到 2024 年 6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肺癌患者 112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 CT 扫描和 MSCT 增强扫描检查,记录MSCT三期增强扫描清晰度评分、CT特征及各期CT值,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分析常规CT扫描和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在 112 例患者中,手术病理判断为非小细胞肺癌 82 例(非小细胞肺癌组),小细胞肺癌 30 例(小细胞肺癌组).非小细胞肺癌组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三维重建图像清晰度评分与小细胞肺癌组对比差异不大(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的血管聚集征、分叶征、锯齿征等CT特征占比低于小细胞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小细胞肺癌组的毛刺征占比高于小细胞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在延时期、静脉期、动脉期的CT值与小细胞肺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三期增强扫描鉴别小细胞肺癌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常规CT平扫(P<0.05).结论:MSCT三期增强扫描在鉴别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使用.

    • 杨云锐;王静雅;蔡丽霞

      2025,47(6):1267-1269,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口服益生菌在改善肾移植术后反复腹泻患者腹泻程度及营养状态的影响分析.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0年 1 月至 2023 年 9 月期间86 例肾移植术后反复腹泻患者为对照组(43 例)和试验组(43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腹泻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益生菌治疗,观察期 3 w,对比两组患者腹泻治疗效果、营养状态、肠道菌水平、肛周皮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平均腹泻次数、平均腹泻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前清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肠球菌属、乳杆菌属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酵母样真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肛周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益生菌能够有效改善肾移植术后反复腹泻患者的腹泻情况,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及肠道菌水平,降低肛周皮炎的发生率.

    • 代依含;刘迁迁;赵娜娜

      2025,47(6):1270-1272+1409,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气管切开时机对颅脑损伤术后卧床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功能及肺部感染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 2021年 7 月至 2023 年 7 月期间80 例颅脑损伤术后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 40 例于入院后 24 h后行气管切开手术,观察组 40例于入院后 24 h内行气管切开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功能、肺部感染风险及病死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pH、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术后,两组 1 s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1 second to predicted value ratio,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二者比值(FEV1/FVC)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够改善颅脑损伤术后卧床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功能,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 李杰;樊婷婷;王朋飞

      2025,47(6):1273-1276,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性结节应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效果及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 年 1 月~2024 年 6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82 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与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m,两组的TSH、FT3、FT4 各项甲状腺激素指标均比术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术后 1 m的TSH、FT3、FT4 各项甲状腺激素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应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减少手术时间与手术切口长度,降低出血量,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

    • 田竹林;楚荷莹;赵虹

      2025,47(6):1277-1280,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对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8 月~2023 年9 月于本院诊治的 112 例COP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 56 例.对照组予以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2 揿·次-1,2 次·d-1),研究组予以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口服复方甲氧那明(25 mg·次-1,3 次·d-1).治疗 4 w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mMRC)评估呼吸困难程度,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评估日常生活质量,采用 6 min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 test,6MWT)评估运动耐力,采用AS-507 肺功能仪肺功能测定肺功能指标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 1 s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白细胞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比较两组不良反应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87.50%,高于对照组的 69.64%(P<0.05);mMRC、CAT评分低于对照组,6MWT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EF、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18、IL-15、MMP-9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 m,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COPD的疗效确切,可改善呼吸困难程度、日常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力,并可改善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降低疾病复发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 张静;白孝成;李明月;陈派强

      2025,47(6):1281-1284,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血小板参数及凝血指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血栓/出血事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2 年 7 月至 2024 年 8 月收治的 124 例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栓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再根据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比较各组间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及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Pro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生化指标对血栓/出血事件的预测效能.结果:发生血栓的患者为 45.97%(57/124),发生出血为 20.16%(25/124);血栓组PLT、MPV、PDW、TT、Fib均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0.05),血栓组PT明显低于非血栓组(P<0.05);出血组患者PLT、MPV、PT、TT均明显高于非出血组(P<0.05),出血组与非出血组间PDW无明显差异(P>0.05),出血组 Fib 明显低于非出血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小板参数及凝血指标联合预测患者出现血栓的AUC为 0.941,敏感度为 84.22%,特异度为 94.03%,血小板参数及凝血指标联合预测患者出现出血的AUC为 0.984,敏感度为 96.00%,特异度为 90.91%.结论:多项指标PLT、MPV、PDW、PT、TT、Fib联合对于预测血栓/出血事件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为MDS患者的不良预后提供一种新的诊断方案.

    • 周静

      2025,47(6):1285-1287,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乳腺结节患者应用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糖类抗原 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检测鉴别诊断其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23 年 7 月至 2024 年 7 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 90 例乳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血清CA125、CEA水平检测.以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作为诊断结节性质的金标准,将患者分为恶性结节患者和良性结节患者.比较超声检查及血清检查单方法及联合应用的诊断结果.分析其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的一致性.分析对比超声检查及血清检查单方法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组织活检确诊 90 例乳腺结节患者中,良性结节患者有 34 例,恶性结节患者有 56 例.与良性结节患者相比,恶性结节患者的超声血流参数RI、PI、PSV和血清CA125、CE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超声检查及血清检查单方法相比,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CA125、CEA水平检测结果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乳腺结节患者中应用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CA125、CEA水平检测鉴别结节的良恶性,相较于超声或血清检查单方法,其诊断准确度较高,效能更优.

    • 吴美娟;龚家川;张雪雁

      2025,47(6):1288-1290,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参乌益肾片联合布美他尼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合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1 年 2 月至2024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94 例CRF合并HF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n=47),分别给予布美他尼 2 mg静滴,1 次·d-1 以及联合口服参乌益肾片 4 片·次-1,3 次·d-1 治疗.治疗前、治疗 8 w后应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应用谷氨酸脱氢酶法检测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采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测定 24 h尿蛋白水平;采用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激活素A(Activin A,Act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组BUN、Scr及 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幅度较大(P<0.05);联合组治疗后CI、CO、LVEF、SV值较参照组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TLR4、CRP、ActA、IL-6 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参乌益肾片联合布美他尼治疗CRF合并HF,可显著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及心功能,降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

    • 李敬

      2025,47(6):1291-1293, DOI:

      Abstract:

      目的:观察葆宫止血颗粒与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治疗对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患者性激素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8 月-2023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82 例AU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1 例.对照组采取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葆宫止血颗粒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及孕酮(Progesterone,P)]、子宫内膜厚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FSH、LH、E2、P 各项性激素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各项性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葆宫止血颗粒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子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且安全性较高.

    • 马慧;董凌云;谢金美

      2025,47(6):1294-1296+1354,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TVCDU)血流显像在子宫肌瘤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 2022 年1 月到 2023 年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疑似子宫肌瘤病人 106 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分别进行TVCDU血流显像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abdom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TVCDS)检查.以穿刺病理结果为诊断子宫肌瘤的"金标准",统计 TVCDU 血流显像和 TVCDS 诊断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分析TVCDU血流显像和TVCDS诊断的预测值.结果:106 例疑似子宫肌瘤病人中,金标准确诊阳性和阴性的分别为 39 例、67 例.TVCDU血流显像检查出真阳性和真阴性分别为 38 例、66 例;TVCDS检查出真阳性和真阴性分别为 31 例、58 例;TVCDU 血流显像诊断灵敏度 97.44%(38/39)、特异度 98.51%(66/67)、准确度 98.11%(104/106)较TVCDS诊断的 79.49%(31/39)、86.57%(58/67)、83.96%(89/106)显著提高,漏诊率 2.56%(1/39)、误诊率 1.49%(1/67)较TVCDS诊断的 20.51%(8/39)、13.43%(9/67)显著降低(P<0.05).TVCDU血流显像诊断阳性预测值 97.44%(38/39)、阴性预测值 98.51%(66/67)较TVCDS诊断的 77.50%(31/40)、87.88%(58/64)显著提高(P<0.05).结论:TVCDU血流显像应用于子宫肌瘤诊断中能显著提升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减少漏诊及误诊事件的发生,且预测值良好.

    • 邱淑娜

      2025,47(6):1297-1299+1393,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妇科门诊育龄期女性阴道炎检测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3 年 5 月至 2024 年 5 月于湖口县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收治的 70 例常规体检且完成阴道炎检测、HPV检测的育龄期女性临床资料,统计阴道炎相关病原体分布、不同年龄段HPV感染情况、HPV亚型分布情况,.结果:70 例患者中,阴道炎阳性率 44.28%,检出真菌 21 株、解脲脲原体 11 株、沙眼衣原体 1 株;HPV阳性检出率 68.57%,以18~30 岁HPV阳性感染率最高(52.08%),其次为>40 岁(39.58%),均高于 31~40 岁(8.33%)(P<0.05);HPV亚型分布前 5 位为HPV-52 型(29.17%)、HPV-58 型(18.75%)、HPV-51 型(12.50%)、HPV-53 型(10.42%)、HPV-16 型(6.25%);结论:妇科门诊育龄期女性阴道炎、HPV检出率较高,阴道炎感染病原体主要为真菌、解脲脲原体,以单一HPV亚型感染为主,亚型分布以HPV-52 型、HPV-58 型、HPV-51 型、HPV-53型、HPV-16 型较为常见,应重点加强 18~30 岁、>40 岁女性群体HPV防治工作.

    • 郭礼林;任称发

      2025,47(6):1300-1302+1315, DOI:

      Abstract:

      目的:观察彩超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与重建内瘘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吻合口近心端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6月因动静脉内瘘吻合口近心端狭窄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 67 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接受彩超引导下PTA治疗的研究组(n=39 例)和接受传统重建内瘘术的外科组(n=28 例).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狭窄血管的超声参数和血液指标,比较两组术后血管通畅率、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 3 d后血管的内径(Diameter,D)肱动脉血流量均显著大于外科组,(P<0.05);研究组治疗 7 d 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显著小于外科组(P<0.05);两组术后血管畅通率、技术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的PTA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吻合口近心端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且安全性高.

    • 霍萌

      2025,47(6):1303-1305+1340,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真武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期间本院血管内科收治的 94 例D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7 例.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真武汤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疗效、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SD))、炎性因子水平(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LVEDD、LVESD、血清TNF-α、sICAM-1 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LVEF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真武汤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 DCM,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炎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 徐先岚

      2025,47(6):1306-1308+1347,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1.5T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参数联合血清趋化因子配体 18(CC-chemokine ligand18,CCL18)水平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 年 4 月-2023 年 7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76 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另根据 1:1 比例选取同期 76 例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将研究组患者根据分期不同,分为Ⅰ期(30 例)、Ⅱ期(21例)、Ⅲ期(14 例)、Ⅳ期(11例).分析对比两组入院时DCE-MRI参数及血清CCL-18 水平;偏回归分析其水平与卵巢癌发生的关联性;对比不同分期患者入院时各指标水平并分析各指标水平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入院时参数计算容积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及血清CCL-18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高水平的参数Ktrans、Kep、Ve及血清CCL-18 均为患者发生卵巢癌的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DCE-MRI参数及血清CCL-18 水平在不同分期中比较,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P<0.05).入院时参数Ktrans、Kep、Ve及血清CCL-18 水平联合诊断卵巢癌的(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54,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DCE-MRI参数及血清CCL-18 水平均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临床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卵巢癌的临床诊断效能.

    • 冯瑞

      2025,47(6):1309-1311+1379,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2 年 6 月至 2024 年 3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06 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3 例,采用贝那普利治疗)和观察组(53 例,采用胰激肽原酶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UAER、24h UTP]、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Low blood viscosity,LBV)、全血高切黏度(High blood viscosity,HBV)、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 Scr、BUN、24 h UTP、UAER、LBV、HBV、PV、FIB、AOPP、IL-6、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SOD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贝那普利治疗DN,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 左丽娟

      2025,47(6):1312-1315, DOI:

      Abstract:

      目的:研究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患者经参松养心胶囊辅助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6 月至 2024年 2 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 62例IC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 31 例.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研究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辅助沙库巴曲缬沙治疗.治疗 2 m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心功能、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 2 m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心肌病问卷积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治疗 2 m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二尖瓣舒张早期/晚期血流速度峰值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治疗 2 m后,两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几丁质酶-3 样蛋白-1、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辅助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缓解ICM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 唐万香

      2025,47(6):1316-1318+1361,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联合性激素检测在月经紊乱女性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年 1 月至 2024 年6 月至我院就诊的 78 例月经紊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差异划分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组(37 例)和POF组(41 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AMH、孕酮(Progesterone,P)、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使用非条件 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导致月经紊乱患者发生 POF 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各危险因素对月经紊乱患者POF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AMH、E2 及L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MH和E2 水平下降、LH水平上升为导致月经紊乱患者发生PO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MH、E2 及LH水平诊断月经紊乱患者POF的 AUC 分别为 0.802、0.775、0.755,三者联合诊断 POF 的 AUC 为 0.862(95%CI:0.765~0.930),敏感度为78.05%,特异度为 83.78%,联合诊断AUC 高于单独指标(P<0.05).结论:AMH和E2 水平下降、LH水平上升为导致月经紊乱患者发生POF的独立危险因素,AMH、E2 及LH水平可用于诊断POF,且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

    • 崔海莉;杨庆华;王楠

      2025,47(6):1319-1321+1333,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血清IL-6、PCT及Hs-CRP联合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病情分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 年 5 月-2024 年 5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小儿MP患儿 158 例作为MP组.MP组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IPS)将患儿分为轻症MP组(n=85)和重症MP组(n=73).另选取同期本院行健康体检的 150 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IL-6、PCT及Hs-CRP水平.比较两组的血清IL-6、PCT及Hs-CRP水平;比较MP不同病情分级患儿的血清IL-6、PCT及Hs-CRP水平;绘制ROC曲线并计算AUC,评估血清IL-6、PCT及Hs-CRP单一及联合指标对MP患儿病情分级的预测价值.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清IL-6、PCT及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较轻症MP组,重症MP组的血清IL-6、PCT及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IL-6、PCT及Hs-CRP联合检测MP患儿病情分级AUC(95%CI)、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0.921(0.876-0.956)、92.00%、90.00%,均显著高于血清IL-6、PCT及Hs-CRP单一检测(P<0.05).结论:血清IL-6、PCT及Hs-CRP联合检测在小儿MP病情分级预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不仅能敏感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状态,还能准确地区分不同严重程度MP感染.

    • 石昌侠

      2025,47(6):1322-1324+1367,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联合烯丙雌醇片对先兆流产(Threatened Abortion,TA)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年 4 月至2024年 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04 例T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2 例.对照组采用烯丙雌醇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激素水平[雌二醇(Estradiol,E2)、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孕酮(Progesterone,P)]、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S波流速与舒张期D波比值(The ratio of systolic S-wave velocity to diastolic D-wave,S/D)、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of uterine artery,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7 d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PI、RI、S/D均比治疗前 1 d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E2、P、β-HCG水平均比治疗前 1 d 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联合烯丙雌醇片可提升TA的疗效,缓解疾病症状,改善子宫血流动力学,调节血清激素水平.

    • 方红雷

      2025,47(6):1325-1327+1361,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CT多平面三维重建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3 年1 月-2024 年6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12 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过CT检查,并在CT检查后进一步接受CT多平面三维重建检查.以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作为诊断LDH的金标准,分析CT多平面三维重建技术对LDH的诊断价值.结果:经MRI诊断结果显示:112 例LDH患者中,中央型 28 例,脱出型 35例,椎间孔型 33 例,旁中央型16 例;L2-L3 节段突出17 例,L3-L4 节段突出 40 例,L4-L5节段突出 43 例,L5-S1 节段突出12 例.CT检出LDH患者椎间盘突出类型与MRI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606,P<0.001);CT多平面三维重建检出LDH患者椎间盘突出类型与MRI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强(Kappa=0.939,P<0.001).CT多平面三维重建检出LDH患者椎间盘突出节段与MRI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强(Kappa=0.961,P<0.001),且高于CT检出LDH患者椎间盘突出节段与MRI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0.844,P<0.001).CT多平面三维重建对LDH检出准确率为 95.54%(107/112),对LDH突出类型检出准确率为 95.54%(107/112),对LDH突出节段检出准确率为 97.32%(109/112),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多平面三维重建技术在LDH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且可有效评估患者椎间盘突出类型和突出节段,提高检出准确率.

    • 李锐

      2025,47(6):1328-1330+1333,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血流参数及血清人核转录因子肽p65(The human 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peptide p65,NF-κBp65)水平与子宫肌瘤患者保守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3年 4 月~2023 年 12 月于本院行保守治疗的 148 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保守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114 例)与无效组(34 例).收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经阴道超声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 flow rate,EDV)、阻力指数(Drag index,RI)、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rate,PSV)]及血清NF-κBp65水平.分析经阴道超声血流参数及血清 NF-κBp65 水平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分析经阴道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NF-κBp65 水平对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清NF-κBp65 水平及PSV、EDV、RI、PI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有效组相比,无效组治疗后的RI显著降低,血清NF-κBp65 水平及PSV、EDV、PI值均显著提高(P<0.05);经阴道超声血流参数PSV、EDV、PI值及血清NF-κBp65 水平与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效果均呈正相关,RI与之呈负相关(P<0.05);PSV、EDV、RI、PI及血清NF-κBp65 水平联合评估治疗无效的AUC为 0.855,最佳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91.18%、79.82%.结论:经阴道超声血流参数及血清NF-κBp65 水平对子宫肌瘤治疗效果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 李强;张婷;李帅

      2025,47(6):1331-1333,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直接涂片法诊断淋球菌感染妇科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2 年 5 月-2024 年 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疑似淋球菌感染患者 106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细菌培养法检测结果并以细菌培养法为金标准.分析直接涂片法对淋病的诊断效能.采用Kappa检验分析直接涂片法与细菌培养法的一致性.结果:106 例疑似淋球菌感染患者经细菌培养法确诊 40 例患者具有淋球菌感染(其中急性淋病 26 例,慢性淋病 14 例),66 例患者无淋球菌感染(其中非淋菌性尿道炎 30 例,细菌性阴道炎 21例,滴虫性阴道炎 15 例).直接涂片法诊断淋球菌感染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76.00%、96.43%、86.79%、95.00%及81.82%.经Kappa检验,直接涂片法诊断淋球菌感染与细菌培养法的一致性高(Kappa=0.847,P<0.05).结论:直接涂片法诊断淋球菌感染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76.00%、96.43%、86.79%、95.00%及 81.82%.且直接涂片法诊断淋球菌感染与细菌培养法的一致性高.

    • 黄丹坪;陈旭;龚绍慧;余斌

      2025,47(6):1334-1336+1340,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脑脊液中肌酸激酶(CK)、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及蛋白总量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风险之间的关联,探讨其作为预测CVS发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价值.方法:将本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SAH患者,按照是否发生CVS分为CVS组和无CVS组,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中CK、RBC、WBC及蛋白总量的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SAH后CVS风险的相关性.结果:CVS组患者脑脊液中CK、RBC、WBC及蛋白总量水平均高于无CVS组(P<0.05);CVS组患者脑脊液CK、RBC、WBC及蛋白总量水平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呈正相关(r=0.413、0.396、0.374、0.398,P<0.05);脑脊液中的CK、RBC、WBC及蛋白总量预测SAH患者发生CVS具有良好效能,曲线下面积均>0.7,CK预测SAH患者发生CVS效能最高,约登指数最大时,对应临界值为 129.99 U·L-1,曲线下面积为 0.888,敏感度为 88.51%、特异性为 79.41%.结论:脑脊液中CK、RBC、WBC及蛋白总量的水平变化与SAH后CVS风险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SAH后CVS发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熊丽华;刘丽萍

      2025,47(6):1337-1340,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医院在 2023 年 3 月-2024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64 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入组患者进行 1 y随访,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25)和非复发组(n=39),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复发组患者中高脂血症、痛风史、糖尿病、体质量指数≥24 kg·m-3 所占比例以及出院前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高于非复发组,而复发组患者出院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低于非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糖尿病、体质量指数≥24 kg·m-3、出院前高水平TG、TC、LDL-C以及低水平HDL-C是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脂控制不佳、糖尿病、超重或肥胖是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对患者的随访糖脂管理,有助于降低相关危险因素对疾病复发的影响.

    • 付思;付黄蓉

      2025,47(6):1341-1343+1347,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D-二聚体(D-D)、心功能指标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程度的关系及预测远期死亡结局的价值.方法: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对我院在 2021 年 2 月~2024年 3 月期间就诊的 6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其中 20 例心功能Ⅱ级患者为轻度组、27 例心功能Ⅲ级患者为中度组以及13例心功能Ⅳ级患者为重度组.再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1年内是否死亡分为发生组(n=17),未发生组(n=43),比较各组患者血清BNP、D-D、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最后关于血清BNP、D-D、LDH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死亡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与轻度组相比,中重度组患者血清BNP、D-D、LDH水平均更高,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相较于未发射组,发生组患者血清BNP、D-D、LDH水平均较高(P<0.05).BNP、D-D、LDH水平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效能均较高(P<0.00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77、0.858、0.839,敏感度分别为88.27%、70.59%、60.47%,特异度分别为 82.35%、97.67%、76.74%.结论:BNP、D-D、LDH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且三项指标能够对患者远期死亡结局进行预测,BNP、D-D、LDH水平越高提示患者远期死亡风险越高.

    • 吴家俊

      2025,47(6):1344-1347,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分析红外照射联合电子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认知功能、患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60 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康复组和生物反馈组,各 30 例.康复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生物反馈组在康复组的基础上实施红外照射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均持续治疗 1 m.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肌电信号值、肢体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生物反馈组患侧股四头肌及胫骨前肌肌电信号值较康复组明显增加,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评分较康复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红外照射联合电子生物反馈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平衡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

    • 程让;陈远山;谈正

      2025,47(6):1348-1350+1354,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IL-6)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22 年6 月至 2023 年12 月期间本院呼吸内科诊疗的 86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持续治疗 14 d后的病情进展情况,将其分为进展组(14 例)与未进展组(72 例).收集并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水平.分析血清PCT、IL-6 水平与AECOPD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性.分析血清PCT、IL-6 与AECOPD患者病情进展风险的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结果:进展组和未进展组的年龄、性别、慢阻肺病程、PaO2、呼吸频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急性加重史各项基线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进展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清PCT、IL-6 水平均显著高于未进展组(P>0.05).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AECOPD患者病情进展可能与入组时血清PCT、IL-6 水平异常有关(P<0.05).限制性立方体条模型分析结果显示,AECOPD患者病情进展风险与入院时血清PCT、IL-6 水平之间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5),患者入院时血清PCT>1.12ng·mL-1,IL-6>4.40 ng·L-1 时,其病情进展风险随二者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结论:AECOPD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有病情进展风险,可能与入院时血清PCT、IL-6 异常高水平有关,随着二者水平的升高,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增加.

    • 管婷婷;宋玲;霍怡颖

      2025,47(6):1351-1354,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玻璃基陶全瓷氧化锆全瓷及纤维桩核氧化锆冠修复在后牙体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64 例后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玻璃基陶全瓷组(n=22)、氧化锆组(n=21)和纤维桩核组(n=21).玻璃基陶全瓷组采用玻璃基陶全瓷高嵌体修复,氧化锆组采用氧化锆全瓷修复,纤维桩核组采用纤维桩核氧化锆冠修复.分析对比三组的龈沟液炎症因子[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E2)]、牙周健康指标[牙周袋深度(Pocket depth,PD)、牙龈出血指数(Gingival bleeding index,GBI)]、咀嚼效率和咬合力.结果:修复后,玻璃基陶全瓷组的ALP、IL-1β、PGE2、PD、GBI水平均较氧化锆组、纤维桩核组明显降低,氧化锆组的ALP、IL-1β、PGE2、PD、GBI水平均较纤维桩核组明显降低(P<0.05);玻璃基陶全瓷组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较氧化锆组、纤维桩核组明显提高,氧化锆组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较纤维桩核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与氧化锆全瓷和纤维桩核氧化锆冠修复相比,玻璃基陶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体缺损的效果更好,能改善牙周健康状况,提升患者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减轻龈沟液炎症反应.

    • 樊佳

      2025,47(6):1355-1357+1370, DOI:

      Abstract:

      目的:研究芪冬活血饮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肺间质纤维化(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PIF)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5 月至2023 年 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PIF患者 94 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7 例.对照组予以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600 mg·次-1,口服,3 次·d-1;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芪冬活血饮治疗,200 mL·次-1,早晚分服,每日 1 剂.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肺纤维化[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Ⅲ-C)、涎液化糖链蛋白 6(KL-6)]、胸部HRCT检查积分、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白介素-13(IL-13)].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HA、Ⅲ-C、KL-6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胸部HRCT检查积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TGF-β、CTGF、IL-13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冬活血饮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能改善PIF患者肺纤维化程度,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细胞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 马瑜

      2025,47(6):1358-1361,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肠道菌群及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7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14 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7),分别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或美沙拉嗪肠溶片+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连续治疗 8 w后,采用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计算每克粪便湿重内菌落形成单位的对数值;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D-乳酸、二胺氧化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1(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1,CCL1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黏蛋白 1(Mucin 1,MUC1),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均显著减少,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的菌群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D-乳酸、二胺氧化酶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D-乳酸、二胺氧化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CCL11、HMGB1、MUC1 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UC可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且安全性高.

    • 王丽

      2025,47(6):1362-1364+1409,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根本原因分析法联合集束化营养干预在结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于本院拟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 10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集束化营养干预;观察组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联合集束化营养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营养相关指标[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营养风险[营养风险筛查 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量表]、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问卷(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EORTC QLQ-C30)量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结束时,两组的ALB、PAB、Hb水平均比干预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ALB、PAB、H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结束时,两组的NRS2002 评分均比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 NRS2002 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干预结束时,两组的各维度 EORTC QLQ-C30 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各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癌术后患者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联合集束化营养干预,能提升患者的营养水平、降低营养不良发生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鲁晓云;陈敬丽;蔡芳菲

      2025,47(6):1365-1367,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在提高翼状胬肉切术后泪膜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 2022 年 6 月到2023 年 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19 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翼状胬肉切除术,n=59)、观察组(翼状胬肉切除术结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n=60).采用Schirmer 试验(Schirmer 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评估治疗前、治疗后 1 m、治疗后 2 m时的泪膜稳定性;治疗 2 m后,采用泪液羊齿状物试验评估泪膜功能,采用角膜曲率仪进行测量裸眼视力(Unaided 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角膜水平曲率及角膜垂直曲率,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及治疗后 6 m时复发率.结果:治疗后 1、2 m时,观察组SIT值、泪膜破裂时间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泪膜功能分级Ⅰ~Ⅱ级占比、UCVA、角膜水平曲率、角膜垂直曲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6 m内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术后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泪膜稳定性、改善角膜屈光状态,复发率低且安全性较高.

    • 殷俊超;段会娟

      2025,47(6):1368-1370,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 1.5T 核磁形态特征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VCF)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8-2024.5 期间我院收治的 60 例VCF患者,共发生 78 个伤椎,60 例患者均实施 1.5T核磁检查,以T1WI、T2WI序列扫描,根据患者骨髓水肿T1WI低信号形态特点将 78 个伤椎分为Ⅰ型组(n=17,弥漫型)、Ⅱ型组(n=36,半球或不均匀型)、Ⅲ型组(n=25,横行条带型).60 例患者均实施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分析三组骨水泥形状特征分布情况.比较三组骨水泥弥散情况、渗漏发生率.结果:经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后,Ⅰ型组术后骨水泥密实型较高,Ⅱ型组骨水泥密实型较低,Ⅲ型组术后骨水泥不均质型较高.Ⅰ型组骨水泥入口侧达到上下终板发生率显著低于Ⅱ型组(P<0.05),三组患者骨水泥超过椎体正中矢状面、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T核磁检查VCF患者可通过T1WI低信号评估骨髓水肿情况,弥漫型T1WI低信号时,骨水泥扩散范围受限,临床可通过术前1.5T核磁检查中T1WI低信号情况预测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

    • 张迎霞

      2025,47(6):1371-1373,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双联雾化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3 年7月-2024 年7 月期间本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 86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双联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发热、咳嗽、乏力、疼痛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联雾化吸入与阿奇霉素联合可降低MPP患儿血清CRP水平,促进症状缓解,提升治疗效果.

    • 王昕;陈欢欢;赵扬扬

      2025,47(6):1374-1376,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与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变化对疾病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2023年 9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 112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访 12 m,依据患者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n=45)和未复发组(n=67).比较两组血清IgA与IgE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过敏性紫癜患儿复发的单、多因素.分析血清IgA与IgE单独及联合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的血清IgA、IgE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有过敏性紫癜家族史、有发生呼吸道感染占比均比未复发组高(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过敏性紫癜家族史、有发生呼吸道感染、IgA、IgE水平升高均为影响过敏性紫癜患儿复发的相关因素(P<0.05).血清IgA与IgE联合预测过敏性紫癜患儿复发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66.67%、91.04%、0.835,显著高于血清IgA与IgE单一预测价值.结论:血清IgA、IgE联合监测较单一指标更能准确反映过敏性紫癜患儿体内免疫状态变化,对预测过敏性紫癜复发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 吕瑞静;徐慧辉;张利平

      2025,47(6):1377-1379, DOI:

      Abstract:

      目的:研究孕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与孕酮联合检测在预测先兆流产风险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7 月-2024 年 3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孕早期疑似先兆流产孕妇 92 例.依据孕妇临床妊娠结局将孕妇分为先兆流产组、非先兆流产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以临床妊娠结局为对照,分析HCG与孕酮单一及联合诊断先兆流产的诊断效能及与其临床妊娠结局的一致性.结果:92 例疑似先兆流产患者中,先兆流产者 60 例(65.21%),非先兆流产者 32 例(34.78%).两组年龄、孕周、BMI、孕次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先兆流产组HCG、孕酮水平比非先兆流产组低(P<0.05).HCG、孕酮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 90.91%、92.59%、91.67%,均高于HCG、孕酮单一检测.HCG、孕酮联合诊断先兆流产与临床妊娠结局的一致性为 0.907,均高于HCG、孕酮单一检测的一致性.结论:孕早期HCG、孕酮联合检测在预测先兆流产风险中具有一定价值,与单一检测相比,联合检测可更全面评估妊娠状态.

    • 杨英英;李继霞;杨俐敏

      2025,47(6):1380-1382, DOI:

      Abstract: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2022年 7月至 2024年 5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80 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40 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氯米芬胶囊 50 mg治疗,观察组口服枸橼酸氯米芬胶囊联合坤泰胶囊(4 粒,Tid).治疗后 3 m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及孕酮(Progesterone,P)等性激素水平,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及最大卵泡直径;同时比较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LH、FSH、P各项性激素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提升,且观察组的各项性激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及最大卵泡直径均比治疗前显著提升,且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及最大卵泡直径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应用坤泰胶囊效果良好,可较好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排卵及子宫内膜情况,治疗安全.

    • 蓝树婷;郭震宇;王金香

      2025,47(6):1383-1386,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细针活检(Ultrasound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US-FNAB)细胞学在甲状腺结节定性的价值探究.方法:选取本院 2022 年 1 月至2024 年 3 月收治的 66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或者临床随访证实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和US-FNAB检查.采用Kappa检验分析US-FNAB检查下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细胞学分类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66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恶性 29 例,良性37 例,Bethesda细胞学Ι-Ⅵ类各 8 例、15 例、7例、4 例、14 例和18例.常规超声检查下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 33 例,其中确诊23 例,误诊 10 例,漏诊6 例,US-FNAB检查下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 32 例,其中确诊 28 例,误诊 4 例,漏诊 1 例;两种方法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检出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Kappa一致性分别为 0.515 和 0.848.US-FNAB检查的敏感度、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较常规超声的敏感度、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均升高(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经US-FNAB技术的检出效能较高,能较为准确进行定性诊断.

    • 于明丽;宁红卫

      2025,47(6):1387-1390,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甲泼尼龙对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LP)患儿临床症状及D-二聚体(D-dimer,D-D)水平、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8 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94 例L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7 岁以下100 μg·次-1、7 岁以上200 μg·次-1 次,2次·d-1)+特布他林(250-500 μg·次-1,4-6 h·次-1)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治疗,甲泼尼龙(2 mg·kg-1·次-1,1 次·d-1)治疗,布地奈德+特布他林使用方法同对照组.治疗2 w后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肺功能,包括达峰时间比(Ratio of time to 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 to total expiratory time,TPTEF/TE)、达峰容积比(Ratio of the volume to reach 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 to total expiratory volume,VPTEF/VE)、潮气量(Tidal volume,V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D-D水平;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啰音消失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的VPTEF/VE、TPTEF/TE、Vt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VPTEF/VE、TPTEF/TE、Vt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D-D、IL-6 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D-D、IL-6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甲泼尼龙治疗LP患儿,能提高疗效,缓解临床症状,调节肺功能,减轻体内炎症反应.

    • 何厚乐;刘杰;娄元华;邢亚闯;罗俊辉

      2025,47(6):1391-1393,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前纵隔肿瘤行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4 年 3 月期间在本院行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的 60 例前纵隔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行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 3 m后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收集并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分析前纵隔肿瘤患者行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60 例前纵隔肿瘤患者行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后 3 m,发生并发症者 9 例,发生率为 15.00%.预后不良组年龄≥60 岁占比、糖尿病占比、肿瘤性质为恶性占比、肿瘤直径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糖尿病、肿瘤性质为恶性、肿瘤直径增大均是前纵隔肿瘤患者行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肿瘤性质为恶性、肿瘤直径增大均是前纵隔肿瘤患者行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

    • 叶伟胜

      2025,47(6):1394-1396,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脑血流及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的影响.方法:纳入 2021 年3 月至 2024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n=30),两组均口服灯盏花素片 40 mg·次-1,3 次·d-1;联合组另静脉注射依拉达奉 30 mg·次-1,2 次·d-1.均于连续治疗 3 d后,采用两组脑血管功能监测仪检测其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并计算其血NLR、PLR,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结果:联合组脑血管外周阻力(Peripheral resistance,Rv)、血 NLR、PLR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carotid artery blood flow velocity,Vmean)、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 1d、2d、3d后的NIH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血NLR、PLR指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 张慧敏;赵卫云

      2025,47(6):1397-1399, DOI:

      Abstract: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Acute decompensated severe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ADHF)患者血清心肌酶谱、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于我院确诊为ADHF的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单一组及联合组(n=30).单一组与联合组分别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起始剂量 50 mg Bid,每 2 w剂量加倍,最终剂量200 mg Bid)以及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剂量调整同单一组)联合芪苈强心胶囊(4 粒 Tid),治疗 3 m.治疗3 m后评估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MB,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NP水平;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总疗效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 3 m后,两组患者CK-MB、LDH、CK及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及单一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ADHF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及BNP水平.

    • 李好;张洪学;谢雯

      2025,47(6):1400-1402,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多西环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儿童耐药型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4年 1 月至 2024年6月收治的80例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42),分别静脉滴注阿奇霉素 10 mg·kg-1(qd)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2 mL(bid)以及口服多西环素 2 mg·kg-1(bid)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2 mL(bid),治疗5~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6,IL-8)水平,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1.58%(P<0.05);研究组退热、咳嗽缓解、肺啰音消失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 及IL-8 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更低(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西环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确切.

    • 黄立超

      2025,47(6):1403-1405,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延期种植与即刻种植术对牙缺损周围软组织、牙槽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2024 年 12 月我院接诊的 48 例牙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种植时机分为延期组和即刻组,各 24 例.延期组给予延期种植方案,即刻组给予即刻种植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牙缺损周围软组织情况[粉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ed bleeding index,mBI)、探测深度(Probing depth,PD)]及牙槽骨吸收量,并评估种植体成功率.结果:两组修复后即刻的PE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修复后 3 m、6 m的PES评分均较修复后即刻明显升高,且即刻组明显高于延期组(P<0.05);修复后 3 m,即刻组患者的mBI评分明显低于延期组(P<0.05),但对比两组患者修复后 3 m的PD值无明显差异(P>0.05);修复后 6 m,两组患者的牙槽骨吸收量均明显高于修复后 3 m,但即刻组修复后 3 m、6 m的牙槽骨吸收量均明显低于延期组(P<0.05),两组修复后 3 m、6 m的牙槽宽度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种植体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较之延期种植,即刻种植术更能促进牙缺损周围软组织的恢复,改善龈沟出血情况,减少牙槽骨吸收量,但对患者牙槽宽度和种植体成功率的影响与延期种植相当.

    • 教学管理
    • 任彤辉;郑义琛;郭佳敏;马骥

      2025,47(6):1406-1409, DOI:

      Abstract: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肿瘤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因其知识内容复杂且广泛、涉及临床各学科领域、知识迭代迅速等,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知识点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这种"填鸭式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和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肿瘤学教学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并且通过这三种教学法的有机融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专业素养、促进医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 高瑛;买文丽;徐策;刘胜凤

      2025,47(6):1410-1412, DOI:

      Abstract: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女性生殖系统整合课程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改革,该文总结了女性生殖系统整合课程通过教学团队、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多维度的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情况与成效,以期进一步探索课程思政改革的经验,寻找课程思政改革未来改进的方向,为后续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

    • 综述
    • 李泽宇;胡灿;彭俊文;陈俊身;李永红;张浙;伍洪

      2025,47(6):1413-1416, DOI:

      Abstract:

      本研究结合个案报道与文献分析,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数据,探讨空气污染物(PM2.5、PM10、NO?、SO?)与气象因素(温度、湿度、风速等)对呼吸系统疾病就诊量的影响.PM2.5、PM10 等污染物存在滞后效应,其影响在暴露后一定时间显现.极端天气条件下,污染物累积与扩散受气象条件显著影响.基于区域空气质量、气象监测及高校门诊数据构建的时序分析模型显示,低温、低湿等不利条件下,污染物浓度上升与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呈非线性正相关.

    全选
    显示方式: |
    全选
    显示模式: |
    • 腹腔镜根治术后分别与XELOX、FOLFOX6化疗方案联合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对胃动素和胃泌素分泌情况的影响

      申腾飞

      Abstract: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后分别与XELOX、FOLFOX6化疗方案联合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对胃动素和胃泌素分泌情况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中共纳入于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112例结直肠癌患者,均来源于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选取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6例,腹腔镜根治术后联合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和研究组(56例,腹腔镜根治术后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指标,术前、化疗3个周期后胃动素和胃泌素,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炎症因子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胃肠功能恢复指标经对比,均未见明显差异(t=0.628、0.411、0.104,均P>0.05);化疗3个周期后两组患者胃动素、胃泌素指标水平均比术前低,但研究组比对照组高(t=6.568、6.533,均P<0.05);化疗3个周期后两组患者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均比术前低,且研究组更低(t=21.853、5.995、5.650,均P<0.05);化疗3个周期后两组患者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比术前低,且研究组更低(t=9.447、7.402、3.262,均P<0.05);研究组患者肠梗阻、肺部感染及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χ2=3.953、4.350、4.350,均P<0.05)。结论 在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根治术后联合XELOX化疗方案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 1
    • 补肺固肾汤联合布地格福吸入剂对慢性持续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重塑及氧化应激反应及改善肺功能的影响

      张艳艳

      Abstract:

      【】 目的:观察补肺固肾汤联合布地格福吸入剂治疗对慢性持续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氧化应激、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2月~202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86例慢性持续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脱落2例,其中对照组、观察组各脱落1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84例,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补肺固肾汤联合布地格福吸入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联合布地格福吸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流速预计值(FEF 50)、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75%肺活量时流速预计值(FEF 75)、FEV1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丙二醛(MD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并判定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95.24%高于对照组76.19%(P<0.05);治疗后观察组FEF 75、FEV1、FEF 50、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MMP-9、MDA、TGF-β1、TIM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固肾汤联合布地格福吸入剂治疗慢性持续期COPD安全有效,能延缓气道重塑,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

      • 1
    •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杏贝止咳颗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周洋洋

      Abstract:

      【】?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杏贝止咳颗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4年5月至2025年2月我院收治的RSV肺炎患儿104例,随机法分为2组,各5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联合组给予杏贝止咳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血清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82.69%(P<0.05)治疗后联合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IL-6、IL-8、IL-10、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对照组11.54%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杏贝止咳颗粒能显著提高RSV肺炎患儿疗效,提高血清免疫细胞水平,降低促炎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 1
    • 超声引导下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在剖宫产中麻醉效果分析

      李静伟

      Abstract: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双侧腹直肌鞘阻滞(RSB)在剖宫产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期间于本院拟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观察组行CSEA联合术毕时超声引导下双侧RSB。术后两组均采用静脉镇痛泵镇痛。分析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氧化应激水平,术后2h、6h、12h、24h的术区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泌乳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自控镇痛平均按压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h的血清COR、ET、NE水平均较术后即刻均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术后24h的血清COR、ET、NE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6h、12h、24h的VAS评分均较术后2h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术后2h、6h、12h、24h的术区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中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RSB能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减轻产妇应激,促进术后恢复,且安全性高。

      • 1
    • 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指标及心功能的影响

      毛佳

      Abstract:

      【摘要】目的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指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21年9月至2024年8月期间83例拟在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入手术室后均行常规心电监护和麻醉诱导,采用便利抽样法分组,分为对照组【41例,气管插管后静脉恒速泵注丙泊酚乳状注射液(5 mg/(kg·h))】和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4?μg/(kg·h))】,待达到深度麻醉后,实施常规麻醉维持并进行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指标、心功能、手术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心脏复跳、术后苏醒、术后拔管和ICU观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开始前至手术结束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观察组各时间段MAP、心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tO2)、氧分压(PO2)、PH值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CO2)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 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有利于其血流动力和血气稳定、促进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1
    • 胆舒胶囊联合头孢唑林钠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杨以良

      Abstract:

      目的:探讨胆舒胶囊联合头孢唑林钠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5月期间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头孢唑林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胆舒胶囊口服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疗效、肝功能[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胆囊功能(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胆囊壁厚度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胆囊收缩率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的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率的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胆囊炎患者使用胆舒胶囊联合头孢唑林钠治疗,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肝胆功能,缓解炎症,且安全性较高。

      • 1
    • 化痰平喘方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田亚楠

      Abstract:

      目的 观察化痰平喘方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气道重塑及其相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4月期间本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平喘方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for 1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PEF)]、哮喘控制情况[哮喘控制测试(ACT)]、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咳嗽、喘息、喉中痰鸣、胸闷、咯痰、肺部哮鸣音、气短、舌质及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水平升高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的ACT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AC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05)。治疗后,两组的IL-6、IL-8、IFN-γ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IL-6、IL-8、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 化痰平喘方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哮喘控制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 1
    • 补肺化瘀汤联合A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研究

      赵琼琼

      Abstract:

      目的 探讨补肺化瘀汤联合培美曲塞+顺铂(AP)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8月宝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其中采用AP方案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补肺化瘀汤联合AP方案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疗效[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中医证候积分、卡氏评分(KPS)、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CA)50]水平、免疫功能[CD3+、CD4+、CD8+]及毒副反应。结果 研究组ORR、DCR分别为36.84%、89.47%,高于对照组的15.79%、71.05%(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EA、CYFRA21-1、CA50、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率23.68%,低于对照组的47.37%(P<0.05)。结论 补肺化瘀汤联合AP方案治疗NSCLC疗效显著,可改善病情,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减轻毒副反应。

      • 1
    • 腹膜透析与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价值

      麻世靖

      Abstract: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PD)与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2月~2025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CRF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PD组和CBP组,每组各60例。PD组采用PD治疗,CBP组采用CBP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肾功能[肌酐(SCr)、尿素氮(BUN)]、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清脂蛋白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BUN、S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BUN、SCr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IL-6、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PD组治疗后的TNF-α、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CBP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脂蛋白a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但PD组治疗后的血清脂蛋白a水平显著低于CBP组(P<0.05)。PD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BP组(P<0.05)。结论? PD与CBP应用于CRF治疗中均能改善患者肾功能,但与CBP相比,PD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 1
    • 小剂量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对女性SCH患者IL-18、IL-1β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周艳珍

      Abstract:

      目的:观察小剂量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SCH)患者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β(IL-1β)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1月我院接诊的62例女性SCH患者,按照随机掷硬币法分为单一组(31例,给予利培酮治疗)和联合组(31例,在单一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氨磺必利),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观察两组女性SCH患者的症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记忆及认知功能[龚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心电图指标、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较同组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PANSS各维度评分均更低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WMS-RC、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更高(P<0.05),但联合组与单一组上述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同组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QTc间期延长但联合组短于单一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IL-18、IL-1β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失眠、激越、低血压、体质量指数增加、月经紊乱)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氨磺必利联合利培酮能改善女性SCH患者症状,提高记忆力及认知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 1
    • 微创复位、环扎联合PFNA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效果

      吴大龙

      Abstract:

      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采用微创复位、环扎联合加长型防旋髓内钉(PFNA)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拟实施手术治疗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118例开展单中心临床随机试验,依据统计学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复位PFNA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复位、环扎联合PFN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所需要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引起的出血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复位效果、髋内翻角、髋关节功能、手术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所需要的手术时间、骨折达到愈合标准所需时间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一周复查,观察组的骨折矢状面与冠状面的复位差值、髋内翻角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解剖复位率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能力,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屈曲功能、内收、内旋功能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进行功能评价,总体上两组的髋关节Harris功能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并发症率6.7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34%,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微创复位、环扎联合PFNA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较传统切开复位PFNA治疗具有更好的复位效果,且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率更低。

      • 1
    • 司库奇尤单抗联合卤米松软膏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疗效及对皮损程度、炎性因子的影响

      杨品花

      Abstract:

      目的:研究司库奇尤单抗联合卤米松软膏对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皮损程度、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12月信丰县人民医院60例中重度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卤米松+司库奇尤单抗,30例)和对照组(卤米松+阿维A胶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损程度[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体表面积(BSA)]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A(IL-17A)、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SI及BSA评分、IL-17A、IFN-γ、TNF-α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司库奇尤单抗联合卤米松软膏对中重度银屑病的疗效显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皮损程度和炎症因子水平。

      • 1
    • 宫腔镜手术改善EPs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研究

      张茜茜

      Abstract: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s)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EP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刮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厚度、整合素β3、白血病抑制因子的表达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操作时间、手术出血情况、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整合素β3、白血病抑制因子水平均比术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整合素β3、白血病抑制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EPs,相较于传统刮宫术,不仅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恢复时间,还能显著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1
    • 益肾活血消癥汤联合来曲唑对PCOS不孕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PAPP-A、SFRP5水平的影响

      赵霁

      Abstract:

      【】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消癥汤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于永城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14例PCOS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57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妊娠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阻力指数(RI)、卵泡刺激素(FSH)、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E2)、搏动指数(PI)、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96.49%高于参照组84.21%(P<0.05);治疗后研究组T、PI、RI水平低于参照组,子宫内膜厚度、FSH、LH、E2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SFRP5、PAPP-A水平高于参照组,AMH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1%与参照组7.0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率72.22%高于参照组52.73%(P<0.05)。结论:益肾活血消癥汤联合来曲唑治疗能降低PCOS不孕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调节性激素、PAPP-A、SFRP5水平,促进卵巢功能恢复,提高妊娠率。

      • 1
    • 支架结合微弹簧圈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疗效及长期随访研究

      赵滨

      Abstract:

      目的 研究支架结合微弹簧圈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疗效及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2)。对照组采用微弹簧圈介入治疗;研究组采用支架结合微弹簧圈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栓塞成功率、意识障碍情况[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不良事件发生率、瘤体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 研究组的栓塞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GCS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并且研究组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IL-1、IL-6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的TNF-α、IL-1、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瘤体复发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支架结合微弹簧圈介入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意识障碍情况,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及复发、死亡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 1
    • 血液病患者产生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预测价值分析

      郑帅奎

      Abstract:

      目的 探讨基于输血、免疫等相关因素对血液病患者由于产生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y,PTR)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预测及预防PTR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4年7月我院收治的血液病患者195例,根据血小板输注效果分为有效组(164例)、无效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输血相关、免疫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R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PTR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分析曲线(Decision Analysis Curve,DCA)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 无效组患者的女性、年龄≥60岁、女性妊娠史、血液疾病类型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及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活动性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及药物占比分别为54.84%、45.16%、82.35%、54.84%、9.68%、61.29%,明显高于有效组患者的30.49%、26.22%、44.00%、24.39%、0.00%、3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无效组患者的输注次数 > 5次占比、血小板抗体阳性占比分别为74.19%、100.00%,明显高于有效组患者的42.07%、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妊娠史、血液疾病类型为ITP和MDS、活动性出血/DIC、药物、输注次数 > 5次及存在血小板抗体均是PTR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对PTR具有良好预测效能,区分度较好,且在概率阈值0.05~0.94,该模型具有明显的正向净收益及临床效用。结论 基于输血、免疫相关因素构建PTR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预测效能,可作为临床辅助预测PTR的有效模型,从而可指导临床工作。

      • 1
    • 前庭刺激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儿童语言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张丽娜

      Abstract:

      目的 观察前庭刺激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儿童语言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自闭症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常规组给予听觉统合训练干预,前庭刺激组给予前庭刺激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干预。评估两组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评分、临床语言功能问卷(CLSQ)评分、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DQ)值、孤独症儿童社会技能评定量表(ASSS)、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评定量表(PedsQL4.0)评分变化,统计两组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语言发育疗效。结果 两组干预前CLSQ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CLSQ评分中表达、认知两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前庭刺激组干预后CLSQ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干预前ABC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ABC评分中感觉、社会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五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前庭刺激组干预后ABC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干预前DQ值、PedsQL4.0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DQ值、PedsQL4.0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前庭刺激组干预后DQ值、PedsQL4.0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干预前AS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ASSS评分中社会趋向、社会认知、社会参与、自我调控、社会性沟通五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前庭刺激组干预后ASS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前庭刺激组S-S语言发育总有效率[90.38%(47/52)]高于常规组[75.00%(39/52)],有差异(P<0.05)。结论 前庭刺激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可改善自闭症儿童语言功能与异常行为,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与生活质量。

      • 1
    • 多模态运动训练结合NMES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刘晓雅

      Abstract:

      目的 观察多模态运动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漯河市康复医院2023年8月~2025年1月收治的18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常规组(n=94)和多模态组(n=94)。常规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多模态组实施多模态运动训练结合NMES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患肢肌力情况[徒手肌力检查(MMT)]、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结果 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患侧上下肢MMT分级、Berg平衡量表评分、FIM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升高(P<0.05),且多模态组以上指标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多模态运动训练结合NMES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能力,恢复患肢正常肌力,同时还能维持较高的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1
    • TnI-Ultra与Myo联合检测对高危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余乐

      Abstract:

      目的:探讨血清中超敏肌钙蛋白Ⅰ(TnI-Ultra)与肌红蛋白(Myo)联合检测对高危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12月在鹰潭市人民医院行PCI手术治疗的80例NSTEMI患者,根据短期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57)和预后不良组(n=23)。运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nI-Ultra、Myo水平及联合检测预测N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结果:病变血管数、LVEF、血清中TnI-Ultra及Myo水平是影响N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 < 0.05);多因素结果显示,病变血管数多、LVEF低、血清中TnI-Ultra及Myo水平高是影响N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中TnI-Ultra、Myo及其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3、0.847、0.928(P < 0.05)。结论:血清中TnI-Ultra及Myo水平具有预测N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且TnI-Ultra与Myo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 1
    •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与窄谱强脉冲光联合治疗唇裂二期整复术后瘢痕的疗效观察

      董斌

      Abstract:

      目的 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与窄谱强脉冲光联合治疗唇裂二期整复术后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中共纳入82例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唇裂术后鼻唇畸形二期整复术的患者,选取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将其根据治疗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和研究组(41例,超脉冲CO2点阵激光与窄谱强脉冲光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二期修复术前、激光治疗前、末次治疗结束后3个月、末次治疗结束后6个月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治疗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典型病例治疗前后图片。结果 相较于二期修复术前,激光治疗前至末次治疗结束后6个月两组患者VS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上述评分比对照组低(t=8.782、13.661、8.655,均P<0.05); 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率、愿意率均相较于对照组升高(χ2=9.725、15.449,均P<0.05);对照组患者未见发生红斑、水肿等不良反应,而研究组患者仅出现1例一过性色素沉着,经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χ2=0.000,P>0.05)。结论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与窄谱强脉冲光联合治疗唇裂二期整复术后瘢痕,可降低VSS评分,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发生,安全性良好,且患者家属满意度较高,疗效确切。

      • 1
    • 艾愈胶囊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张辉

      Abstract:

      目的 研究艾愈胶囊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对局部晚期食管癌(E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EC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采用艾愈胶囊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疾病控制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4+/CD8+)、血清因子[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水平、毒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CD8+、CD4+、CD3+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EA、CA19-9、Stathmin、TRAP1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CEA、CA19-9、Stathmin、TRAP1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艾愈胶囊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EC患者治疗中,可控制疾病进展、减轻免疫抑制、改善预后、减少毒副反应、提高生存率。

      • 1
    • 艾司氯胺酮对全身麻醉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止血带相关肺损伤的影响

      刘薇娜

      Abstract: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对全身麻醉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止血带相关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本院自2024年2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90例择期行TKA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全麻,观察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术中持续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术后舒芬太尼+艾司氯胺酮+地塞米松镇痛,对照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术中持续静脉泵注生理盐水,术后舒芬太尼+地塞米松镇痛,比较两组血气指标、血清指标、苏醒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肺部相关并发症。结果:与T0时刻相比,两组T1、T2、T3时刻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呼吸指数(RI)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T0时刻相比,两组T3时刻内皮素-1(ET-1)、丙二醇(MDA)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能够减轻全身麻醉TKA患者止血带相关肺损伤的程度,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但对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的影响仍有待探究。

      • 1
    • 通络祛痛膏辅助脉冲射频治疗KOA患者的效果观察

      闫永华

      Abstract:

      目的 探讨通络祛痛膏联合超声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采用通络祛痛膏联合超声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的59例KOA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采用超声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的59例KOA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KOA严重性指数(ISOA)评分、膝关节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1%)高于对照组(84.21%)(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ISOA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较对照组高,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中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通络祛痛膏辅助脉冲射频治疗KOA患者可有效缓解疼痛、延缓疾病进展,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疗效及预后生活质量。

      • 1
    • 卵巢癌组织LMNB1、c-Myc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韩洪雯

      Abstract:

      目的 分析卵巢癌组织层黏连蛋白B1(LMNB1)、原癌基因C-myc(c-Myc)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108例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检测108例卵巢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MNB1、c-Myc表达情况,及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LMNB1、c-Myc表达与卵巢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状况的关系。结果:卵巢癌患者LMNB1、c-Myc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96%、67.59%,高于癌旁组织的44.44%、43.51%(P<0.05);LMNB1表达与G3级、Ⅲ-Ⅳ期有关,c-Myc表达与G3级、Ⅲ-Ⅳ期、存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MNB1、c-Myc阳性生存率均低于阴性生存率(P<0.05)。结论:在卵巢癌中LMNB1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为G3级、FIGO分期为Ⅲ-Ⅳ期有关,c-Myc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为G3级、FIGO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有关,LMNB1、c-Myc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患者。

      • 1
    • 加味玉屏风汤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王庆

      Abstract:

      目的:探讨加味玉屏风汤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7月我院收治的9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西医组、观察组,各47例。西医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加味玉屏风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鼻部体征评分、免疫球蛋白(IgE、IgG、IgA)、辅助性T淋巴细胞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1/Th2)、白细胞介素(IL)-4、干扰素(IFN)-γ、IL-12、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IL-10、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及鼻部体征评分均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Th1/Th2、IgG水平高于西医组,IgE水平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SP-A、IL-4水平及RQLQ评分低于西医组,IFN-γ、IL-12水平高于西医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汤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能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 1
    • 异维A酸、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有效性及对DHEA、IL-17A水平的影响观察

      彭慧君

      Abstract:

      目的 观察异维A酸、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有效性及对血清脱氢异雄酮(DHEA)、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异维A酸组48例,综合组48例。两组均给予红蓝光治疗,异维A酸组给予异维A酸治疗,综合组在异维A酸组基础上给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连续治疗4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DHEA、IL-17A、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肤生理指标[皮脂分泌量、皮肤经皮水丢失(TEWL)]、VISIA面部图像分析参数(毛孔、面部红色区、紫质、棕色斑)差异,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DHEA、IL-17A、IL-17、TNF-α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DHEA、IL-17A、IL-17、TNF-α均降低,但综合组治疗后上述血清指标低于异维A酸组(P<0.05)。两组治疗前皮肤生理指标、VISIA面部图像分析参数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皮脂分泌量、TEWL、VISIA面部图像分析参数(毛孔、面部红色区、紫质、棕色斑)均降低,但综合组治疗后皮肤生理指标、VISIA面部图像分析参数低于异维A酸组(P<0.05)。综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异维A酸组,但不良反应率与异维A酸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异维A酸、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可改善皮肤生理指标,抑制DHEA、IL-17A、IL-17、TNF-α的表达,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 1
    • 四君子汤加味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姚京龙

      Abstract:

      目的 探讨四君子汤加味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在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HFrEF)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张仲景医院2021年8月-2024年8月160例HFrE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0)、研究组(n=80),对照组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研究组加用四君子汤加味。对比2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血清指标、6 min步行(6MWT)、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再住院率、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结果 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8.75%高于对照组90.00%(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气短、喘息、心悸、下肢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6MWT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再住院率(1.25%)低于对照组(10.00%)(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四君子汤加味联合rhBNP治疗HFrEF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 1
    • 踝三针联合下肢闭链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踝关节痉挛患者踝关节功能、站位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袁雯雯

      Abstract:

      目的:探究踝三针联合下肢闭链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踝关节痉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2年4月至2024年5月期间114例脑卒中后踝关节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7例给予踝三针联合普通康复训练,观察组57例给予踝三针联合下肢闭链等速肌力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站位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训练8周后,两组踝关节被动峰力矩、主动峰力矩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范围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踝关节跖屈肌张力评分、静息状态下足内翻角度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踝背屈肌群肌力、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训练8周后,两组步频、步速、步长、触地时长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Barthel指数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踝三针联合下肢闭链等速肌力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后踝关节痉挛患者踝关节功能和站位平衡功能,增强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1
    • 测试文章,请勿处理

      孟开顺

      Abstract:

      测试

      • 1
    • CT影像技术在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张占培

      Abstract:

      目的 分析CT影像技术在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023年我院收治的100例肺部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经手术病理检查,肺恶性、良性肿瘤各75例、25例,(其中纵隔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各30例,14例)。均开展能谱CT检查。比较常规CT和能谱CT对肺部肿瘤及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的准确度、增强扫描模式不同keV下肺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CT值、不同性质肺内病灶与淋巴结病变在静脉期增强扫描定量参数。结果 能谱CT诊断肺恶性肿瘤、肺良性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准确度分别为96.00%、88.00%、86.67%、85.71%,均高于常规CT的86.67%、64.00%、63.33%、50.00%(P<0.05);与肺良性肿瘤组相比较,肺恶性肿瘤组40keV、50keV、60keV、70keV水平的CT值均较高(P<0.05);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标准碘浓度、能谱曲线率斜率与肺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比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 能谱CT影像技术在肺癌的定性诊断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1
    • 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病因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陈俊莲

      Abstract: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联合宫腔镜(HS)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AUB)病因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AU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TVS联合HS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在AUB病因诊断的价值。结果:经过病理分析诊断,90例AUB患者良性病变占比88.89%(80/90)恶性病变占比11.11%(10/90);其中TVS与HS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60.00%、80.00%,特异度分别为73.75%、90.00%,二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5.00%;TVS联合HS诊断准确率为95.55%高于HS检查的88.89%高于TVS的71.11%(P<0.05)。结论:在AUB病因的诊断中,TVS联合HS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查可提高其灵敏度和特异度。

      • 1
    • 黄葵胶囊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刘明华

      Abstract: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HSPN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黄葵胶囊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尿常规[24h尿蛋白(UTP)和尿红细胞计数(URBC)水平],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Ig)A ,IgG, IgM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关节痛、腹痛、血尿、蛋白尿、皮疹消退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5)。治疗6个月,两组的UTB、URBC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UTB、URB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两组的IgA、IgG、IgM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IgA、IgG、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黄葵胶囊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用于HSPN患儿治疗,能够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改善患儿免疫功能,降低UTB和URBC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 1
    • 百合地黄汤联合舍曲林、右佐匹克隆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睡眠质量、抑郁状态、神经递质的影响

      祁长军

      Abstract:

      目的 探讨百合地黄汤联合舍曲林、右佐匹克隆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睡眠质量、抑郁状态、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固始县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159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采用舍曲林、右佐匹克隆西药治疗的81例患者纳入西药组,采用百合地黄汤联合舍曲林、右佐匹克隆治疗的78例患者纳入中药联合组。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睡眠障碍量表(SDRS)]、抑郁症状改善状况[抑郁和躯体化症状量表(DSSS)]、焦虑状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P物质(SP)、多巴胺(DA)]、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中药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59%,高于西药组的75.31%(P<0.05);治疗后,中药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SDRS评分、HAMA评分、DSSS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联合组血清SP水平低于西药组,5-HT、DA水平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期间,中药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0%,与西药组12.3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百合地黄汤联合舍曲林、右佐匹克隆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减轻患者中医证候,调节神经递质,进而改善患者的睡眠、焦虑、抑郁状况。

      • 1
    • 急性脑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华西

      Abstract: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105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情况。所有患者均完成3个月随访,并依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n=36)与预后良好组(n=69)。分析比较不同预后情况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入院时,但预后不良组入院时、出院前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单独及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01、0.805、0.899,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更为显著。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纤维连接蛋白表达较高,且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1
    • 舒洛地特联合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肾功能、免疫功能、病情相关因子的影响

      侯玉

      Abstract:

      目的 探讨舒洛地特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免疫功能、病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4年1月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诊疗的DKD患者80例,随机分为达格列净组和舒洛地特联合组,各40例。达格列净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予以达格列净治疗,舒洛地特联合组予以舒洛地特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治疗12 w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肌酐(SCr)]、T淋巴细胞亚群(CD4+、CD3+、CD4+/CD8+)、病情相关因子[髓过氧化物酶(MPO)、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 w后,舒洛地特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 %,高于达格列净组的72.50 %(P<0.05);舒洛地特联合组BUN、SCr、UACR水平均低于达格列净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达格列净组(P<0.05);舒洛地特联合组血清MPO、Angptl4、PLA2R、CTGF水平均低于达格列净组(P<0.05);治疗期间,舒洛地特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50%。略高于达格列净组的12.50%,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舒洛地特联合达格列净治疗DKD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机体的肾功能,提升免疫功能,调节病情相关因子,控制病情进展,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 1
    • 成都市双流区大气污染物对属地某高校门诊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胡灿

      Abstract:

      探究成都市双流区大气污染物对属地某高校门诊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研究收集和分析22年12月至23年12月期间的气象数据和门诊数据,本研究利用统计相关性分析方法,评估了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大学生呼吸系统疾病病例数之间的关联。气象数据来源于成都市双流区气象局,而门诊数据则来源于属地高校医院的记录。研究考虑了多种影响因素,包括季节变化、以及特定大气污染物(如PM2.5、SO2和CO)的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增加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门诊量增加存在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在冬季,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与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大气污染对大学生的呼吸系统健康产生了影响。

      • 1
    •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王慧

      Abstract:

      目的:分析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9月~202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5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46例)和观察组(接受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49例)。分析对比两组的疗效、肺功能[第1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血气分析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炎性因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EV1、FVC、FEV1/FVC各项肺功能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的FEV1、FVC、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aCO2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aO2均比治疗前显著提升,且观察组的PaCO2、PaO2的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hs-CRP、TNF-α、IL-8、IL-2、SAA、IL-6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AECOPD,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提升肺功能,且安全性高。

      • 1
    • 氢吗啡酮联合咪达唑仑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苏醒质量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董连丽

      Abstract: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联合咪达唑仑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5月我院104例拟行CEA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依托咪酯+舒芬太尼+维库溴铵+阿托品+地塞米松行麻醉诱导,其中A组增加咪达唑仑+氢吗啡酮麻醉诱导,B组仅增加咪达唑仑麻醉诱导。对比两组术前、术后2h、6h、12h、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asy评分,对比两组诱导前(T0)、颈动脉阻断时(T1)、内膜剥脱时(T2)、颈动脉开放时(T3)、拔管后10min(T4)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对比两组术前、术后2h、1d、3d、6d时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IL-10水平,对比两组苏醒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Steward苏醒评分)。结果:A组术后2h、6h、12h的VAS、Ramasy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T1-T3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波动幅度小于B组(P<0.05);A组术后2h、1d、3d、6d的TNF-α、IL-6、CRP明显低于B组,IL-10高于B组(P<0.05);A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少于B组,Steward苏醒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氢吗啡酮联合咪达唑仑可明显降低CEA患者术后疼痛及躁动程度,并有效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减轻炎症反应,提高苏醒质量。

      • 1
    • 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应用双源CT多部位CTA一站式扫描的临床价值

      邰圣淇

      Abstract: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应用双源CT多部位CT血管造影(CTA)一站式扫描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中共纳入120例拟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来源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选取时间为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120例患者中有拟诊脑血管疾病患者65例,120例患者中拟诊心血管疾病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双源CT多部位CTA一站式扫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DSA诊断血管狭窄的结果进行分析,对血管狭窄情况应用双源CT多部位CTA一站式扫描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对双源CT多部位CTA一站式扫描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DSA检查结果显示,有63例被明确诊断为脑血管疾病,其中26例脑动脉瘤患者中动脉瘤有30枚,大脑前、中、后动脉、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及前、后交通动脉各12、6、5、7枚;双源CT多部位CTA一站式扫描结果显示,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确诊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有62例,26例脑动脉瘤患者中共28枚动脉瘤,其中大脑前、中、后动脉、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及前、后交通动脉各11、6、5、6枚;脑血疾病患者采用双源CT多部位CTA一站式扫描诊断的各项诊断效能分别为95.24%(60/63)、50.00%(1/2)、93.85%(61/65);心血管疾病采用双源CT多部位CTA一站式扫描诊断的各项诊断效能分别为96.23%(51/53)、50.00%(1/2)、94.55%(52/55)。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双源CT多部位CTA一站式扫描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 1
    •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对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肝肾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王鹏飞

      Abstract:

      目的 探讨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将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中共纳入110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均来源于我院,选取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和研究组(55例,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肝肾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将两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ALT、AST等指标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下降(t=9.748、15.183、3.637、9.740,均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血清等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降低(t=8.881、16.392、18.203、19.305,均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下降(χ2=0.407,P<0.05),而两组患者病死率、再次手术或介入率经对比,未见明显差异(χ2=0.000、0.176,均P>0.05)。结论 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将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可对肝肾功能起到改善作用,并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 1
    • 24h动态心电图对起搏器植入术后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分析

      黄晓静

      Abstract: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在起搏器植入术后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于本院行起搏器植入术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临床三级医师基于各项检查结果所做出的最终诊断作为诊断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行12导联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结果、诊断效能。比较发生与未发生心律失常患者24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时域参数。结果:经临床综合判定,65例行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中,阳性42例,阴性23例。12导联心电图检出阳性26例,阴性39例,与标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419,P<0.001);24h动态心电图检出阳性40例,阴性25例,与标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强(Kappa=0.868,P<0.001)。24h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12导联心电图,漏诊率低于12导联心电图(P<0.05)。发生心律失常患者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相邻R-R间期相差>50ms的个数占所有R-R间期的比率(percent of NN 50 in the total number of NN intervals,PNN50)、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RMSSD)低于未发生心律失常患者(P<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诊断起搏器植入术后心律失常的效能较高,且HRV时域参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1
    • 基于盆底肌功能及尿动力学指标探讨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与传统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价值

      陈辉

      Abstract:

      目的:对比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与传统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本院妇产科接受传统子宫切除术的54例子宫脱垂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对照组;收集同期于医院接受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的54例子宫脱垂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盆底肌功能[盆底阻碍状况评估表(pelvic floor impairment questionnaire-7,PFIQ-7)和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 20,PFDI-20)]、尿动力学指标[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速、平均尿流率以及最大膀胱容量]。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PFIQ-7评分、PFDI-20评分均比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PFIQ-7评分、PFDI-2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 1
    • 三步三位手法联合牵引治疗对寰枢关节半脱位型抽动症患儿的康复效果分析

      王丽

      Abstract:

      目的:研究三步三位手法联合牵引治疗对寰枢关节半脱位型抽动症患儿症状严重程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4月至2024年2月期间8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型抽动症患儿随机分组,常规组40例行牵引治疗,研究组40例联合三步三位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复位效果、症状严重程度、神经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寰椎两侧块与枢椎齿突间距差、YGTS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感觉、运动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寰枢关节半脱位型抽动症患儿,三步三位手法联合牵引治疗复位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症状严重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1
    全选
    显示方式: |
    2025年第47卷第6期
      教学管理
    • 任彤辉, 马骥

      2025,47(6), DOI:

      Abstract: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肿瘤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因其知识内容复杂且广泛、涉及临床各学科领域、知识迭代迅速等,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知识点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这种“填鸭式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和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肿瘤学教学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并且通过这三种教学法的有机融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专业素养、促进医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 临床论著
    • 唐万香

      2025,47(6),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联合性激素检测在月经紊乱女性卵巢早衰(POF)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4年6月至我院门诊就诊的78例月经紊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差异划分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组(37例)和POF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AMH、孕酮(P)、睾酮(T)、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及泌乳素(PRL)水平。使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导致月经紊乱患者发生POF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危险因素对月经紊乱患者POF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AMH、E2及L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MH和E2水平下降、LH水平上升为导致月经紊乱患者发生PO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MH、E2及LH水平诊断月经紊乱患者POF的AUC分别为0.802、0.775、0.755,三者联合(并联)诊断POF的AUC为 0.862(95%CI:0.765~0.930),敏感度为78.05%,特异度为83.78%,联合诊断AUC 高于单独指标(Z=5.728,P<0.01;Z=4.751,P<0.01;Z=4.182,P<0.01)。结论:AMH和E2水平下降、LH水平上升为导致月经紊乱患者发生POF的独立危险因素,AMH、E2及LH水平可用于诊断POF,且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

    • 吴家俊

      2025,47(6), DOI:

      Abstract:

      探讨分析红外照射联合电子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认知功能、患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康复组(常规康复治疗)和生物反馈组(红外照射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各30例,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肌电信号值、肢体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生物反馈组患侧股四头肌及胫骨前肌肌电信号值较康复组增加,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评分较康复组升高(P<0.05)。结论:红外照射联合电子生物反馈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平衡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

    • 许晓琴

      2025,47(6),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自然分娩者产后6~8周盆底功能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9月-2024年8月于赣州市南康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80例产妇,并依据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n=56)与剖宫产组(n=24),比较分娩结局与产后6~8周盆底功能。依据盆底功能情况分为正常组(n=48)与异常组(n=32),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自然分娩组产后2h出血量、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等级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总产程时长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5)。正常组与异常组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便秘、产次、分娩方式、孕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增加、胎儿体重及产后24h出血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存在便秘、分娩方式为自然分娩、孕期BMI增加≥10kg/m2、胎儿体重≥3500g为产妇产后6~8周盆底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6~8周盆底功能具有显著影响,需予以高度重视。

    • 史红梅

      2025,47(6),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与分析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鉴别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价值。方法:2019年3月到2024年6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肺癌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记录CT特征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在112例患者中,手术病理判断为非小细胞肺癌8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小细胞肺癌30例(小细胞肺癌组)。非小细胞肺癌组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三维重建图像清晰度评分与小细胞肺癌组对比差异不大(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的血管聚集征、分叶征、锯齿征等CT特征占比为30.49%、32.93%、31.71%,低于小细胞肺癌组的90.00%、90.00%、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小细胞肺癌组的毛刺征占比高于小细胞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在延时期、静脉期、动脉期的CT值与小细胞肺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判断为非小细胞肺癌81例,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鉴别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敏感性分别97.56%(80/82)、96.67%(29/30),总诊断准确性为97.32%(109/112)。结论: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鉴别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使用。

    • 黄丹坪

      2025,47(6),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脑脊液中肌酸激酶(CK)、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及蛋白总量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风险之间的关联,探讨其作为预测CVS发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价值。方法:将本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60例SAH患者,按照是否发生CVS分为CVS组和无CVS组,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中CK、RBC、WBC及蛋白总量的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SAH后CVS风险的相关性。结果:CVS组患者脑脊液中CK、RBC、WBC及蛋白总量水平均高于无CVS组(P<0.05);CVS组患者脑脊液CK、RBC、WBC及蛋白总量水平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呈正相关(r=0.413、0.396、0.374、0.398,P<0.05);脑脊液中的CK、RBC、WBC及蛋白总量预测SAH患者发生CVS具有良好效能,曲线下面积均>0.7,CK预测SAH患者发生CVS效能最高,约登指数最大时,对应临界值为129.99 U/L,曲线下面积为0.888,敏感度为88.51%、特异性为79.41%。结论:脑脊液中CK、RBC、WBC及蛋白总量的水平变化与SAH后CVS风险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SAH后CVS发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吴美娟

      2025,47(6),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参乌益肾片联合布美他尼对慢性肾衰竭(CRF)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CRF合并HF患者(94例,选例时间: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参照组(47例,采用布美他尼治疗)、联合组(47例,采用参乌益肾片联合布美他尼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倦怠乏力、神疲懒言、腰膝酸软、纳呆腹胀、浮肿难消)积分、肾功能指标[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24h尿蛋白]、心功能指标[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血清炎症介质[Toll样受体4(TLR4)、C反应蛋白(CRP)、激活素A(ActA)、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后倦怠乏力、神疲懒言、腰膝酸软、纳呆腹胀、浮肿难消证候积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组BUN、Scr及24h尿蛋白水平降低幅度较大(P<0.05);联合组治疗后CI、CO、LVEF、SV值较参照组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TLR4、CRP、ActA、IL-6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参乌益肾片联合布美他尼治疗CRF合并HF,可显著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及心功能,降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

    • 谢晓兰

      2025,47(6), DOI:

      Abstract:

      目的:通过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风险相关因素及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安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9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检查和常规血清学指标检查,并对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根据患者的随访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62)、心血管原因死亡组(n=21)和他因死亡组(n=16)。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和血清学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基于独立影响因素的分析数据上,建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心血管原因死亡组的年龄、血液透析时间、血钾浓度、甲状旁腺激素、谷草转氨酶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和他因死亡组,血钙浓度、血磷浓度、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存活组和他因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液透析时间、血钙浓度、血钾浓度、血磷浓度、血红蛋白、白蛋白、甲状旁腺激素以及总胆红素均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所构建的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941(95%CI为0.917~0.966),灵敏度为85.6%,特异度为90.1%,表明该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液透析时间、血钙浓度、血红蛋白、白蛋白、甲状旁腺激素和总胆红素水平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风险相关因素,通过相关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 叶伟胜

      2025,47(6),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血流及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ACI患者,按硬币抛掷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灯盏花素片治疗,40mg/次,3次/天;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注射依拉达奉治疗,30 mg/次,2次/天。均于连续治疗3天后,采用两组脑血管功能监测仪检测其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并计算其血NLR、PLR。结果:联合组脑血管外周阻力(Rv)、血NLR、PL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ean)、脑血流量(CB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血NLR、PLR指标。

    • 胡春林

      2025,47(6),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经远端桡动脉入路在神经介入诊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4年7月~2025年2月60例行神经介入(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或支架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桡动脉入路(n=30),研究组采用远端桡动脉入路(n=30)。评估两组穿刺情况(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时间)、疼痛情况、并发症。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对照组:100.00%;研究组:86.67%)、平均穿刺时间(对照组:5.21±1.58min;研究组:5.49±2.01min)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NRS评分(研究组:0.65±0.34分;对照组:0.71±0.29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NRS评分(4.11±2.17分)低于对照组(5.66±2.09分)(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13.33%;对照组:10.00%)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总舒适度(73.33%)高于对照组(46.67%)(P<0.05)。结论:经远端桡动脉入路与常规桡动脉入路在神经介入诊疗中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以及安全性相当,但经远端桡动脉入路可降低患者疼痛度,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郭礼林

      2025,47(6), DOI:

      Abstract:

      目的:观察彩超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与重建内瘘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吻合口近心端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5年6月因动静脉内瘘吻合口近心端狭窄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67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接受彩超引导下PTA治疗的研究组(n=39例)和接受传统重建内瘘术的外科组(n=28例)。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狭窄血管的超声参数和血液指标,比较两组术后血管通畅率、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3d后血管的内径(D)、血管面积(S)及肱动脉血流量均显著大于外科组,(P<0.05);研究组治疗7d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均显著小于外科组(P<0.05);两组术后血管畅通率、技术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的PTA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吻合口近心端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且安全性高。

    • 吕天甫;黄勇;王永新;沈宗朝;李天良;

      2020,42(1):84-89,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和MRI诊断小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小肝癌患者97例进行研究。入组后患者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行CT增强扫描及MRI检测。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各检测方法与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并对比各诊断效能指标。结果:97例患者中共63例患者(64.95%)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小肝癌。CT增强扫描对小肝癌诊断价值与金标准诊断结果一致性尚可(Kappa=0.445,P<0.05),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78%(49/63)、67.65%(23/34)、74.23%(72/97)、81.67%(49/60)、62.16%(23/37)。MRI对小肝癌诊断价值与金标准诊断结果一致性尚可(Kappa=0.449,P<0.05),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43%(45/63)、73.53%(25/34)、72.16%(70/97)、83.33%(45/54)、58.14%(25/43)。联合检测对小肝癌诊断价值与金标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795,P<0.05),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48%(57/63)、85.29%(29/34)、88.66%(86/97)、91.94%(57/62)、82.86%(29/35)。联合检测在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方面均明显高于CT增强扫描与MRI检测(P<0.05),三组阳性预测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增强扫描机MRI对小肝癌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诊断效能。

    • 李彬子;韩文东;王瑞娟;王珍;

      2020,42(1):79-83,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后心肌损伤情况及凝血纤溶系统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3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依据随机单双号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1)及观察组(n=52)。对照组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咪唑安定、罗库溴铵、丙泊酚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先于T10-T12椎间隙穿刺置管,注入5 m L利多卡因,5 min后给予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混合液10 m L间断注入,感觉阻滞达T6平面后,给予舒芬太尼、咪唑安定、罗库溴铵、丙泊酚进行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凝血纤溶系统指标水平及心肌损伤指标水平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麻醉中麻醉药物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6 h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 cTnI、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维库溴铵、舒芬太尼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能够有效降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减轻心肌损伤,减少麻醉用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谭慧敏;张艳秋;祁佩红;

      2020,42(1):75-78, DOI:

      Abstract:

      目的:研究MRI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前列腺结节患者200例为对象,进行常规MRI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后,收集整理检查结果,分析两种影像学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等。结果:MRI平扫诊断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准确率均低于DWI的诊断准确率(P<0.05)。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明显高于前列腺癌患者的ADC值(P<0.05)。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方面,前列腺癌均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P<0.05)。结论:MRI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应用价值高,能鉴别诊断结节的良恶性,有助于指导术前分期、治疗等,值得推广。

    • 余燕娟;

      2020,42(1):71-74,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氨溴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从我院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6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4.0 mg,Q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氨溴特罗(根据患儿年龄及体重分别每次予以一下剂量:0.5mg·kg-1、0.6mg·kg-1、0.7 mg·kg-1、0.8g·kg-1、0.9g·kg-1,Bid)进行治疗,共治疗14 d。对比两组间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IgE、IL-4、ECP及IL-10指标变化,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气喘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gE、IL-4、ECP及IL-10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气喘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7.89%,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0.53%,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可增强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病程,安全性较理想,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 谢佳玲;

      2020,42(1):67-70,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采用医院同家庭结合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对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06月收治的1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治疗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A1组,n=9)患儿采用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医院与家庭结合的ABA疗法进行干预,并对家长进行每周一次的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宣传教育和将ABA疗法用于家庭的方法指导。对照组(A2组,n=9)患儿采用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治疗一年半后,采用S-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法对两组患儿语言发育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A1组)语言发育水平的改善明显优于A2组患儿(P<0.05)。结论:对于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临床选择医院与家庭结合ABA疗法进行干预,能明显改善患儿的语言发育水平,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 樊艳;宋秋丽;魏静静;

      2020,42(1):64-66+78,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小儿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31例脑积水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行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根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并发症组(n=60)与正常组(n=7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并发症组中,分流管阻塞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感染,均明显高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室粘连与迁延性脑膜炎是小儿脑积水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小儿脑积水患儿术后护理中应加强对合并有脑室粘连与迁延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强度,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预后。

    • 韩丽;

      2020,42(1):60-63, DOI:

      Abstract:

      目的:对比持续硬膜外镇痛与自控硬膜外镇痛对产妇应激反应、泌乳功能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9)。对照组患者以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镇痛进行无痛分娩,观察组以相同药物行自控硬膜外镇痛。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产妇分娩前、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 ticotropic hormore,ACTH)、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及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分娩前、分娩后30 min、24 h、48 h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泌乳素的变化;同时进行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分娩后两组产妇ATCH、COR、NE及E均明显下降(P<0.05),且分娩后泌乳素水平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0.05),以观察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两组新生儿分娩后1 min、分娩后5 min阿氏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控硬膜外镇痛无痛分娩与持续硬膜外镇痛新生儿阿氏评分均较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自控硬膜外镇痛无痛分娩可明显缓解产妇应激反应,改善泌乳功能。

    • 董春辉;凌明智;

      2020,42(1):56-59,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8例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早期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68例体检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孕24-28周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 A1c)、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及异常率,分析HbA1c、GSP、CRP与三者联合检测妊娠期糖尿病的ROC曲线及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HbA1c、GSP、CRP水平以及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ROC曲线知,Hb A1c、GSP、CRP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AUC明显小于三者联合诊断的AUC(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Hb A1c、GSP、CRP水平会异常升高,三联合检测可以提升诊断准确率。

    • 鲁予静;

      2020,42(1):52-55,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术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在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于我院行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宫颈癌患者中,随机选择术后发生HPV持续感染的60例患者(观察组)与术后未发生HPV持续感染的6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宫颈癌家族史、绝经情况、阴道炎症感染、术前HPV感染亚型、HPV负荷量、吸烟史、饮酒史。分析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阴道炎症感染、术前HPV感染亚型、术前HPV负荷量、吸烟史是导致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癌患者受到阴道炎症感染、术前HPV感染亚型、术前HPV负荷量、吸烟史等因素影响,其术后易发生HPV持续感染,临床上应根据其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主  编:黄宁
编辑部主任:刘延友
责任编辑:熊文碧
主管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四川省生理科学会
刊  期:月刊(1979 年)
编辑出版:《四川生理科学杂志》编辑部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 17 号 四川大学华西校区第五教学楼,邮政编码:610041
印  刷:四川川林印刷有限公司
E-mail:shenglizazhi@163.com
国内刊号:CN 51-1160/R
国际刊号:ISSN 1671-3885
电  话:028-85501278
海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国外发行代号:Q7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