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47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 47(4):709-712.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2 月开封市第三人民医院(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116 例拟行LA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复合组,各 58 例.两组手术方案、术中麻醉方案一致,术毕均安装静脉镇痛泵,其中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镇痛,复合组给予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镇痛.于术后 3 h、6 h、12 h、24 h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Ramasy评分评估两组疼痛及躁动程度,于术前(T0),术后 4 h(T1)、术后8 h(T2)、术后 16 h(T3)、术后32 h(T4)时采用病人监护仪监测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于T0-T4 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水平,于术后 3 d、6 d、12 d采用恢复质量评分(Quality of recovery-15,QoR-15)评估两组恢复质量,记录对比两组舒芬太尼用量、PCA有效按压次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复合组术后 12 h、24 h的VAS、Ramas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组T1-T3 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复合组T1-T4 时的Cor、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组舒芬太尼用量、PCA有效按压次数低于对照组,且术后 6 d、12 d的QoR-15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可有效提升LA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水平、降低术后疼痛及躁动程度.

    • 地尔硫卓与富马酸比索洛尔、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冠心病UAP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5, 47(4):713-715+837.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地尔硫卓与富马酸比索洛尔、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9 月温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89 例UAP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双药组(n=44)和三药联合组(n=45),双药组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 2.5 mg和阿托伐他汀钙 10 mg Qd治疗,三药联合组在双药组基础上口服地尔硫卓 30 mg Tid治疗.治疗 3 m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记录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患者心率、血压,使用心脏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患者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CO)、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选择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9,MMP-9)、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结果:治疗 3 m后,三药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双药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双药组(P<0.05);三药联合组LVEF、CO高于双药组,LVEDD、血清P选择素、MMP-9、MPO 水平均低于双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药联合治疗UAP安全、有效,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控制病情进展.

    • 优化体位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应用价值

      2025, 47(4):716-718.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体位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2年 3 月至2024 年5 月70 例在我院诊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于入院后先后接受普通CT扫描检查和优化体位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检查,以普通CT扫描检查结果为对照组,以优化体位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检查结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CT征象检出情况、检查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结果:观察组空泡征、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及实性成分检出率较对照组均更高(P<0.05);观察组图像优良率达 94.29%,较对照组的78.57%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辐射剂量、最大有效辐射剂量、管电流时间乘积及容积CT剂量指数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体位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可提高肺磨玻璃结节征象的显示效果,为临床提高更高质量的检查图像.

    • 基于目标控制的康复训练与柔性引导策略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

      2025, 47(4):719-722.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基于目标控制的康复训练与柔性引导策略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将 2023 年1 月-2024 年 1 月就诊于我院的 136 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柔性引导组[68 例]、训练联合组[68 例].柔性引导组的研究对象行柔性引导策略干预,训练联合组研究对象采用目标控制的康复训练与柔性引导策略进行干预,对比 2 组干预前与干预后心理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活动能力得分情况及满意度的变化.结果:与柔性引导组相比,训练联合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明显下降;ADL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且满意度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目标控制的康复训练与柔性引导策略在脑出血干预中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 参芪地黄汤加减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5, 47(4):723-726.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加减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的疗效,并分析其对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 年1 月至2024 年2 月于本院诊治的 106 例CGN患者开展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单一组(n=53)、联合组(n=53).单一组采取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联合组采取参芪地黄汤加减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e protein,24 h-Upro)]、炎症-氧化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8,IL-18)、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BUN、Scr、MALB、24 h-Upro水平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IL-6、IL-18、ROS、MDA水平低于单一组,GSH-PX水平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4+/CD8+高于单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CGN患者应用参芪地黄汤加减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肾功能,抑制炎症-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 STEMI患者PCI术后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及2D-STI参数的变化及其预后价值研究

      2025, 47(4):727-730.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及二维斑点追踪(Two-dimensional speckle-tracking imaging,2D-STI)参数的变化及其预后价值.方法:依据样本量的估算方法,选取宁都县人民医院 2023年 1 月至 2024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65 例STEMI并行PCI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访期间(PCI术后 6 m内)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 42 例、预后不良组 23 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抽取患者PCI术后空腹静脉血 5 mL,以自动血液检测仪测定血常规及炎症指标;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患者连续 5 个心动周期的标准心尖四腔心及二腔心切面左心房二位动态图,并导入医学影像工作站进行 2D-STI分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及 2D-STI参数变化率与STEMI患者PCI术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梗死部位、TIMI血流分级等基线资料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PCI术后,预后不良组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及单核细胞(Mononuclear,MON)均较预后良好组高,其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全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等方面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的CS、RS及LS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NLR、PLR、MLR、SIRI、SII、RS及LS水平是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LR、PLR、MLR、SIRI、SII、RS及LS与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情况密切相关.

    • 基于神经可塑性机制的运动训练结合低脉冲电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桡神经损伤临床研究

      2025, 47(4):731-733+844.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神经可塑性机制的运动训练结合低脉冲电(Low-frequency pulsed electricity,LFPE)治疗肱骨干骨折(Humeral shaft fracture,HSF)术后桡神经(Radial nerve,RN)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4 年 1月至 11 月本院收治的接受手术且术后出现RN损伤的 68 例HS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4 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可塑性机制的运动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LFPE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优良率、肌肉力量、RN 传导速度、功能障碍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优良率、指总伸肌、腕伸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30 d后,两组患者的奥斯维斯特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 7 d、14 d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神经可塑性机制的运动训练结合LFPE治疗HSF术后RN损伤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肌肉力量、RN传导速度及肢体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血清SCCAg水平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5, 47(4):734-737+740.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阴超)参数联合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水平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 2021年 4 月-2024年 1 月收治的9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组,另根据 1:1 比例选取同期 91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不同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患者;对比 2 组及不同预后患者入院时阴超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及血清SCCAg水平,偏回归分析各指标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联性,并分析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各指标不同水平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度.结果:研究组参数PSV及血清SCCA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参数RI、P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血清SCCAg参及数PSV水平显著升高、参数RI、PI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参数RI、PI为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血清SCCAg、PSV为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参数PSV、RI、PI及血清SCCAg水平联合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 0.928,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入院时参数PSV及血清SCCAg高水平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度是低水平患者的 2.171、2.695 倍、参数RI、PI低水平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度是高水平患者的 2.417、2.511 倍(P<0.05);结论:阴超参数及血清SCCAg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相关,可作为评估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可靠指标,对早期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经胸、经食管心脏彩超评估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结构及瓣膜功能的价值分析

      2025, 47(4):738-740.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经胸、经食管心脏彩超评估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结构及瓣膜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 2023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在我院及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 60 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均行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和经食管心脏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 TTE 和 TEE 超声检查的常规结果并分析两种方法检测心脏结构(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增大),瓣膜功能(单纯狭窄、单纯关闭不全、狭窄伴关闭不全)的价值.结果:两种方法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等常规超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增大等心脏结构异常及单纯狭窄、单纯关闭不全、狭窄伴关闭不全等瓣膜功能异常的检出率比较,TTE 均较TEE显著高(P<0.05).结论:与TEE相比,TTE用于评估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结构和瓣膜功能的价值更高,可更为准确的检出心脏结构及瓣膜功能异常.

    • 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对颈部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5, 47(4):741-743.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造影(CEUS)联合弹性成像(UE)对颈部转移性及非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3 月~2024 年 3 月于我院就诊的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 117 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EUS与UE检查,根据淋巴结是否转移分为转移组与非转移组,比较两组患者 CEUS、UE 相关参数,同时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EUS、UE单独检查或联合检查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或非转移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共有 43 例患者颈部淋巴结发生转移,转移组与非转移组增强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转移组比较,转移组不均匀增强、无或低增强占比、蓝色面积比值、弹性应变率显著高(P<0.05),与单独行CEUS或UE检查而言,二者联合检查对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P<0.05).结论:CEUS联合UE对颈部转移性或非转移性淋巴结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 白细胞介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5, 47(4):744-746+861.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8 月期间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EMT并且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 60 例EMT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非EMT患者纳入对照组.EMT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并于出院后进行 1 年随访.统计EMT患者随访 1 年内复发情况,并根据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检测对比两组入院时IL-2、IL-4、L-6、IL-8、IL-10、IL-17、IL-32水平.分析EMT患者的复发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术前的IL水平.分析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术前的IL水平.分析IL指标对EMT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60 例EMT患者中,发生复发的有 13 例,复发率为21.67%.观察组术前IL-2、IL-4、IL-6、IL-8、IL-10、IL-32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17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术前IL-2、IL-4、IL-17、IL-32 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组术前IL-6、IL-8、IL-10 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EMT患者入院时IL-6、IL-8、IL-10 预测术后复发风险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均>0.75,均有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更理想.结论:IL-2、IL-4、IL-6、IL-8、IL-10、IL-32 指标在EMT患者中呈异常高表达.IL-6、IL-8、IL-10 水平可能与患者术后复发有关,可用于预测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 泼尼松联合抗凝方案对自身免疫型习惯性流产孕妇保胎治疗的效果研究

      2025, 47(4):747-749.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抗凝方案在自身免疫型习惯性流产孕妇保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0年8月-2024年6月期间于本院经抗凝方案治疗的40例自身免疫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同时,收集同期于本院接受泼尼松联合抗凝方案治疗的 40 例自身免疫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收集对比两组的妊娠激素(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孕酮(Progesterone,P))、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以及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β-HCG、P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β-HCG、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4 w,两组的IL-2 较治疗前显著降低,IL-10 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IL-2、IL-10 的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流产发生率显著降低,足月妊娠发生率显著提高(P<0.05),但两组间的早产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泼尼松联合抗凝方案应用于习惯性流产孕妇的保胎治疗中,能提高孕妇妊娠激素水平、恢复免疫平衡,改善妊娠结局.

    • 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联合回授式健康教育应用于胃癌合并糖尿病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效果

      2025, 47(4):750-753.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合并糖尿病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使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联合回授式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100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后辅助化学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多学科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回授式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干预 12 w.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Type A1C,HbA1c)、餐后 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P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营养管理情况[血清总白蛋白(Total Protein,TP)、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自我管理情况[慢性病健康素养量表(Health Literacy Management Scale,HeLMS)、糖尿病自我行为管理量表(Summary of Diabetes Self Care Activities,SDSCA)].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血糖及营养水平,自我管理水平无差别,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TP、PA、ALB水平及SDSCA、HeLMS评分较高,HbA1c、2hPPG、FBG水平较低(P<0.05).结论:胃癌合并糖尿病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使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联合回授式健康教育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健康素养,提升患者自我行为管理水平,同时使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 盐酸决奈达隆片辅助射频消融术在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2025, 47(4):754-756.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决奈达隆片辅助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 1 月至2024 年1 月间本院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8 例.两组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辅以盐酸决奈达隆片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 3 m时心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术后 3 m时统计两组早期复发情况.结果:术后 3 m时,观察组左心房内径、心房舒张末容积、左心房收缩末期容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心房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m时,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早期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决奈达隆片辅助射频消融术治疗可促进PAF患者心功能恢复,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减少PAF早期复发,且安全性较高.

    • 甲状腺乳头状癌HRAS和TERT启动子突变与超声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2025, 47(4):757-759+870.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HRAS和TERT启动子突变与超声特征的相关性,以明确甲状腺乳头状癌HRAS和TERT启动子突变的价值与促进推广应用超声诊断.方法:2021 年2 月到2024年1 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 108 例作为研究对象,取所有患者的空腹静脉血 3mL 左右,采用荧光定量 PCR 扩增检测HRAS和TERT启动子突变情况.所有患者都给予超声检查,记录超声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 108 例患者中,判断为HRAS启动子突变 18 例,占比 16.67%;TERT启动子突变 36 例,占比33.33%.不同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侵犯甲状腺外、侵犯被膜、肿瘤位置患者的HRAS和TERT启动子突变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判断显示纵横比≥1 有 46例,纵横比<1 有 62 例;内部低回声 75 例,等回声 33 例;边缘清晰 49 例,欠清晰 59 例;钙化70 例,无钙化 38 例.不同内部回声、边缘、钙化患者的HRAS和TERT启动子突变情况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Spearsman分析显示HRAS和TERT启动子突变与超声特征(内部回声、边缘、钙化)等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HRAS和TERT启动子突变比较常见,其中TERT启动子突变率更高,超声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首选检查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HRAS和TERT启动子突变与超声特征存在相关性,有助于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影响观察

      2025, 47(4):760-762+84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4 年 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76 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8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肌力恢复情况,肢体功能[Fugl-Meyer系统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以及步态数据(步长、步幅及步速).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肌力情况均改善,且观察组干预后的肌力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FMA量表分值及BB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干预后的FMA量表分值及BB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步长、步幅及步速各项步态数据均比干预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干预后的各项步态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可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改善患者上肢与下肢功能、平衡能力,纠正改善患者步态.

    • 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5, 47(4):763-765+880.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Capecitabine+Oxaliplatin,XELOX)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年 1月至 2023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晚期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XELOX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 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免疫功能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肿瘤标志物和分化簇(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8+T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CD3+、CD4+T细胞水平、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晚期CRC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治疗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利于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毒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阿替普酶溶栓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5, 47(4):766-768+712.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2年 1 月-2024 年1 月期间本院急诊收治 8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统计患者入院时、治疗 7 d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并比较不同资料特征患者的 NIHSS 评分,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院时 8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平均NIHSS评分为(12.26±3.34)分.治疗 7 d后,患者的平均NIHSS评分为(8.38±2.09)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不同年龄、溶栓时间窗、基础疾病合并情况的患者,治疗 7 d后的NIHS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经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后结果显示,年龄、溶栓时间窗、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均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受患者年龄、溶栓时间窗、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

    • 两种不同粘接方案在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2025, 47(4):769-771+902.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粘接方案在错(牙合)畸形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在我院就诊的 80 例需行口腔正畸的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n=40),分别采用直接粘接法和改良式间接粘接法进行治疗.统计治疗后 1 m、3 m、6 m时的托槽脱落率,在完成粘接后使用口内扫描仪检测近远中向、颊舌向以及龈(牙合)向粘接严重偏差发生率;统计椅旁操作时间;在治疗前、治疗后 6 m时检测牙齿松动度(Tooth mobility,TM)、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治疗当天、治疗后 1 m、治疗后 3 m以及治疗后 6 m时使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OHIP-14)评估生活质量;统计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 3、6 m,改良组托槽脱落率低于常规组,粘接严重偏差率低于常规组,椅旁操作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 6 m,mPLI、TM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 1 m、3 m,改良组OHIP-14 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改良式间接粘接法能有效减少托槽脱落率、粘接严重偏差发生率,缩短椅旁操作时间.

    • 盐酸米诺环素根管消毒联合Vitapex糊剂根管填充对急性根尖周炎患儿的疗效分析

      2025, 47(4):772-774+848.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根管消毒联合Vitapex糊剂根管填充对急性根尖周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在 2021年 3 月到 2024年 3 月期间到我院治疗的急性根尖周炎患儿一共 80 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成病例数均是 40 例的两组.对照组根管治疗后应用合Vitapex糊剂进行填充,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牙周袋内盐酸米诺环素根管消毒.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 1 m后龈沟液炎症因子及牙周健康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5.00%高于对照组 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龈沟液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10.13±2.22)ng·L-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4.86±1.44)ng·mL-1、IL-8(32.11±4.11)ng·L-1 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1.30±0.21)、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1.17±0.10)、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2.57±0.43)mm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针对急性根尖周炎患儿采用盐酸米诺环素根管消毒联合 Vitapex 糊剂根管填充治疗可提升其临床疗效,降低牙周炎症反应,改善牙周健康水平.

    • 脑栓通胶囊辅助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2025, 47(4):775-777+883.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析脑栓通胶囊辅助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2 年 7 月至 2024 年 6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82 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丁苯酞软胶囊口服治疗,41 例)和观察组(接受脑栓通胶囊辅助丁苯酞软胶囊治疗,41 例).于入院时(治疗前)、治疗 4 w结束次日,评估对比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临床疗效、纤维蛋白原(Fibrigen,FIB)、D-二聚体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 4 w结束次日时,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4 w结束次日时,两组FIB水平、D-二聚体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FIB水平、D-二聚体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栓通胶囊辅助丁苯酞软胶囊治疗ACI,能促进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 CT血管成像、多层螺旋CT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及侧支循环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2025, 47(4):778-780+864.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CT血管成像联合多层螺旋CT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及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 2018 年 2 月~2023 年 8 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 60 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作为诊断脑梗死和颈动脉狭窄及侧支循环的金标准.分析比较 CT 血管成像、多层螺旋 CT 单独及联合评估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的结果,并分析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一致性.结果:CT血管成像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检出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均显著高于 CT 血管成像或多层螺旋 CT 单独诊断(P<0.05).CT血管成像评估侧支循环一致性Kappa为 0.512,多层螺旋CT评估侧支循环一致性Kappa为 0.507,两者联合诊断评估侧支循环一致性Kappa为 0.796,显著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CT血管成像联合多层螺旋CT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及侧支循环中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 Apo B/Apo A-1联合TC/HDL-C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价值分析

      2025, 47(4):781-783+858.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联合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将我院2022年 6 月到2024年 6 月收治的 62 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冠状动脉复杂病变评分体系(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 32 例(Gensini评分≤25 分)和中重度狭窄组 30 例(Gensini评分>25 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Apo-B、Apo-A1、TC及HDL-C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Apo-B/Apo-A1 联合TC/HDL-C对冠心病患者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中重度狭窄组患者BMI高于轻度狭窄组,糖尿病患病率比轻度狭窄组多(P<0.05);中重度狭窄组患者的Apo-B、TC水平及Apo-B/Apo-A1 比值、TC/HDL-C比值均高于轻度狭窄组患者(P<0.05);Apo-A1、HDL-C水平均低于轻度狭窄组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Apo-B/Apo-A1、TC/HDL-C及二者联合诊断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01、0.713、0.876,敏感度分别为70.00%、70.00%、66.67%,特异性分别为 71.87%、68.75%、93.75%;二者联合对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最高(Z=2.161、2.182,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Apo-B/Apo-A1、TC/HDL-C1 比值异常升高密切相关,监测患者Apo-B/Apo-A1、TC/HDL-C1 比值有助于临床诊断冠心病病情进展情况.

    • 行保胎治疗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发生难免流产的影响因素探究

      2025, 47(4):784-786+890.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保胎治疗患者难免流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年 3 月至 2023 年3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87 例RSA保胎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RAS患者均行保胎治疗.根据保胎治疗结局将患者分为保胎成功组和难免流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RSA保胎治疗患者难免流产的相关因素.结果:87 例RSA患者中 70 例保胎成功,纳入保胎成功组;17 例难免流产,纳入难免流产组.难免流产组焦虑、抑郁、贫血占比均高于保胎成功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水平低于保胎成功组,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低于保胎成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抑郁、贫血、β-HCG和P水平是RSA保胎治疗患者难免流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RSA患者保胎治疗后难免流产的发生率较高,焦虑、抑郁、贫血、β-HCG和P水平是其难免流产的影响因素.

    • DSA引导下不同治疗方式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

      2025, 47(4):787-789.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不同治疗方式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2 年1 月至 2023 年6 月于本院完成治疗的 92 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SA引导下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球囊组(n=47,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和支架组(n=45,支架植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术前、术后 3 m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足背动脉内径、血流峰速、血流量]以及术后 3 m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无显著差异.术后 3 m,两组的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峰速及血流量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球囊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支架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DSA引导下支架植入术、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相当,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但与支架植入术比,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可降低患者再狭窄和血运重建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在食管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研究

      2025, 47(4):790-793.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monocyte ratio,LMR)在食管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 2020 年5 月-2023 年5 月我院治疗的 90 例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治疗,术前 1 周检测LMR.患者术后进行12 个月随访,统计患者的生存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LMR最佳截断值,计算LMR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高LMR组与低LMR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食管癌患者术后 1 年生存率为 78.89%(71/90);绘制ROC曲线计算LMR预测食管癌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 0.753,95%CI 为 0.663~0.843,最佳截断值为 4.42,预测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敏感度为 78.65%,特异度为71.19%;高LMR组肿瘤分期Ⅰ期加Ⅱ期患者占比高于低L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肿瘤位置、病理类型、饮酒及吸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位置、肿瘤分期及LMR与食管癌患者预后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病理类型、饮酒及吸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位置、肿瘤分期及LMR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LMR对评估食管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LMR越低则患者生存期越短,可将LMR作为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2025, 47(4):794-796+887.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期间于我院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 94 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合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7 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以及D-二聚体(D-dimer,D-D)]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CRP、PCT、D-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PTT、PT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叶性肺炎患儿实施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利于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改善患儿凝血功能指标,且药物应用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银翘散辅助治疗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症状缓解的作用研究

      2025, 47(4):797-799.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银翘散银翘散辅助治疗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症状缓解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中共纳入 108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所有患儿均来源于许昌市妇幼保健院,选取时间为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 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54 例,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和研究组(54 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前提下联合银翘散治疗).两组患儿均进行为期 5 d的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扁桃体充血、扁桃体肿大等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均下降,且研究组患儿上述各项积分均相较于对照组下降(均P<0.05);研究组患儿体温复常、咽喉疼痛消失时间等均相较于对照组缩短(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炎症因子相关指标及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水平与治疗前比均下降,且研究组患儿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均下降(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4+、CD3+百分比与治疗前比均上升,且研究组患儿与对照组比均上升,治疗后两组患儿CD8+百分比与治疗前比均下降,且研究组患儿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均下降(均P<0.05).结论:银翘散银翘散辅助治疗可有效缓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扁桃体充血、扁桃体肿大等症状,对机体炎症反应起到抑制作用,并提升机体免疫功能.

    • 旋金降逆汤辅助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5, 47(4):800-802+874.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旋金降逆汤辅助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对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 2021 年 6 月至 2024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114 例RE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 57 例患者采用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研究组 57 例患者采用旋金降逆汤联合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治疗 8 w后,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食管动力学指标、血清炎症介质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反食、胃脘疼痛、灼烧感、反酸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上括约肌静息压、下括约肌静息压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3、环氧化酶、核因子-k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旋金降逆汤辅助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RE患者,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和食管动力学,减轻炎症,且安全性较好.

    • BiPAP对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气道炎症反应、血气及预后的影响

      2025, 47(4):803-805+925.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 level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气道炎症反应、血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的 320 例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选自于本院 2020 年 1 月至2024 年 12 月期间所收治,均实施常规治疗联合BiPAP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炎性因子、血气指标;并统计患者治疗后气管插管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 7 d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酸碱度(PH value,PH)均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下降(P<0.05);患者气管插管率为 7.81%(25/320);治疗前血清IL-6、hs-CRP、PaCO2 水平升高,PaO2 水平下降是患者治疗后气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治疗,可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改善血气指标,治疗前血清IL-6、hs-CRP、PaCO2 水平升高,PaO2 水平下降是患者治疗后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

    • 石斛玉女煎联合羟氯喹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2025, 47(4):806-808+914.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石斛玉女煎联合羟氯喹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2 年 8 月~2024 年 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86 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3 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石斛玉女煎治疗,两组均服用 3 m.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ULAR Sj?gren's Syndrome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干燥综合征自我感受表(EULAR Sj?gren's syndrome patient reported index,ESSPRI)]、实验室指标[唾液流率(Saliva flow rate,SFR)、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ST)、泪膜破碎时间],采用免疫比浊法、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因子[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ESSDAI、ESSPRI评分、CRP、RF、IgG、ESR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SFR、泪膜破碎时间、ST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石斛玉女煎联合羟氯喹治疗干燥综合征患者,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免疫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 sCD14-ST联合PCT、hs-CRP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2025, 47(4):809-811+921.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 14 亚型(Soluble leukocyt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4 subtype,sCD14-ST)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于本院就诊的 60 例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 60 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sCD14-ST、PCT和hs-CRP水平及研究组治疗前后的上述指标水平,分析其中与儿童出现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的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上述血清学指标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sCD14-ST、PCT和hs-CRP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血清sCD14-ST、PCT和hs-CRP水平异常升高均为儿童出现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发现,血清sCD14-ST、PCT和hs-CRP联合检测儿童出现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明显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血清sCD14-ST、PCT和hs-CRP水平的联合测定在诊断儿童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心肌梗死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2025, 47(4):812-814+933.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早发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 9 月至2024年 6 月期间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 156 例早发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各 78 例.阿托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 20 mg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口服瑞舒伐他汀 10 mg治疗,均治疗 3 m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于治疗前后采用心脏超声仪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等心功能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甘油三酰(Triacyl 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等血脂水平.结果:瑞舒伐他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而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LVEDD、LVESD指标均显著降低,LVEF 指标显著升高,且瑞舒伐他汀组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LDL-C、TG、TC等指标均降低,HDL-C均升高,且瑞舒伐他汀组的各项血脂水平的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心肌梗死效果显著,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及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2025, 47(4):815-816+939.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VM)对子宫肌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3年 6 月至 2024 年6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92 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6 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肌瘤剔除数量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术后引流量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LM,子宫肌瘤患者采用VM治疗能改善手术相关指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 CT影像学结合血清PCT、IL-6、CRP水平鉴别薄壁空洞型肺结核与肺癌的价值分析

      2025, 47(4):817-819+833.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CT影像学结合血清降钙素原(Procai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鉴别薄壁空洞型肺结核与肺癌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中共纳入 35 例薄壁囊腔型肺癌患者,将其作为肺癌组,另纳入 27 例薄壁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将其作为肺结核组.两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并对血清PCT、IL-6、CRP指标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肺癌组患者年龄相较于肺结核组升高,肺癌组患者壁厚相较于肺结核组下降(均P<0.05),而两组患者病灶大小、含气腔隙大小经对比,均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肺结核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均相较于肺癌组上升(均P<0.05);肺结核组和肺癌组患者病灶位置、形态学分类、病灶边缘形态、含气腔隙数量、含气腔隙内壁光整度、内部结构、磨玻璃征、蜂窝征经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影像学结合血清PCT、IL-6、CRP指标鉴别薄壁空洞型肺结核与肺癌的曲线下的面积值、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 0.987、100.00%、88.44%、95.60%,均相较于单项检测升高.结论:CT影像学结合血清PCT、IL-6、CRP水平在对薄壁空洞型肺结核与肺癌的鉴别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剖宫产产妇凝血功能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2025, 47(4):820-822+829.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采用马来酸麦角新碱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联合方案的安全性及对产妇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 5 月至2024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90 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麦角组、欣母沛组和联合组,各 30 例.麦角组剖宫产后应用缩宫素注射液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欣母沛组剖宫产后应用缩宫素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组剖宫产后应用缩宫素注射液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评估对比三组产后出血情况、凝血功能、子宫复旧情况及安全性.结果:麦角组与欣母沛组产后 2 h、24 h出血量、产后 3 d、5 d子宫下降高度和恶露持续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产后 2 h、24 h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麦角组、欣母沛组,产后 3 d、5 d子宫下降高度明显大于麦角组、欣母沛组,恶露持续时间明显短于麦角组、欣母沛组(P<0.05).产前,三组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水平(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产后,麦角组与欣母沛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麦角组、欣母沛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应用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其在减少产妇术后出血量,改善凝血功能及促进子宫复旧方面效用显著.

    • 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5, 47(4):823-825+929.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联合沙丁胺醇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年 6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 106 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53,采用沙丁胺醇0.5 m雾化吸入治疗,4 次·d-1)和研究组(n=53,采用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 0.5 mg,2 次·d-1 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治疗 1 w后评价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于治疗 1 w后采用肺功能仪检测达峰时间比(Ratio of time to 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 to total expiratory time,TPTEF/TE)、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达峰容积比(Ratio of volume to 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 to total expiratory volume,VPTEF/VE)和潮气量(Tidal volume,V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半胱氨酰白三烯(Cysteinyl leukotrienes,CysLTs)和白三烯 B4(Leukotriene B4,LTB4)水平;并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发热、咳嗽、喘息、哮鸣音、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TPTEF/TE、VPTEF/VE、V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CRP、IL-6、CysLTs、LTB4 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富马酸酮替芬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效果显著,促进临床症状消失,改善肺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

    • 贝前列素钠联合利拉鲁肽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2025, 47(4):826-829.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联合利拉鲁肽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肾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9 月至 2024 年 2 月于我院采用利拉鲁肽 0.6 mg·d-1 治疗的 99 例老年DKD患者临床资料为对照组,以及同期采用贝前列素钠(40 μg,3 次·d-1)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 101 例老年DKD患者资料为联合组.持续治疗 3 m后,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于治疗前、治疗 3 m后采用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 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G)、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 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24h-UTP)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尿β2 微球蛋白(Urine β2-microglobulin,β2-MG)水平并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 94.06%高于对照组 84.85%(P<0.05);治疗 3 m后,联合组 24 h-UTP、FPG、2 h-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 m后,两组Scr、BUN、β2-MG、UAER、IL-1β、TGF-β1、Cys-C、ET-1 均下降,其中联合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贝前列素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老年DKD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血糖及 24 h-UTP水平,改善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2025, 47(4):830-833.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Ginkgo diterpene lactone meglumine,GDLM)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年 11 月至 2024 年 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97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n=48)静脉滴注依达拉奉右莰醇 15 mL治疗,实验组(n=49)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GDLM 25 mg,治疗 14 d后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治疗前、治疗 14 d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Inventory,MMSE)、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 指数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病情变化,另采用酶联免疫法、光化学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PAG)、血小板 α 颗粒膜糖蛋白(Alpha-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CD62p)、血小板分子标志物(Procaspase activating compound,PAC)-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IL-8、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 水平.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MMSE、Barthel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CD62p、PAC-1、PA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eNOS、VEGF水平均显著提高,IL-8、sICAM-1、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DLM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能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缓解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 两种全髋关节置换方式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比较

      2025, 47(4):834-837.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双动和普通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 年 12月至 2023年 12 月期间于本院医治的 99 例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9,普通全髋关节置换)和研究组(n=50,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 1 m、3 m,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arris Hip score,HHS)评定患者髋关节功能,以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pean quality of life-five dimension scale,EQ-5D)评估生活质量,以疼痛数字评价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定疼痛程度,以X线检查并测量髋关节内外旋活动度、联合前倾角、内外展活动度、屈伸活动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缩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术前以及术后 1 m,两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无显著差异.术后 3 m、术后6 m,两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 1 m;并且研究组术后 3 m、术后 6 m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 3 m、术后 6 m,两组的髋关节活动度呈上升趋势,且研究组的各项髋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 3 m,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 1 m,研究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能促进髋关节功能及其活动度快速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老年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后左室心肌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2025, 47(4):838-84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后左室心肌损伤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1年 12 月至2024年 6 月在本院行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的老年患者 113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放疗后患者的左室心肌损伤状况,并根据左室心肌损伤状况将患者分为无损伤组和损伤组.收集并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后左室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入组 113 例患者中,治疗后一个月完全缓解 76 例,部分缓解 32 例,近期总有效率为 95.57%.113 例老年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后,发生左室心肌损伤的患者有 37 例,发生率为 32.74%.单因素分析发现,损伤组高血压史比例、高血脂史比例、放疗高剂量比例、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水平均高于无损伤组(P<0.05).两组的放射性肺炎、食管炎、胃肠道反应、放射性皮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高血脂史、放疗剂量、血清CEA、SCC水平为老年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后左室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史、高血脂史、放疗剂量、血清CEA、SCC水平为老年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后左室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对患者疼痛及肝功能的影响

      2025, 47(4):842-844.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联合腹腔镜手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AC)对患者疼痛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2年 5 月至2024年 5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AC患者 7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行LC治疗;观察组采用PTCD联合LC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BIL、AST、ALT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TBIL、AST、ALT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TBIL、AST、A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C患者采用PTCD联合LC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NP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研究

      2025, 47(4):845-848.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经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长春瑞滨+顺铂(Vinorelbine plus cisplatin,NP)化疗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3 年9 月至2024 年9 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82 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1 例.对照组采用NP化疗方案治疗,顺铂 30 mg·m-2,静脉滴注,第 1~3 d,长春瑞滨 25 mg·m-2,静脉滴注,第 1、8 d;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替雷利珠单抗 200 mg·次-1,静脉滴注.治疗 4 周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标志物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免疫功能指标水平,采用酶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标记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糖类抗原 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抗原 12-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表面抗原分化簇 3 受体(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3+,CD3+)、表面抗原分化簇 4 受体(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4+,CD4+)、CD4+/表面抗原分化簇 8 受体(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8+,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基因Kirsten-Rous肉瘤病毒蛋白(Kirsten rats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 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ERCC1)、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 73(Golgi protein 73,GP-73)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K-ras、ERCC1、GP-73 水平降低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NP化疗方案治疗NSCLC,能提高疗效,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血清标记蛋白水平.

    • HMGB1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5, 47(4):849-851.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选自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于我院住院的 57 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其中轻度患者 34 例,重度患者 23 例,将慢性荨麻疹患者纳入实验组,选取同期体检报告健康者 50例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HMGB1 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白介素(Interleukin,IL)-4、IL-6 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血清HMGB1 水平与CRP、WBC、IL-4、IL-6 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相较对照组在HMGB1、WBC、CRP、IL-4、IL-6 水平上明显更高(P<0.05);重度患者相较轻度患者治疗前血清HMGB1 水平明显更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较治疗前在HMGB1 水平上明显下降(P<0.05);轻重度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MGB1 水平无明显差异;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患者血清HMGB1 水平与WBC、CRP、IL-4、IL-6 水平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HMGB1水平升高,血清HMGB1 水平与WBC、CRP、IL-4、IL-6 水平呈正相关,HMGB1 水平与慢性荨麻疹严重程度有关,其可能是通过调控炎症反应来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未来有望成为临床监测慢性荨麻疹的新型血清标志物.

    • 髌下旁入路与髌下正中入路在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2025, 47(4):852-854.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髌下旁入路与髌下正中入路在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年 4 月至 2024 年 6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72 例胫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术式将患者分为髌下旁入路组(髌下旁入路行髓内钉固定,37 例)和髌下正中入路组(髌下正中入路行髓内钉固定,35例).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髌下旁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创口及透视次数均显著低于髌下正中入路组(P<0.05).术后,两组的VAS评分均降低,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比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4 w及 12 w,髌下旁入路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髌下正中入路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显著高于髌下正中入路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髌下旁入路在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中相较于髌下正中入路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创口及透视次数,降低术后疼痛反应,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 尼妥珠单抗联合m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肠癌的效果观察

      2025, 47(4):855-858.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尼妥珠单抗联合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亚叶酸钙(m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5~2023.5 期间于本院治疗的 89例mCRC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3),分别予以mFOLFOX6 方案以及基于此方案增加尼妥珠单抗(第 1 d予以 200 mg静脉滴注 1 h,每w 1 次,连续治疗8 w).统计两组患者治疗 8 w后疗效及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并统计无进展生存期,治疗前与治疗 8 w后使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糖类抗原 72-4(Carbohydrate antigen72-4,CA72-4)、糖类抗原 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糖类抗原 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趋化因子配体 5(Chemokine receptor 5,CXCL5)、CXCL21、胸苷激酶 1(Thymidine kinase 1,TK1)水平.结果:研究组的客观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毒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8 w后,两组的AFP、CA72-4、CA199、CA125 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的AFP、CA72-4、CA199、CA125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8 w后,两组的CXCL5、CXCL21、TK1 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CXCL5、CXCL21、TK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mFOLFOX6 方案治疗mCRC,可增强抗肿瘤效果,提高客观有效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 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的病毒学抑制率及ALT复常率研究

      2025, 47(4):859-86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TA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患者对其病毒学抑制率及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复常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年 1 月至 2024 年1 月在我院就诊的 150 例CHB-LLV患者纳入研究,按倾向评分分为使用丙酚替诺福韦治疗的TAF组(n=75)以及使用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治疗的ETV组(n=75).治疗 24 w后比较两组病毒学抑制率、肝功能情况、ALT复常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AF组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均明显小于ETV组(P<0.05);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ETV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TAF治疗CHB-LLV效果明显,能明显提高病毒学抑制率与ALT复常率,改善患者肝功能,安全可靠.

    • 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辅助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25, 47(4):862-864.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袁河医院 2022 年 10 月至2024 年10 月收治的 61 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为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药物组(n=30)和通气组(n=31).药物组实施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通气组在药物组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1 d、2 d、3 d、7 d后哮喘症状评分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治疗 7 d后两组心肺功能.结果:治疗 3 d、7 d后,通气组哮喘症状评分均低于药物组(P<0.05).通气组哮鸣音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低于药物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7 d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FEV1/FVC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且通气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两组HR、RR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通气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过程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哮喘症状和肺功能,值得应用推广.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分析

      2025, 47(4):865-867.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hin,TSH)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22 年 3 月~2023 年 6 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 83 例SCH并发骨质疏松患者纳入SCH并发骨质疏松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本院就诊的 83 例SCH患者纳入SCH组;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 83 例体检正常者纳入健康组.检测并对比三组的TSH水平和骨密度参数.SCH并发骨质疏松组患者根据TSH水平进一步分为低水平组(15 例)、中水平组(34 例)和高水平组(34 例).分析比较不同THS水平的骨密度参数[T值、Z值及骨密度(Bone density,BMD)].分析T值、Z值、BMD与THS的相关性.结果:SCH并发骨质疏松组、SCH组入院时Z值、T值、BMD值及TSH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入院时,比较不同THS水平的Z值、T值及BMD结果显示:高水平>中水平>低水平(P<0.05).入院时Z值、T值、BMD水平与SCH并发骨质疏松组THS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亚临床SCH患者TSH与骨质疏松均呈正相关.

    •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

      2025, 47(4):868-870.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 1 月至12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踝关节骨折病例 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0),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 3 m后,采用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和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患者踝关节功能,应用量角器测量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采用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ief questionnaire,WHOQOL-BREF)评定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AOFAS、Baird-Jackson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AOFAS、Baird-Jackson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背伸、跖屈、内翻和外翻活动度数值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够缓解患者伤情,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改善生活质量.

    • CTRP1、CTRP3水平变化在评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治疗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2025, 47(4):871-874.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分泌蛋白 1(C-type lectin repeat protein-1,CTRP1)、细胞分泌蛋白 3(C-type lectin repeat protein-3,CTRP3)水平变化在评估阿替普酶+替罗非班治疗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本院 2021 年06 月至 2024 年 01 月纳入的 92 例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46 例.对照组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Barthel 评分和美国卫生部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Score,NIHSS)评分,CTRP1 和CTRP3 水平,血脂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评分和NIHSS评分均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优(P<0.05).治疗后12 h、24 h两组CTRP1 和CTRP3 水平均依次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TRP1和CTRP3 水平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血脂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替罗非班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CTRP1、CTRP3 水平逐渐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显著.

    • Roy适应模式辅助干预对重症肺炎患者症状、适应能力及炎症水平的影响

      2025, 47(4):875-877.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Roy适应模式辅助干预对重症肺炎患者症状、适应能力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年 3 月至 2023 年9 月于我科治疗的 112 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与ROY组(56 例),对照组给予个体优化干预,ROY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Roy适应模式辅助干预,干预周期 2 w,对比两组的症状、简易罗伊应对适应量表(Coping-adaptation processing scale,CAPS-15)评分、炎症水平及不良事件.结果:干预 2 w后,ROY组的咳嗽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ROY组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 II)低于对照组(P<0.05);ROY组的CAPS-15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ROY组的白细胞计数、白介素-8(Interlwukin-8,IL-8)、白介素-6(Interlwukin-6,IL-6)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ROY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oy适应模式辅助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症状、炎症水平,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地屈孕酮辅助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及预后的影响

      2025, 47(4):878-880.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异常子宫出血术后加用地屈孕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 9 月至 2024年 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86 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屈孕酮片治疗.于治疗 2 m后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并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 2 m后子宫内膜情况及月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和月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与单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相比,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加用地屈孕酮治疗可提高疗效,利于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微血管密度,缩短月经持续时间和月经周期,临床应用安全性可靠.

    • 艾贝格司亭α对实体肿瘤患者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预防效果分析

      2025, 47(4):881-883.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实体肿瘤患者使用艾贝格司亭 α 注射液对化疗引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Neutropenia,CIN)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2023 年 8 月到 2024 年 8 月期间本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 60例化疗后的实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化疗后预防性应用硫培非格司亭治疗,观察组化疗后预防性应用艾贝格司亭 α 注射液.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化疗期间CIN发生率及持续时间以及药物应用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化疗 3 w后,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s,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的减少时间、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维持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两组化疗期间CIN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研究组的CIN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化疗期间,研究组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可实现实体肿瘤患者化疗相关CIN发生的良好控制,提升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

    • 国术点穴联合中药热敷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

      2025, 47(4):884-887.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国术点穴联合中药热敷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对患者疼痛和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中共纳入 100 例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来源于郑州市中医院,选取时间为 2020年 5 月至 2023年 5 月,进行前瞻性研究.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 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和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前提下采用国术点穴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2 w后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以及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治疗 2 w后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上升,且研究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与治疗前比降低,且研究组患者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t=5.627、9.587,均P<0.05);治疗 2 w后两组患者前屈、后伸、内收等关节活动度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均相较于对照组上升(均 P<0.05);治疗 2 w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相较于对照组增大,而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上升,且研究组患者上升程度相较于对照组增大(t=6.552、16.717、6.131、6.237,均P<0.05).结论:将国术点穴联合中药热敷应用于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程度,疗效确切.

    • 分根拔除法、去近中阻力拔除法在下颌阻生牙拔除中的应用比较

      2025, 47(4):888-890.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分根拔除法、去近中阻力拔除法在下颌阻生牙拔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2年 8 月至 2024年 8 月我院收治的64 例下颌阻生牙拔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分根拔除法)、B组(去近中阻力拔除法),每组各 32 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断根数及术前、术后 12 h、24 h、48 h开口受限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疼痛情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断根数均少于B组(P<0.05);A组术后 12 h、24 h、48 h开口受限程度及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结论:在下颌阻生牙拔除中,分根拔除法相较于去近中阻力拔除法手术时间更短,断根数少,患者开口受限程度及疼痛程度低.

    • 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2025, 47(4):891-893.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半月节球囊压迫术应用在三叉神经第三支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5 月至 2023年 5 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80例三叉神经第三支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半月节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对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手术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效率、并发症发生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术后,两组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三叉神经第三支神经痛患者实施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疗有效率.

    • 吉非替尼辅助常规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与肿瘤标记物的影响

      2025, 47(4):894-896.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吉非替尼辅助常规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与肿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年 7 月至2024年 8 月本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 92 例患者分为吉非替尼组 46 例与传统组 4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吉非替尼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吉非替尼辅助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 3个疗程,记录两组疗效与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 3 个疗程后吉非替尼组的总有效率为82.61%,对照组为 52.17%,吉非替尼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吉非替尼组治疗 3 个疗程期间的皮疹、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8.70%、8.70%、10.87%、6.52%,传统组分别为 8.70%、10.87%、8.70%、6.52%,吉非替尼组与传统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 3 个疗程后的血清CEA、SCCA含量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吉非替尼组治疗 3 个疗程后的血清CEA、SCCA含量都与传统组相比也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P<0.05).所有患者随访到 2024 年 12 月 1 日,两组随访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吉非替尼组的复发率为 2.17%,传统组为 17.39%,吉非替尼组与传统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P<0.05).结论:吉非替尼辅助常规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还可降低患者对的血清CEA、SCCA含量与复发率.

    •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美罗培南治疗儿童化脓性脑膜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2025, 47(4):897-899.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美罗培南治疗儿童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PM)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2年 10 月至 2024 年10 月医院收治的 90例PM患儿分为对照组(n=45 例,静脉滴注美罗培南 30 mg·kg-1)与联合组(n=45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10 mg)治疗 7 d.评估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氧化应激指标,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以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同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SOD均升高,MDA、NO、CRP、TNF-α、PCT均下降(P<0.05),其中联合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美罗培南治疗儿童 PM 有较好疗效,可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水平检测及其与血压的关系分析

      2025, 47(4):900-902.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 2022年 1 月-2023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按高血压分级分为Ⅰ级组(n=22)、Ⅱ级组(n=21)和Ⅲ级组(n=17);另外纳入同期在本院常规体检的健康老年人 30 例.检测研究对象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分析其与血压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锌、铜、铁、镁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锰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Ⅲ级高血压患者血清锌、铜、铁、镁水平低于Ⅱ级和Ⅰ级,且Ⅱ级低于Ⅰ级(P<0.05),Ⅲ级高血压患者血清锰水平高于Ⅱ级和Ⅰ级,且Ⅱ级高于Ⅰ级(P<0.05).血清锌、铜、铁、镁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锰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锌、铜、铁、镁、锰等微量元素水平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具有相关性,可评估高血压严重程度.

    • 椎管内与全身麻醉方案对高龄骨科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2025, 47(4):903-905.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与全身麻醉方案对高龄骨科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6 月到2024 年 10 月本院看诊的108 例高龄骨科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n=54)、对照组(n=54).以上两组患者分别实施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指标进行观察;对比两组麻醉前(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结束即刻(T3)、(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对患者术后 3 m进行电话随访,记录 2 组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更短,麻醉用药量更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麻醉效果指标更优(P<0.05);与T1 时相比,T2~T4 观察组HR、MAP数值低于对照组(P<0.05);HR、MAP组间、时间点及交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HR、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m电话随访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DVT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针对高龄骨科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较全身麻醉方案优势更为明显,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有效减少DVT的发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效果评价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

      2025, 47(4):906-908.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效果评价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70 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无创组与吸氧组,各 35 例.无创组以NIPPV治疗,吸氧组以鼻导管吸氧治疗作为对照.比较无创组与吸氧组采用NIPPV治疗前 1 d与治疗14 d时的胸肺顺应性[总顺应性(Total compliance,Ct)、肺顺应性(Compliance of lung,Cl)和胸廓顺应性(Thoracic compliance,CTh)]、血气[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PaCO?)]水平、炎症水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无创组Ct、Cl、CTh、PaO2 水平均明显高于吸氧组(P<0.05);无创组PaCO2 水平、IL-6 和PCT水平明显低于吸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NIPPV治疗AECOPD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血气指标恢复,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有效控制炎症反应,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 溶血三项试验、胆红素水平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检测意义

      2025, 47(4):909-91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溶血三项试验与胆红素水平在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 2021年 6 月~2024 年6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ABO-HDN的新生儿 60 例,根据溶血三项试验(抗体放散试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检测结果分为 ABO-HDN 组和非 ABO-HDN 组,比较两组患儿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BIL、DBIL、IBIL与ABO-HDN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结果:溶血三项试验检测中抗体放散试验阳性 47 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20 例,游离抗体试验阳性 40 例,共确诊 47 例ABO-HDN患儿,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100%、42.55%、85.11%,与非ABO-HDN组比较,ABO-HDN组TBIL、DBIL、IBIL水平显著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BIL、DBIL、IBIL是ABO-HDN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BIL、DBIL、IBIL预测ABO-HD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61、0.796、0.791.结论:溶血三项试验及胆红素水平在新生儿ABO-HDN检测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临床及时发现ABO-HDN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 血清维生素D、PAPP-A、PLGF预测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价值

      2025, 47(4):912-914.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胎盘生长因子(PLGF)预测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 82 例于 2022 年 11 月至 2024 年 9 月期间在本院就诊并分娩的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分为生长受限组(39 例)和正常组(43例).收集孕妇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比分析两组孕妇血清维生素D、PAPP-A、PLGF的差异及其对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结果:生长受限组孕妇的血清维生素D、PAPP-A、PLGF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维生素D、PAPP-A、PLGF对胎儿生长受限均有预测价值,其中PAPP-A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显著高于血清维生素D(Z=1.968、P=0.049)和PLGF(Z=3.499、P=0.000),且血清维生素D的AUC显著高于PLGF(Z=2.527、P=0.011),以 3.11 ng·mL-1 为截断值,PAPP-A预测胎儿生长受限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97.44%、97.67%.结论:血清维生素D、PAPP-A、PLGF在预测胎儿生长受限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早期预测胎儿生长受限的潜在指标.

    • 氟比洛芬酯联合TCI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及对术后炎症抑制的影响

      2025, 47(4):915-917.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与靶控输注(TCI)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对患者手术后炎症反应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莆田市涵江区平民医院于 2022 年 2 月至 2024 年 8 月收治的66 例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及观察组(n=33).对照组采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镇痛,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用药的情况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 6 h和 24 h时的评估量表[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Ramsay镇静评分量表]、术前及术后 24 h时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术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术后6 h和24 h时的VAS、Ramsay评分,观察组各时间点的评分量表分值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的炎症因子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6%)与对照组(12.1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TCI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于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中,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的主观疼痛感,镇静效果较佳,对术后的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少.

    • 酒石酸西尼必利片联合瑞巴派特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5, 47(4):918-92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应用酒石酸西尼必利片联合瑞巴派特片的价值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于 2022 年 8 月-2023 年 12 月选取我院收治的 98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 49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研究组 CD4+T 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CD4+)、CD4+T 淋巴细胞和 CD8+T 淋巴细胞的比值(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CD4+/CD8+)、胃泌素 17(Gastrin 17,G-17)、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D8+T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CD8+)、胃激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使用酒石酸西尼必利片联合瑞巴派特片治疗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对胃肠激素水平调节具有促进作用.

    • 血脂、尿酸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巨大儿的预测价值

      2025, 47(4):922-925.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血脂、尿酸水平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分娩巨大儿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 2020年 1 月至2024年 6 月收治的 150 例GDM患者,根据新生儿体重分为巨大儿组(51 例)和非巨大儿组(99 例),Logistic回归分析GDM患者分娩巨大儿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血脂、尿酸预测GDM孕妇分娩巨大儿的效能.结果:巨大儿组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产妇孕期增重、孕前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均显著高于非巨大儿组(P<0.05),载脂蛋白 A1(ApoA1)均低于非巨大儿组(P<0.05);Logistic回归显示,TG、ApoB、孕前TyG指数均是GDM患者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ROC结果显示,单一指标预测GDM孕妇分娩巨大儿时,TG预测的AUC最高为 0.872,敏感度 72.55%,特异度84.85%,联合预测时,TG、ApoB、孕前TyG指数联合预测GDM患者分娩巨大儿的AUC最高为 0.905,敏感度 96.08%,特异度82.83%.结论:TG、ApoB、孕前TyG指数均是GDM患者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联合预测能提高GDM孕妇分娩巨大儿的预测敏感度.

    • 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5, 47(4):926-929.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 7 月至2024 年7 月我院收治的 94 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7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评分、生化指标[血清淀粉酶(Amylase,AMS)、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PACHE Ⅱ评分、AMS、SCR、BUN、ALT、IL-6、CRP、TNF-α、PCT、IgG、IgA和IgM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 Ⅱ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AMS、SCR、BUN、ALT、IL-6、CRP、TNF-α和PCT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gG、IgA和IgM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与生化指标,促进患者转归,值得临床推广.

    • 胰岛素泵皮下连续输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5, 47(4):930-933.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胰岛素泵皮下连续输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患者(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3月至2025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D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皮下连续输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糖、血气指标、酮体水平、胰岛素用量、酸中毒指标、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H值恢复正常时间、血酮体转阴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血乳酸(Lactic Acid,Lac)、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ic acid,β-HB)及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硫胺素、二氧化碳结合力中(Carbon Dioxide Combining Power,CO2C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安全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KA患者采用胰岛素泵皮下连续输注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胰岛素使用量,缩短PH值恢复正常时间及血酮体、尿酮体转阴时间,纠正酸中毒,促进患者转归,且药物安全性理想.

    • >教学管理
    • 中医药院校医学机能学开放性教学实验设计——以"病理模型中家兔尿生成的影响因素"为例

      2025, 47(4):934-939.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医学机能学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医学药理等基本知识解决复杂的机能学问题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医学生动手能力训练的重要手段.以机能学实验中"病理模型中家兔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为例,结合我校中医药文化优势,立足于专业培养目标,将机能学实验设计为"在生理学实验基础上融入不同肾脏疾病病理模型建立,采用多种中西医结合的干预手段,引入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分析尿生成的影响因素"中医药特色的开放性教学实验,即夯实了生理、病理等基础医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中医临床技能,还加强了对药理的理解,将极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中西医结合科学思维.可为我国中医药院校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引领作用.

    • 基于知识图谱-AI赋能药理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25, 47(4):940-941+944.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知识图谱的广泛应用,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信息整合和数据关系的可视化能力,为医学知识的系统化传授、个性化教育等提供了新途径.本课程开展了基于知识图谱-AI 赋能在药理学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且对课程建设、应用效果等进行梳理,讨论其优势、存在的问题等,为医学教育中AI及知识图谱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

    • >综述
    • 出生缺陷相关基因SLC18A3基因研究进展

      2025, 47(4):942-944.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出生缺陷防控是当前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新的致病基因不断被发现.目前的研究显示SLC18A3 基因与多种出生缺陷相关,它的诸多结构及功能尚在进一步探索之中.本文就目前对SLC18A3基因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