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47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础论著
    • 山奈酚缓解氧化应激抑制乏氧条件下肝细胞脂质堆积的研究

      2025, 47(9).

      摘要 (12) HTML (0) PDF 858.17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山奈酚(Kaempferol,KAE)缓解乏氧条件下肝细胞脂质堆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人肝细胞系(L02细胞)在1% O?条件下培养24 h后 ,相同条件下用不同浓度KAE干预 24 h。采用油红O染色和尼罗红染色观察脂质堆积,DHE荧光探针测定活性氧水平,JC-1染色评估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线粒体呼吸链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KAE显著降低乏氧条件下肝细胞的脂质堆积(P < 0.001),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和改善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功能(P < 0.001),维持线粒体功能。结论:KAE通过维持线粒体功能和抗氧化应激,缓解乏氧条件下肝细胞脂质堆积。

    • LINC01638促进胃癌生长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2025, 47(9).

      摘要 (9) HTML (0) PDF 1.19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环状LINC01638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生长与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技术检测不同胃癌细胞系与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中LINC01638的表达。将sh-LINC01638和sh-Ctr质粒分别转染于MGC-803和AGS细胞中,qRT-PCR法检测转染效率,采用CCK-8、Traswell侵袭分别检测LINC01638对胃癌细胞生长与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qRT-PCR检测结果显示LINC01638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P<0.05)。sh-LINC01638组胃癌细胞中LINC01638表达水平下调(P<0.05);CCK-8实验显示sh-LINC01638组的MGC-803、SGC-7901细胞的OD值均低于sh-Ctr组(P<0.05);Traswell实验结果显示,sh-LINC01638组的MGC-803、AGS细胞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量均少于sh-Ctr组(P<0.05);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sh-LINC01638组的TGF-β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表达低于sh-Ctr组(P<0.05)。结论: LINC01638在胃癌中表达增高,敲低胃癌细胞中LINC01638的表达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有关。

    • >临床论著
    • 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与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性研究

      2025, 47(9).

      摘要 (14) HTML (0) PDF 43.49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变化与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77例手足口病患儿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177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根据病毒基因型的检测结果,将研究组进一步分为CoxA 16型患儿(48例),EV 71型患儿(52例)和普通型患儿(77例)。分析比较两组入院时CD3+、CD4+、CD4+/CD8+、IgG、IgM、IgA水平。分析比较研究组不同临床分期患儿入院时的CD3+、CD4+、CD4+/CD8+、IgG、IgM、IgA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CD3+、CD4+、CD4+/CD8+、IgG、IgM、IgA水平与临床分期、病情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的CD3+、CD4+、CD4+/CD8+、Ig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gG、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同临床分期患儿CD4+水平比较:EV 71型患儿>CoxA 16型患儿>普通型患儿。CoxA 16型患儿的IgM水平显著低于EV 71型患儿(P<0.05)。入院时CD4+水平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IgM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 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手足口病关系密切,可作为临床诊断疾病的辅助指标。

    • 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5, 47(9).

      摘要 (7) HTML (0) PDF 80.50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BAL)+盐酸氨溴索治疗脑卒中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4年1月于本院诊治的92例脑卒中后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6例(BAL)、观察组46例(BAL+盐酸氨溴索)。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程度、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肺功能[呼气峰流速(PEF)、第1 s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自主通气量(MVV)、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困难量表(mMRC)、CPISS评分分别为(1.85±0.19)分、(3.45±0.8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46±0.32)分、(4.83±0.77)分,SGPQ评分分别为(41.03±4.16)分、(39.65±4.31)分、(31.06±3.22)分,低于对照组的(56.74±5.31)分、(52.17±4.16)分、(45.31±4.19)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PEF、FEV1、MVV、FEV1/FVC分别为(8.74±1.17)L/s、(2.56±0.25)L、(89.63±5.51)L/min、(66.54±3.36)%,高于对照组的(7.65±1.06)L/s、(2.13±0.33)L、(75.54±6.03)L/min、(57.01±4.52)%(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CT、CRP、IL-6水平分别为分别为(0.93±0.15)mg/L、(10.21±2.40)mg/L、(17.24±3.74)pg/mL,低于对照组的(1.33±0.20)mg/L、(19.52±3.50)mg/L、(28.36±5.54)pg/mL(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脑卒中后肺部感染患者予以BAL+盐酸氨溴索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改善呼吸困难症状,保护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抑制炎症反应,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 MIPO与ORIF对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恢复、肩关节功能和骨质量相关参数的影响

      2025, 47(9).

      摘要 (10) HTML (0) PDF 958.41 K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比较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O)与开放复位内固定术(ORIF)对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恢复、肩关节功能和骨质量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骨科治疗的468例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患者按照1:1最近临匹配法进行匹配,卡钳值为0.02,结果468例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MIPO术206例,ORIF术262例)配对成功,最终获得90对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患者。分析两组患者进行倾向评分的匹配情况,并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6.73±5.88)mL、(5.18±0.72)cm、(10.01±1.44)周、(8.24±0.69)d],均较对照组的[(82.41±9.96)mL、(8.12±1.49)cm、(11.83±1.57)周、(10.43±1.64)d]短(t=21.063、16.854、8.105、11.677,P均<0.05);(2)术后1、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4.11±0.33)分、(3.34±0.41)分、(2.42±0.64)分、(1.51±0.35)分、(63.27±3.86)分、(66.48±2.39)分、(71.82±4.61)分、(75.52±4.69)分],均较对照组的[(4.32±0.27)分、(3.66±0.47)分、(2.89±0.51)分、(1.83±0.32)分、(60.19±3.92)分、(64.54±2.43)分、(68.71±4.74)分、(72.65±4.86)分]低(t=4.672、4.867、5.449、6.401、5.311、5.400、4.462、4.031,P均<0.05);(3)术后18个月,观察组患者骨小梁间隔、骨体积分数及骨弹性应力分别为[(0.27±0.06)mm、(0.24±0.05)%、(6.12±0.84)N/mm2],均较对照组的[(0.36±0.07)mm、(0.28±0.04)%、(7.28±1.29)N/mm2]低(t=9.261、5.926、7.149,P<0.05),骨小梁数量为[(3.42±0.37)1/mm2],较对照组的[(2.98±0.44)1/mm2]多(t=7.261,P<0.0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2%)较对照组的(15.56%)低(χ2=9.878,P均<0.05)。结论 MIPO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同时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PCI后心绞痛复发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与BNP、CRP及AIP水平的关系研究

      2025, 47(9).

      摘要 (9) HTML (0) PDF 48.97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绞痛复发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与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水平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我医院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1年中是否复发心绞痛分成复发组(n=32)和未复发组(n=8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后的冠状动脉流速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和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水平,术前BNP、CRP及AI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CI后心绞痛复发与CFR、IMR水平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FR、IMR水平与BNP、CRP及AIP水平的关系。结果 复发组患者术前的Killip分级(>Ⅱ级)人数占比(53.12%)高于未复发组患者(2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的CFR水平为(2.92±0.77)低于未复发组患者(3.51±0.34),IMR水平为(32.52±6.68)U高于未复发组患者(21.27±8.01)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的BNP、CRP及AIP水平为(955.14±162.27)ng/L、(8.95±1.43)mg/L 及(0.21±0.06)均高于未复发组患者的(585.55±66.73)ng/L、(6.21±1.52)mg/L 及(0.15±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显示,PCI后心绞痛复发与CFR水平呈负相关(r=-0.394,P<0.05),与IMR水平呈正相关(r=0.553,P<0.05);Person相关分析显示,CFR水平与BNP、CRP及AIP水平均呈负相关(r=-0.389,r=-0.211,r=-0.249,均P<0.05),IMR水平与BNP、CRP及AIP水平均呈正相关(r=0.460,r=0.595,r=0.303,均P<0.05)。结论 PCI后心绞痛是否复发与心肌微循环灌注存在相关性,且其中CFR水平与BNP、CRP及AIP水平均呈负相关,IMR水平与BNP、CRP及AIP水平均呈正相关。

    • 房角分离术与小梁切除术分别联合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对比

      2025, 47(9).

      摘要 (8) HTML (0) PDF 79.00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超声乳化分别与房角分离术和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闭角型青光眼(Angle Closure Glaucoma,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本院眼科收治的ACG合并白内障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观察组行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分析对比两组的视力改善情况,眼压、前房角度和深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2个月,两组的视力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前房深度及角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房角分离术或小梁切除术分别与超声乳化联合治疗ACG合并白内障,疗效均较为理想,但相较于小梁切除术,房角分离术联合应用的安全性更好,更利于患者患眼眼压和前房深度及角度的改善。

    • 超声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血流及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对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意义

      2025, 47(9).

      摘要 (13) HTML (0) PDF 36.22 K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脐动脉(UmA)血流及孕妇子宫动脉(UtA)血流对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疑似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孕妇62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孕妇6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超声检测胎儿MCA、UmA、孕妇UtA血流情况。分析比较两组胎儿UmA、MCA、孕妇Ut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将分娩结局作为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金标准”,统计超声检测胎儿MCA、UmA、孕妇UtA单独和联合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胎儿MCA的RI、PI、S/D值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胎儿UmA、孕妇UtA的RI、PI、S/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2例疑似存在胎儿窘迫的孕妇中,经分娩结果确认阳性21例,阴性41例;胎儿MCA诊断出真阳性14例,真阴性26例;胎儿UmA诊断出真阳性13例,真阴性28例;孕妇UtA诊断出真阳性13例,真阴性23例;联合诊断出真阳性20例,真阴性38例;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5.24%(20/21)、特异度92.68%(38/41)、准确度93.55%(58/62)较胎儿MCA诊断66.67%(14/21)、63.41%(26/41)、64.52%(40/62)、胎儿UmA诊断61.90%(13/21)、68.29%(28/41)、66.13%(41/62)和孕妇UtA诊断61.90%(13/21)、56.10%(23/41)、58.06%(36/62)高(P<0.05)。结论 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时,胎儿UmA、MCA血流及孕妇UtA血流会出现显著变化,超声能检测出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提升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

    • 多奈哌齐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痴呆患者临床研究

      2025, 47(9).

      摘要 (9) HTML (0) PDF 40.10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多奈哌齐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2例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丁苯酞治疗,n=51)和观察组(多奈哌齐联合丁苯酞治疗,n=51)。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痴呆症状、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事件相关电位、神经损伤因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氧化应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以及安全性。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CDR、AD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观察组的N1潜伏期、P2潜伏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3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观察组的血清Lp-PLA2、NSE、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DNF、GSH-Px、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多奈哌齐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痴呆,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痴呆症状、认知功能、事件相关电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神经损伤,纠正高氧化应激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 心可舒片联合比索洛尔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2025, 47(9).

      摘要 (13) HTML (0) PDF 77.00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心可舒片与比索洛尔片联合应用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心可舒片联合比索洛尔片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主要症状积分、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心血管不良事件、急性发作入院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的主要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主要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LVEF、CO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LVEF、CO值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以及因急性发作而入院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应用心可舒片联合比索洛尔片能提高疗效,缓解主要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急性发作入院,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 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香丹注射液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2025, 47(9).

      摘要 (12) HTML (0) PDF 90.00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香丹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123例ACI患者资料,以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60)、研究组(n=63)。给予两组对症支持治疗,其中基于对症支持治疗增加替奈普酶治疗的为对照组,基于对照组增加香丹注射液辅助治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点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全血高切黏度(WBHSV)、红细胞比容(HCT)]、血清相关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2d、6d、10d、14d后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PV、FIB、WBHSV、HC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BDNF、NO高于对照组,NSE、ET-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丹注射液辅助治ACI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神经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脑组织修复,且具有安全性。

    • 阶梯性平衡协调训练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重建、髋关节功能恢复和跌倒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2025, 47(9).

      摘要 (9) HTML (0) PDF 73.50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阶梯性平衡协调训练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96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48例给予阶梯性平衡协调训练,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平衡状态、步态功能、术后并发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H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步频、步速、步幅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性平衡协调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平衡状态,促进步态功能恢复,且不会加重术后并发症发生。

    • 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下的雾化吸入策略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患儿舒适度的影响

      2025, 47(9).

      摘要 (6) HTML (0) PDF 39.12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下的雾化吸入策略的效果及其对患儿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10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2024年1月,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雾化吸入,观察组53例给予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下的雾化吸入策略,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效果、肺功能[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t-PTEF/t-E)、呼出75%潮气量时的瞬间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比(TEF25/PTEF)]、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患儿舒适度、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咳嗽、发热、气喘、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干预前,两组V-T、t-PTEF/t-E、TEF25/PTEF、IL-6、IL-8、CRP、PCT水平与体位、哭闹、面部表情、可安抚、腿部活动、生理、情感、角色、社会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7d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V-T、t-PTEF/t-E、TEF25/PTEF水平与生理、情感、角色、社会评分明显更高,观察组IL-6、IL-8、CRP、PCT水平与体位、哭闹、面部表情、可安抚、腿部活动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下的雾化吸入策略,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与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儿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 改良眼底激光光凝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

      2025, 47(9).

      摘要 (10) HTML (0) PDF 60.50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眼底激光光凝与雷珠单抗联合治疗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本院眼科收治的116例PD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116例患者分为A组(改良眼底激光光凝术治疗,n=58,58眼)和B组(改良眼底激光光凝术+合雷珠单抗治疗,n=58,58眼)。分析比较两组的视力水平[最佳矫正视力、视野指数(visualfieldindex,VFI)、视野平均缺损(meandeviation,MD)]、黄斑区血流密度[浅层毛细血管丛(superficial retinal capillary plexus,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eep retinal capillary plexus,DCP)]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3 m时最佳矫正视力、VFI、MD均显著升高,B组的最佳矫正视力、VFI、M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m时,两组的SCP、DCP均比术前显著升高,且B组的SCP、DC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R患者应用改良眼底激光光凝与雷珠单抗联合治疗,可提高术后视力功能,调节黄斑区血流密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 重组人干扰素a-2b联合溴夫定对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疼痛、血清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2025, 47(9).

      摘要 (13) HTML (0) PDF 35.86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溴夫定、重组人干扰素a-2b联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4年1月本院接诊的96例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n=48)和联合组(n=48)。单药组溴夫定治疗,联合组加用重组人干扰素a-2b治疗,连续治疗7d。对比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疼痛程度、炎症反应、外周血T细胞亚群、不良反应、后遗神经痛。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较单药组(81.25%)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各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单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8、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检测值均低于治疗前,而联合组低于单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D8+检测值均低于治疗前,CD4+、CD4+/CD8+高于治疗前,而联合组CD8+检测值低于单药组,CD4+、CD4+/CD8+高于单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联合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4.17%(2/48),低于单药组的16.67%(8/4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a-2b联合溴夫定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性较高,能增强疗效,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改善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减轻患者神经疼痛,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 维生素D辅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5, 47(9).

      摘要 (12) HTML (0) PDF 42.67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维生素D(VD)辅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 NP)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CRSw NP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喷鼻联合鼻内镜手术(FESS)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VD口服辅助布地奈德喷鼻联合FESS手术治疗,两组用药时间均持续8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对比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介素(IL)-4、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鼻黏膜结构(Lund-Mackey和Lund-Kennedy评分)、鼻腔通气功能[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最小横截面至前鼻孔距离(DCAN)]。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3.75%(45/48)高于对照组的77.08%(37/4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4、IL-6、TNF-α、Lund-Mackey评分、Lund-Kennedy评分、DCAN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MCA、NCV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D辅助布地奈德喷鼻联合FESS治疗CRSw NP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术后炎症因子、鼻黏膜结构及鼻腔通气功能。

    • 基于围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tcrp与常规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

      2025, 47(9).

      摘要 (11) HTML (0) PDF 33.31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与常规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M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EMP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显著缩短(P<0.05)。但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术前,两组的月经量评分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的月经量评分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比术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的月经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EMP患者,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促进术后子宫内膜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 基于围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HA与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价值

      2025, 47(9).

      摘要 (4) HTML (0) PDF 37.31 K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半髋关节置换术(HA)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IF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HA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8例)和PFNA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42例)。收集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NR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相较于HA组,PFNA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均显著降低,术后负重时间显著延长(P<0.05)。术后1 d、3 d、7 d ,两组的NRS评分均比术前显著降低,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的NRS评分均显著降低。术后1 d、3 d、7 d,PFNA组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HA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的Harris评分均比术前显著提高,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的Harris评分均显著提高。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 PFNA组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HA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HA,PFNA治疗IFF患者,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缓解疼痛,延长术后负重时间,促进术后恢复,且安全性较高;但其对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差。

    • 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肺功能变化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IgE水平的关系研究

      2025, 47(9).

      摘要 (8) HTML (0) PDF 69.50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肺功能变化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及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E)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4年7月期间本院儿科收治的9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87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最大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呼气流量峰值 ( Peak expiratory flow,PEF)] 。检测并对比两组的血清EOS、IgE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上肺功能指标变化与EOS及Ig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FVC、FEV1、PE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EOS、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VC、FEV1、PEF均与EOS、IgE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EOS、IgE可用于评估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肺功能情况,其水平变化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团检五率质量评估及健康促进策略研究

      2025, 47(9).

      摘要 (5) HTML (0) PDF 61.54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重视,参加定期健康体检的人群越来越多,无论是针对个检还是团检,都需要提供高质量的体检。目前未查阅到针对团检开展系统性、多环节和递进性的质量评估。方法:本研究以某集团为案例进行实证性研究和分析,以某团检员工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探索团检质量综合评估。结果:本研究构建了到检率、完成率、重要异常结果检出率、告知干预率和受检者积极行为率的多环节、系统性和递进性的五率团检质量评估体系。本研究发现团检五率形成了特征性的U型图。结论:团检五率质量评估方法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 丁苯酞联合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研究

      2025, 47(9).

      摘要 (4) HTML (0) PDF 32.94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和LDL-C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和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 FEV1% pred、pro-BNP、hs-CRP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衰竭中的预测诊断价值研究

      2025, 47(9).

      摘要 (11) HTML (0) PDF 70.11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一秒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pred)、脑钠肽前体(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吸衰竭中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将宁都县人民医院2023年6月到2024年11月收治的32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在同一医院就诊的32例AECOPD未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归为对照组。入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水平,包括FEV1% pred、hs-CRP、pro-BN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EV1% pred、hs-CRP、pro-BNP对AECOPD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相较于ADL分级为轻度、淋巴细胞计数(L)>1×109/L、FEV1% pred≥50%、pro-BNP<300 ng/L、hs-CRP<10 mg/L的患者,ADL分级为中重度、L≤1×109/L、FEV1% pred<50%、pro-BNP≥300 ng/L、hs-CRP≥10 mg/L的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例数占比更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EV1% pred<50%、pro-BNP≥300 ng/L、hs-CRP≥10 mg/L是AECOPD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风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FEV1% pred、hs-CRP、pro-BNP水平及三者联合诊断AECOPD患者呼吸衰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3、0.740、0.716、0.820,敏感度分别为71.87%、65.62%、65.62%、62.50%,特异度分别为75.00%、90.62%、87.50%、93.75%,三者联合诊断效能较高(P<0.05)。结论:AE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的FEV1% pred较未发生呼吸衰竭患者低,hs-CRP、pro-BNP水平较未发生呼吸衰竭患者高,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可用于辅助诊断AE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具备参考意义。

    • 基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和预后营养指数对脓毒性休克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研究

      2025, 47(9).

      摘要 (10) HTML (0) PDF 45.51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和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脓毒性休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4年1月~2024年12月间于宁都县人民医院完成治疗的脓毒性休克AKI患者64例,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气指标(乳酸、血钙、血钾、血磷),SII及PNI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II、PNI对脓毒性休克AKI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与良好组相比,不良组Scr、BUN、PTH、乳酸、血钙、血钾、血磷、SII水平显著高,PNI水平显著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II、PNI是脓毒性休克AK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SII与脓毒性休克AKI预后呈负相关,PNI与脓毒性休克AKI预后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II、PNI预测脓毒性休克AKI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5、0.875。结论:SII和PNI水平对脓毒性休克AKI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临床应予以密切关注。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研究

      2025, 47(9).

      摘要 (6) HTML (0) PDF 60.50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相关因子[可溶性协同刺激分子B7同系物2(Solu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B7 Homolog 2,sB7-H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外周血血栓素B2(Thromboxane,TXB2)]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B7-H2、IL-10、TXB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sB7-H2、IL-10、TXB2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能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 强脉冲光疗法联合环孢素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的干眼症效果观察

      2025, 47(9).

      摘要 (11) HTML (0) PDF 39.60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的干眼症患者应用强脉冲光疗法联合环孢素滴眼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4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4例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的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采取环孢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取强脉冲光疗法联合环孢素滴眼液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眼表功能相关指标[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评分及泪液分泌试验(Shirmer)指标]、睑板腺检查相关指标[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分泌能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OSDI评分、BUT、FL、Shirmer实验等眼表功能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眼表功能相关指标均比治疗后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眼表功能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的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与睑板腺分泌能力评分两项睑板腺检查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两项睑板腺检查指标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两项睑板腺检查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的干眼症患者应用强脉冲光疗法联合环孢素滴眼液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症状改善,且安全性较高。

    • 益气复脉口服液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2025, 47(9).

      摘要 (4) HTML (0) PDF 39.35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加用益气复脉口服液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复脉口服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因子[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LVEF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LVESD、LVEDD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采用益气复脉口服液联合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NT-proBN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 甲磺酸萘莫司他在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抗凝作用分析

      2025, 47(9).

      摘要 (4) HTML (0) PDF 74.00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甲磺酸萘莫司他(NM)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MHD)中抗凝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8月到2024年8月期间于本院肾病科采用MHD治疗的88例C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在MHD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研究组在MHD治疗中应用NM抗凝。分析比较两组的抗凝效果、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肾功能[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抗凝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ACT、APTT、PT、FIB、PLT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ACT、PLT、FIB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的PT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APTT、PT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Cr、BUN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SCr、BU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M在MHD治疗中的抗凝效果与低分子肝素钠相当,但NM抗凝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2025, 47(9).

      摘要 (5) HTML (0) PDF 41.39 K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Hb水平、子宫微循环(Vm、RI值)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天,两组的Hb水平均比术前显著下降,但观察组的H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天,两组的 Hb水平较术后3天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的H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d,两组的Vm均比术前显著升高,RI值均比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Vm显著高于对照组,R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腹腔镜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对血红蛋白水平影响小、手术疗效更佳的优势。

    • 不同孕期妊娠甲减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与血清 Hcy、TPO- Ab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025, 47(9).

      摘要 (4) HTML (0) PDF 78.50 K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水平与妊娠甲减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4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110例妊娠合并甲减患者为甲减组,另选取在本院行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甲状腺功能正常)105例纳入对照组。根据妊娠的周数,将观察组分为:孕早期34例,孕中期39例,孕晚期37例。对照组分为:孕早期33例,孕中期40例,孕晚期32例。检测对比两组的Hcy、TPO-Ab、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比较两组不同妊娠时期Hcy、TPO-Ab、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甲减组中Hcy、TPO-Ab水平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甲减组Hcy、TPO-Ab、TSH水平均显著降低,FT3水平显著提高(P<0.05)。两组的FT4、T3、T4水平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Hcy、TPO-Ab、TSH、FT3、FT4、T3、T4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甲减组的Hcy、TPO-Ab、TSH水平比较: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有显著差异(P<0.05);FT3水平: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有显著差异(P<0.05)。甲减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FT4、T3、T4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Pearson相关性可知:Hcy、TPO-Ab与TSH呈正相关,与FT3呈负相关(P<0.05),与FT4、T3、T4无相关性(P>0.05)。结论 妊娠合并甲减的患者具有Hcy、TPO-Ab水平异常,且其与TSH、FT3水平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

    • 火龙罐综合灸联合穴位敷贴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5, 47(9).

      摘要 (9) HTML (0) PDF 35.38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火龙罐综合灸联合穴位敷贴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火龙罐综合灸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NRS)]、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炎指数评估量表(WOMAC)]、中医证候积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NR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NR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的僵硬、日常活动能力、疼痛以及WOMAC总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WOMAC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关节疼痛、腰膝发软无力、下肢胀重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在KOA患者中应用火龙罐综合灸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能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

    • 血清ATG7,IL-17和NO与急诊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及转归关系

      2025, 47(9).

      摘要 (4) HTML (0) PDF 80.00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自噬相关基因7(ATG7),白细胞介素17(IL-17)和一氧化氮(NO)水平与急诊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及转归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2例急诊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59例同期于本院治疗的单纯急诊肺炎患者纳入对照组,65例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纳入健康组。检测并对比三组血清ATG7、IL-17、NO水平。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分为轻度组33例,重度组29例。根据患者的转归情况将观察组分为转归良好组51例,转归不良组11例。检测对比不同严重程度及不同转归患者的血清ATG7、IL-17、NO水平。采用Preason分析血清ATG7、IL-17、NO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ATG7、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组(P<0.05),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组(P<0.05);对照组的血清ATG7、IL-17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NO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重度组的血清ATG7、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NO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转归不良组的血清ATG7、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P<0.05),NO水平显著低于转归良好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ATG7、IL-17水平与急诊肺炎伴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及不良转归呈正相关(P<0.05),血清NO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不良转归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ATG7、IL - 17 和 NO 与急诊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及转归密切相关。

    • PFNA内固定术与Wagne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比较

      2025, 47(9).

      摘要 (8) HTML (0) PDF 75.50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PFNA内固定术与Wagne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2月期间本院骨科收治的96例IF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内固定组和股骨头置换组,每组各48例。记录并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HS)]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股骨头置换组,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降低,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显著延长(P<0.05)。内固定组术后6个月的HHS评分显著低于股骨头置换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HH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IFF的治疗中,应用PFNA内固定术与Wagne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能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但PFNA内固定术的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而Wagne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更早进行负重训练,且近期效果相对较好。

    • 新生儿窒息经复苏治疗后的脑损伤发生状况与危险因素分析

      2025, 47(9).

      摘要 (6) HTML (0) PDF 37.97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脑损伤发生状况与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5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复苏治疗后新生儿的脑损伤发生情况将新生儿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窒息复苏后脑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8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经复苏治疗后,12例新生儿发生脑损伤,73例患儿未发生脑损伤,脑损伤发生率未14.12%。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组窒息时间、1 min 阿普加(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pH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窒息时间≥4min、1 min Apgar评分<3分、脐动脉血气pH降低、IL-6水平升高是新生儿窒息苏醒后发生脑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有一定脑损伤的发生风险,其影响因素为窒息时间≥4min、1 min Apgar评分<3分、脐动脉血气pH值、IL-6水平。

    • 血竭散联合瑞戈非尼三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2025, 47(9).

      摘要 (7) HTML (0) PDF 40.94 K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竭散联合瑞戈非尼三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于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广信区中医院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mCRC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瑞戈非尼治疗,n=30)及观察组(血竭散联合瑞戈非尼治疗,n=30)。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242(CA242)、 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50(CA50)及糖类抗原19-9(CA19-9)]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19-9、CA50、CEA及CA242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竭散联合瑞戈非尼用于mCRC三线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调控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良好。

    • 基于融合教育环境下的同伴介入行为训练对自闭症儿童刻板重复行为、社会交往能力及父母育儿压力的影响

      2025, 47(9).

      摘要 (13) HTML (0) PDF 83.50 K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融合教育环境下的同伴介入行为训练对自闭症儿童刻板重复行为、社会交往能力及父母育儿压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20例自闭症谱系障碍(自闭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方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基于融合环境下,采用应用行为分析,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同伴介入行为训练干预,两组均干预5周。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5周后刻板行为、亲社会行为、家长育儿压力的评分差异。结果 干预5周后,干预组刻板行为、家长育儿压力评分低于对照组,亲社会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融合教育环境下的同伴介入行为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自闭症患儿刻板行为及家长的育儿压力水平,提升患儿社会交往能力。

    • TCT与HPV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筛查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5, 47(9).

      摘要 (6) HTML (0) PDF 32.89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与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4年9月期间于本院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TCT、HPV及阴道镜活检。以阴道镜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阴道镜活检结果、TCT、HPV及联合检查结果;分析TCT、HPV及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TCT、HPV及联合检查与“金标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TCT与HPV联合检查在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TCT、HPV单项检查(P<0.05)。一致性检验显示,TCT、HPV联合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一致性较强(kappa=0.940,P=0.000)。结论 TCT与HPV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提升宫颈癌诊断效能,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强。

    • 信迪利单抗联合PC方案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2025, 47(9).

      摘要 (7) HTML (0) PDF 38.33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信迪利单抗联合PC方案(培美曲塞二钠+卡铂)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晚期肺癌病人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6)。对照组采用PC方案治疗;研究组采用信迪利单抗联合PC方案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疾病控制率、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CD3+、CD4+)]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EA、CA199、CA125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的CEA、CA199、CA125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D3+、CD4+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治疗后的CD3+、CD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PC方案治疗晚期肺癌,能提高治疗效果,遏制肿瘤进展,恢复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 组合式呼吸康复训练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2025, 47(9).

      摘要 (4) HTML (0) PDF 40.08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组合式呼吸康复训练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5月~2025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ACO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吸入剂组(n=35,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和康复训练联合组(n=35,在吸入剂组基础上实施组合式呼吸康复训练),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血气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康复训练联合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吸入剂组(77.14%)(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均明显升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FeNO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ACOS中应用组合式呼吸康复训练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减轻炎症反应,促使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值得推广使用。

    • 膝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分析

      2025, 47(9).

      摘要 (6) HTML (0) PDF 69.00 K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4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1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1)。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长、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术中失血量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术前,两组的Lysholm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的Lysholm评分均随时间延长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Ly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膝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提升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BD疾病病人行情绪稳定剂联合齐拉西酮治疗效果以及对其激越症状发生情况的影响

      2025, 47(9).

      摘要 (9) HTML (0) PDF 41.27 K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BD疾病病人行情绪稳定剂+齐拉西酮治疗效果以及对其激越症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86例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93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钠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躁狂症状严重程度[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杨氏躁狂状态评定量表(YMRS)]、激越症状[柯恩曼斯菲尔德激越情绪行为量表(CMAI)]、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血清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结果:治疗后,两组BRMS、YMRS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BRMS、YM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语言激越行为、躯体攻击及非攻击行为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语言激越行为、躯体攻击及非攻击行为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1β、5-HT、DA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TNF-α、IL-1β、5-HT、D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BD疾病病人采取情绪稳定剂联合齐拉西酮治疗,能有效控制躁狂症状,减轻激越行为,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和神经递质分泌情况。

    • 雾化吸入联合嗓音康复治疗在甲状腺术后声音嘶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5, 47(9).

      摘要 (8) HTML (0) PDF 51.66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明确雾化吸入与嗓音康复训练联合应用于甲状腺术后嗓音嘶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我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60例甲状腺术后声音嘶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嗓音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嗓音分析、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声带活动度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归一化噪声能量(NN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谐噪比(HNR)、最长发声时间(MP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嗓音总嘶哑度、粗糙度、气息度、无力度、紧张度、生理障碍、功能障碍、情感障碍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雾化吸入联合嗓音康复治疗甲状腺术后声音嘶哑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嗓音学参数和嗓音质量,纠正嗓音嘶哑和嗓音障碍。

    • 沙库巴曲撷沙坦钠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峰值耗氧量的影响

      2025, 47(9).

      摘要 (3) HTML (0) PDF 84.50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对心力衰竭(HF)患者使用沙库巴曲撷沙坦钠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其心功能及峰值耗氧量(VO2 peak)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1月~2024年12月在兴国县第二医院治疗的64例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2),标准组采取常规治疗加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倍他乐克组另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LVFS)、舒张末期内径(LVEDD)、6min 步行距离(6MWD)]、心肺功能[峰值心率、VO2 peak、 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 slope)、 最大代谢当量(METsmax)]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治疗后,倍他乐克组LVEF、LVFS、6MWD、VO2 peak、METsmax均高于标准组(P<0.05),LVEDD、峰值心律、VE/VCO2 slope均低于标准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撷沙坦钠联合美托洛尔治疗HF可改善心功能、提高VO2 peak,疗效显著。

    • 冠心病伴T2DM患者血糖变异性参数对近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评估

      2025, 47(9).

      摘要 (3) HTML (0) PDF 62.15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变异性参数对近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1月到2024年8月收治的120例CHD伴T2DM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近期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将120例患者分为未发生组(近期未发生心血管事件,n=96)、发生组(近期发生心血管事件,n=2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入院时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血糖变异性参数[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空腹血糖变异系数(FPG-CV)、最大血糖漂移幅度(LAGE)],分析血糖变异性参数对近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发生组体质量指数(BMI)、入院时FPG、HbA1c水平、SDBG、MAGE、FPG-CV、LAGE水平均比未发生组高(P<0.05);ROC曲线显示,BMI、FPG、HbA1c、SDBG、MAGE、FPG-CV、LAGE水平预测CHD伴T2DM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AUC分别为0.756、0.719、0.785、0.884、0.828、0.923、0.880,敏感度分别为66.67%、70.83%、72.83%、83.33%、87.50%、79.17%、75.00%,特异度分别为84.37%、69.79%、81.25%、84.37%、72.92%、90.62%、89.58%,相较于BMI、FPG、HbA1c,血糖变异性参数预测效能较高(P<0.05)。结论:CHD伴T2DM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其血糖变异性参数变大密切相关,监测患者血糖变异性参数有助于临床对CHD伴T2DM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进行预测。

    • 孕晚期超声血流参数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母婴结局的预测价值

      2025, 47(9).

      摘要 (3) HTML (0) PDF 100.34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孕晚期超声血流参数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母婴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3年1月到2024年12月收治62例的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测定血流参数。根据分娩结局分为分娩正常组(n=46)与分娩异常组(n=16)。对比2组超声血流参数,采用二元logistics方程分析患者发生不良分娩结局相关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超声血流参数对不良分娩结局的预测价值。根据围生儿结局分为围生儿结局正常组(n=52)与围生儿结局异常组(n=10),对比2组超声血流参数,采用二元logistics方程分析患者发生不良围生儿结局相关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超声血流参数对不良围生儿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分娩异常组与围生儿结局异常组脐动脉、子宫动脉PI、RI、S/D均分别高于分娩正常组与围生儿结局正常组(P<0.05),而大脑中动脉PI、RI、S/D均显著低于分娩正常组与围生儿结局正常组(P<0.05);脐动脉、子宫动脉以及大脑中动脉PI、RI、S/D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发生不良分娩结局及不良围生儿结局相关(P<0.05);以脐动脉、子宫动脉及大脑中动脉PI、RI、S/D为检验变量,ROC曲线结果显示,其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发生不良分娩结局与不良围生儿结局的AUC分别为0.730、0.832、0.836、0.719、0.700、0.755、0.798、0.836、0.719与0.706、0.979、0.921、0.910、0.737、0.775、0.900、0.913、0.9925。结论:孕晚期超声血流参数可有效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良孕妇母婴结局,具有临床价值。

    • 司库奇尤单抗联合卤米松软膏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疗效及对皮损程度、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5, 47(9).

      摘要 (8) HTML (0) PDF 38.05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司库奇尤单抗联合卤米松软膏对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皮损程度、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12月信丰县人民医院60例中重度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卤米松+司库奇尤单抗,30例)和对照组(卤米松+阿维A胶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损程度[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体表面积(BSA)]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A(IL-17A)、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SI及BSA评分、IL-17A、IFN-γ、TNF-α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司库奇尤单抗联合卤米松软膏对中重度银屑病的疗效显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皮损程度和炎症因子水平。

    • 舒张压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

      2025, 47(9).

      摘要 (5) HTML (0) PDF 69.80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舒张压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住(AECOPD)院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根据舒张压水平,将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于萍乡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AECOPD住院患者分为低舒张压组(n=10)、正常舒张压组(n=38)、高舒张压组(n=22),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随访3个月后,依据生存预后情况将AECOPD患者分为生存组(n=54)和死亡组(n=16),并采用多因素Cox分析AECOPD住院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通过Kaplan-Meie曲线分析舒张压水平对AECOPD住院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三组患者年龄、BMI、COPD分度、心率、收缩压、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动脉氧分压、氧合指数、左室射血分数、FEV1、用力肺活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AECOPD分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中性粒细胞、氧合指数是AECOPD住院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发现,高龄、AECOPD分度为极重度、心率大、收缩压高、舒张压低、中性粒细胞升高、氧合指数小是AECOPD住院患者生存预后差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Kaplan-Meie曲线结果显示,正常舒张压组与高舒张压组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低舒张压组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舒张压组和高舒张压组(P<0.05)。结论:低舒张压AECOPD住院患者死亡率更高。

    • 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局麻药浓度与产间发热程度及持续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2025, 47(9).

      摘要 (7) HTML (0) PDF 40.05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局麻药浓度与产间发热程度及持续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4年1月~2024年12月期间66例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镇痛产妇临床资料,按局麻药浓度分为高浓罗哌卡因组(0.15%)和低浓度罗哌卡因组(0.075%),两组各33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发热程度、持续时间、疼痛情况(VAS)、分娩结局及舒适度调查表(GCS)得分、产间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分析产间发热程度及持续时间与局麻药浓度相关性。结果:罗哌卡因浓度越高,孕妇发热程度明显更高,发热持续时间明显更长,VAS评分明显更低,自然分娩率更低,阴道协助分娩率更高,GCS评分明显更低,胎儿分娩1小时后的IL-6、TNF-α、CRP水平越高,且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药浓度与发热程度、发热持续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局麻药浓度与发热程度、发热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使用低浓度罗哌卡因有助于获得较高舒适度,促进自然分娩,但高浓度罗哌卡因能更有助于预防撤去疼痛泵后的疼痛。

    • 影响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复发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2025, 47(9).

      摘要 (3) HTML (0) PDF 37.96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4年10月间于我院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0例,均至少随访至2025年5月1日,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复发分为预后良好组(溃疡穿孔未复发)与预后不良组(溃疡穿孔复发),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吸烟、酗酒、Hp感染及非甾体类抗炎药应用情况,并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14例(23.33%)患者归为预后不良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溃疡病史、穿孔至手术时间、穿孔部位、穿孔直径等基线资料及酗酒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较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吸烟、Hp感染及非甾体类抗炎药应用史占比显著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表明Hp感染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Hp感染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复发的影响因素,临床应予以密切关注以降低溃疡穿孔患者性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后的复发风险,改善其预后。

    • 狼疮性肾炎患者诱导治疗初期的免疫状态与感染风险相关性

      2025, 47(9).

      摘要 (6) HTML (0) PDF 87.24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检测狼疮性肾炎(LN)诱导治疗前的免疫指标,寻找对LN患者诱导治疗初期感染具有预测价值的指标,以为感染高危患者的筛选及预防性抗感染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2月82例活动性Ⅲ/Ⅳ型L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诱导治疗之前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及B淋巴细胞亚群。根据诱导治疗初期有无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39)与未感染组(n=43)。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病理分型、诱导治疗方案、吗替麦考酚酯(MMF)剂量及基线免疫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组与未感染组之间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病理分型、诱导治疗方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而MMF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CD3+、CD4+及CD8+细胞数、Th1细胞、Th2细胞、Treg细胞及CD19+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 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F剂量、Th1/Th2比值、Th17/Treg比值是发生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MMF剂量、Th1/Th2比值、Th17/Treg比值对感染具有中等可靠的预测价值(AUC介于0.7~0.9),三项指标联合的预测价值高(AUC>0.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75%、91.55%。结论:与未感染者相比,诱导治疗初期发生感染患者的基线Th1/Th2比值和Th17/Treg比值失衡更显著;诱导治疗之前可结合Th1/Th2比值、Th17/Treg比值、拟用MMF剂量等综合判断LN患者感染风险。

    • 阿司匹林加替格瑞洛双抗方案在冠心病PCI治疗后对NLR、PLR的影响

      2025, 47(9).

      摘要 (3) HTML (0) PDF 35.52 K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加替格瑞洛的双抗方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的冠心病患者中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表法,将2024年5月至2025年2月于本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NLR、PLR值;统计两组不良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NLR、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相比,观察组治疗后NLR、PLR值更小(P<0.05);两组出血、胃肠道反应、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加替格瑞洛的双抗方案可以降低PCI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的NLR、PLR值,提升疗效。

    • 阿立哌唑、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糖脂代谢、体重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5, 47(9).

      摘要 (3) HTML (0) PDF 40.20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阿立哌唑、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糖脂代谢、体重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抽签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齐拉西酮组和奥氮平组各40例。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月后的症状改善情况[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体重情况、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记录3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月后,三组药物PANSS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奥氮平组差异最为显著(P<0.05);糖脂代谢和体重结果中阿立哌唑组的TG及奥氮平组的FPG、TG、TC、体重均显著上升(P<0.05)。同时三组药物治疗后MoCA得分均显著提升(P<0.05),其中阿立哌唑组、齐拉西酮组提升较大。结论:三组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代谢影响方面各有优劣,同时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差异不大,需结合临床实际合理用药。

    • 研究振动呼气正压装置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排痰效果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5, 47(9).

      摘要 (7) HTML (0) PDF 44.28 K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振动呼气正压装置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由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行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振动呼气正压装置),对比两组治疗第1天、第14天的痰液变化、肺功能、疾病严重程度、炎症因子。结果:治疗后第14天,治疗组痰液量相对于对照组增多,痰液颜色评分相对于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组FVC、FEV1、FEV1/FVC相对于对照组升高,Borg评分、CAT评分、CRP、IL-6均相对于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振动呼气正压装置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可促进AECOPD患者排痰,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肺功能与呼吸困难症状。

    • 多层CT脑灌注成像在早期脑小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5, 47(9).

      摘要 (4) HTML (0) PDF 46.00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对早期脑小血管病变(CSVD)采用多层CT脑灌注成像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7月~2024年7月期间我院68例疑似CSVD患者进行多层CT脑灌注成像与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根据MRI检查结果将各患者按照CSVD影像学总负荷评分进行分级(0级14例,1级35例,2级19例),对比不同分级患者核心区多层CT脑灌注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水平,并分析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多层CT脑灌注成像诊断CSV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44%、57.14%、86.76%;不同CSVD分级患者病灶核心区的CBV、CBF、TTP、MTT水平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CSVD影像学总负荷评分分级与CBV、CBF呈负相关(r=-0.786,P<0.001;r=-0.821,P<0.001),与TTP、MTT呈正相关(r=0.847,P<0.001;r=0.873,P<0.001)。结论:采用多层CT脑灌注成像能够准确评估不同负荷程度CSVD患者病灶核心区的多层CT脑灌注成像参数水平,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应用研究

      2025, 47(9).

      摘要 (4) HTML (0) PDF 48.38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5年1月我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0例。对照组用门冬胰岛素,观察组加用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对比两组疗效、空腹血糖(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β、FINS、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TNF-α、IL-6、CRP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率46例病人较对照组36例病人高(P<0.05);用药后,观察组FPG、2hPG、HbA1c、HOMA-IR、Hcy、CysC、TNF-α、IL-6、CRP水平较对照组低,HOMA-β、FINS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效果显著,可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调节血清指标,减轻炎症症状,且安全性较佳。

    • 非那雄胺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研究

      2025, 47(9).

      摘要 (5) HTML (0) PDF 36.88 K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非那雄胺(Fin)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方法:将我院BPH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为2023年1月~2024年12月,将所有纳入对象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和手术+药物组,两组均51例。单纯手术组实施TUPKP治疗,手术+药物组在单纯手术组基础上予以Fin治疗。比较手术+药物组与单纯手术组围术期情况(操作时长、冲洗液量、冲洗时长、住院天数)、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与单纯手术组相比,手术+药物组操作时长、冲洗时长、住院天数短,冲洗液量少(P<0.05);术后3个月,手术+药物组与单纯手术组IPSS评分、EGF水平低均较术前降低,且手术+药物组低于单纯手术组,Qmax均较术前提高,且手术+药物组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手术+药物组并发症发生率1.96%(1/51)低于单纯手术组15.69%(8/51)(P<0.05);术后3个月,手术+药物组与单纯手术组SF-36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手术+药物组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结论:Fin联合TUPKP治疗BPH可优化围术期情况,减少冲洗液量,改善患者体内炎症和临床症状,增加尿流率,减少术后头晕、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突出。

    • 一次性输尿管软镜与可弯曲吸引鞘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25, 47(9).

      摘要 (6) HTML (0) PDF 37.71 K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输尿管软镜联合可弯曲吸引鞘(FV-UAS)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收诊的6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实施随机分组,形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可重复使用软镜联合普通鞘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输尿管软镜(FURL)联合FV-UAS治疗。就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开展对比分析,涵盖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指标、术后1个月阶段的结石清除率、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术前与术后1天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统计并发症(感染、血尿、输尿管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8.65±7.25)min,短于对照组(72.33±8.53)min(P<0.05);术中出血量(12.52±4.12)mL,少于对照组(25.74±6.34)mL(P<0.05)。术后首月影像学评估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结石完全排净比例为94.12%(34例中32例达成),较对照组呈现显著优势(χ2=4.353,P<0.05)。与手术前相比,对照组的VAS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的IL-6、TNF-α水平均升高,观察组的IL-6、TNF-α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为5.88%(34例中2例出现),较对照组23.53%(8/34)明显降低(χ2=4.221,P<0.05)。结论:一次性输尿管软镜联合可弯曲吸引鞘治疗上尿路结石,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提高清石率并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安全性更优。

    • 氢吗啡酮PCIA滴定与盐酸吗啡片治疗重度癌性疼疗效对比研究

      2025, 47(9).

      摘要 (4) HTML (0) PDF 115.00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对比氢吗啡酮自控静脉镇痛(PCIA)滴定治疗与盐酸吗啡片治疗重度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诊断为重度癌性疼痛(NRS≥7分)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吗啡片治疗。试验组采用氢吗啡酮PCIA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疼痛稳定剂量、维持剂量、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镇痛效果(NRS评分,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评分(QOL-30)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的疼痛稳定记录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每日维持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首次给药后到疼痛稳定控制的药物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药效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两组的NRS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试验组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QOL-30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上升,且试验组治疗后的QOL-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氢吗啡酮PCIA滴定较口服盐酸吗啡片具有更高效、更稳定的镇痛效果,能有效减轻重度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 精神疾病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肝脏超声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5, 47(9).

      摘要 (8) HTML (0) PDF 41.69 K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疾病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肝脏超声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3月期间169例有1年以上抗精神病药用药史且定期接受肝脏超声检查的抗精神病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肝脏超声情况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106)及异常组(n=63),分析异常组患者超声特征分布,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肝脏超声出现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异常组在肝实质回声特征方面,有51例(80.95%)表现为回声强度呈逐渐声衰减;49例(77.78%)肝脏回声增粗、增强;38例(60.32%)为弥漫性回声增强致密。肝内血管系统异常方面,42例(66.67%)出现血管变细、走行模糊的情况。胆囊相关改变方面,29例(46.03%)胆囊壁毛糙,34例(53.97%)胆囊壁增厚≥0.4cm,15例(23.81%)囊腔区内可见强回声团块状或点状强回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后,肝脏超声异常的发生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饮酒史、服药时长、用药种类数量、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高脂血症、服药时长、用药种类数量、用药类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障碍患者,肝脏超声异常的发生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其中,年龄、合并高脂血症、服药时长、用药种类数量、用药类型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老年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长期服药患者、联合服药患者的患者,通过加强肝脏超声监测、优化用药方案及代谢干预措施,降低肝脏损伤风险。

    • ICU 院内感染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和影响因素分析

      2025, 47(9).

      摘要 (8) HTML (0) PDF 46.11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院内感染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上饶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2月期间,ICU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80例住院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80例ICU院内感染者共检出病原菌12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2株(占73.02%),革兰阳性菌34株(占26.9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达93.33%,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00%。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超88.00%;长时间住院、抗生素使用不当、侵入性操作是ICU院内感染及耐药性形成的主要因素。结论:ICU院内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常见且耐药高,长时间住院、抗生素滥用及侵入性操作是感染及耐药的主要原因,需强化防控、优化抗生素使用。

    • CRRT与血液滤过+灌流在尿毒症患者代谢性脑病治疗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2025, 47(9).

      摘要 (4) HTML (0) PDF 38.80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与血液滤过+灌流在尿毒症患者代谢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2023年1月~2024年12月本院收治64例尿毒症伴代谢性脑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CRRT治疗,观察组予以血液滤过+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生化指标[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钾浓度、血钠浓度]以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BUN、SCr、血钾浓度、血钠浓度、PT、APPT以及FIB水平均比对照组更低;GCS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相较于CRRT,血液滤过+灌流用于尿毒症患者代谢性脑病治疗中具有改善神经功能、调节生化指标等优势,治疗安全性更高。

    • 皮瓣修复术在手部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运用

      2025, 47(9).

      摘要 (13) HTML (0) PDF 43.34 K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皮瓣修复术在手部骨折伴皮肤软组织损伤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66例手部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皮瓣修复术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掌背皮瓣移植,观察组予以指背筋膜皮瓣修复移植。观察两组围手术期资料和手部功能、并发症、供区愈合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外固定时间和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手部功能优良率和供区良好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0d、2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瓣修复术在手部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良好,指背筋膜皮瓣修复移植可减少手术损伤,促进患者术后愈合,缩短住院时长,改善手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疼痛。

    • 孤独症儿童父母心理干预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效果研究

      2025, 47(9).

      摘要 (6) HTML (0) PDF 63.65 K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孤独症儿童父母心理干预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80例于2023.7-2025.12期间到本院接受语言康复训练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康复方案,观察组(n=40)在常规康复方案基础上联合使用SAS、SDS对应量表分值针对性开展孤独症儿童父母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研究目的在于对比两组疗效、父母SAS、SDS评分以及Gesell量表评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较好(P<0.05);在SAS、SDS评分上,两组父母干预3个月以及干预半年后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在语言、应物、应人、动作以及发育商方面均较康复前明显提升,但是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分值提升幅度较高(P<0.05)。结论:孤独症儿童父母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其父母的负面情绪水平,并且在促进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应物、应人、动作以及发育商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马来酸氟伏沙明联合降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

      2025, 47(9).

      摘要 (7) HTML (0) PDF 44.20 K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马来酸氟伏沙明联合降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EH合并焦虑抑郁患者82例作为实验对象,病例收集时间为2021年1月~2025年1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纳入对象分为对照组41例(采用降压治疗联合常规心理疏导干预)和实验组41例(采用马来酸氟伏沙明联合降压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压水平、血清5-羟色胺(5-HT)和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56%(40/41)较对照组78.05%(32/41)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较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清5-HT、BDNF水平较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AMA评分、HAMD评分较低(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6例(占比14.63%)与对照组4例(占比9.76%)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马来酸氟伏沙明联合降压治疗EH合并焦虑抑郁效果显著,能降低患者血压,调节5-HT和BDNF水平,改善焦虑抑郁,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iRoot?BP?Plus活髓切断术对年轻恒牙牙根发育状态的影响

      2025, 47(9).

      摘要 (8) HTML (0) PDF 39.66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iRootBPPlus活髓切断术对年轻恒牙牙根发育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5年1月我院年轻恒牙外伤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Root 组(n=30)和传统组(n=30)。传统组传统活髓切断术,iRoot 组予以iRootBPPlus活髓切断术。对比两组疗效、牙根指标(牙根长度、根管壁厚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咀嚼功能、牙周指标[牙周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不良反应、家属满意度。结果:iRoot 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较传统组70.00%(21/30)(P<0.05);治疗后,iRoot 组牙根长度、根管壁厚度较传统组增加(P<0.05);治疗后,iRoot 组VAS评分、咀嚼功能评分较传统组低(P<0.05);治疗后,iRoot 组PD、GI、SBI较传统组低(P<0.05);iRoot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2/30)较传统组26.67%(8/30)低(P<0.05);iRoot 组牙齿色泽、咬合度、整体美观度评分较传统组高(P<0.05)。结论:iRootBPPlus活髓切断术治疗年轻恒牙外伤患者可促进牙根发育,改善疼痛、咀嚼及牙周指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家属满意度。

    • 恩替卡韦、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2025, 47(9).

      摘要 (4) HTML (0) PDF 87.50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恩替卡韦(ETV)、多烯磷脂酰胆碱(PPC)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3年2月~2025年2月在于都县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使用ETV、PPC治疗)、对照组(使用ETV、PPC联合GSH治疗),两组各3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AST、TBIL、ALT、HA、LN、PCⅢ明显低于对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比(P>0.05)。结论: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案中将ETV、PPC与GSH联合使用,可以较好的提升临床疗效,恢复患者肝功能,缓解患者肝纤维化,同时不会增加产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 天麻钩藤饮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2025, 47(9).

      摘要 (4) HTML (0) PDF 86.00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中风后后遗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39)。对照组予脑心通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4周。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相关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肢体康复效果[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 - MeyerAssessment,FMA)、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NGF、BDNF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IL-1β、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NGF、BDN、IL-1β、TNF-α水平的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MA、FIM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MA、FI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气虚瘀血型中风后遗症可提高疗效,调节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偏瘫侧支运动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 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5, 47(9).

      摘要 (9) HTML (0) PDF 69.50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三维超声联合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至2025年3月期间本院初诊疑似异位妊娠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经病史筛查、症状筛查、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等综合性诊断。分别统计患者的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以综合性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超声检查单独及联合检查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结果:综合性诊断结果显示,83例疑似异位妊娠的患者中,明确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有60例,占比为72.29%。以综合性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结果“金标准”结果一致性Kappa分别为0.682、0.521、0.848,联合诊断与“金标准”结果一致性更好。且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均高于二者单独诊断(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结果与综合性诊断一致性高,较二者单独应用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灵敏度。

    • >教学管理
    • 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生科研训练模式探究

      2025, 47(9).

      摘要 (7) HTML (0) PDF 179.50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三全育人”新时代育人理念的实施,“科研育人”已成为一名复合型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必经阶段。但是受限于本科阶段课程众多,教学资源有限等问题,医学本科生科研教育尚无成熟培养模式,如何系统性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仍是医学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胸“星”外科学术团队借鉴国内部分科研团队的培养经验,创新性提出“科研前置”培养模式。该模式将科研教育提前至本科早期阶段,采用导师融入团队、传帮带式协同和理论融合实践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医学生文献阅读、实验技能、论文撰写、学术科普、临床技能、社会责任等素养。经过七年的医学本科生科研团队建设实践,取得了丰硕的科研育人成果。“科研前置”模式系统提高了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有望为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 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质量管理与安全预警平台的建立及价值

      2025, 47(9).

      摘要 (6) HTML (0) PDF 35.97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质量管理与安全预警平台的建立及价值。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通过三轮问卷咨询,构建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的指标体系。结果:通过德尔菲法,建立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质量管理与安全预警平台。与平台建立前相比,建立后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明显升高(P<0.05)。与平台建立前相比,建立后医生、护士职场疲劳得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基于智慧病房系统构建质量管理与安全预警平台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明显的提高满意度,减轻医生护士工作负荷。

    • >综述
    • 胶原蛋白在皮肤屏障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5, 47(9).

      摘要 (8) HTML (0) PDF 63.50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重要的屏障保护功能,在环境、免疫、遗传等各种刺激因素的长期侵袭下,容易出现屏障损伤,引起结构或功能障碍,甚至导致皮肤疾病发生。胶原蛋白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合成分泌,是真皮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具有维持皮肤形态、支撑组织结构、参与损伤修复、调控细胞行为、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等多重作用。皮肤屏障损伤与胶原蛋白流失密切相关,本文就胶原蛋白在皮肤屏障中的作用做一综述,探讨胶原蛋白在皮肤屏障损伤中的治疗价值。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