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47(2):237-239+294.
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肺康复中应用基于健康促进模式,对其心肺功能、感知控制态度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 97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时间为 2021 年 8 月-2023 年 8 月,按照乱数表法分为对照组 48 例给予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观察组 49 例给予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type B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yper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肺功能[心肺功能试验峰值功率(Peak power,PP)、无氧阈值(Anaerobic threshold,AT)、峰值摄氧量(Peak oxygen intake,peakV02)]、感知控制态度[控制态度量表(Control attitude scale-Revised,CAS-R)]、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估量表(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profile,HPLP)].结果:干预前,两组NT-proBNP、hs-cTnT、LVEDD、LVEF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 8 w后的hs-cTnT、NT-proBNP、LVEDD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LVEF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干预前PP、peakV02、AT 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 8 w 后 PP、peakV02、AT 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干预前CAS-R、HPLP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 8 w后CAS-R、HPLP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能够有效改善其心、肺功能,促进感知控制态度与健康行为的转变.
2025, 47(2):240-242+284.
摘要:目的:基于围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Castor单分支支架重建封闭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与直接封闭LSA在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s,TBAD)患者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1 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腔内修复术的 97 例TB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50 例.对照组进行直接封闭LSA治疗,研究组进行Castor单分支支架重建LSA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成功率、支架状况、手术前后真腔、假腔最大直径、生化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1(Pibrinogen receptor,PAC-1)、D-二聚体(D-Dimer,D-D)]、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 3 m两组峡部假腔、穿膈处假腔直径均明显降低,峡部真腔、穿膈处真腔直径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研究组近端直径明显短于对照组,支架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血清IL-1β、PAC-1、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BAD患者采用Castor单分支支架重建LSA与直接封闭LSA治疗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手术成功率,但与直接封闭LSA相比,Castor单分支支架重建LSA能降低生化指标,改善支架状况,安全性较好.
2025, 47(2):243-246.
摘要: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血清可溶性内皮糖蛋白(Soluble endoglin,sEndoglin)、SiSo细胞表达的受体结合肿瘤抗原(Receptor binding cancer antigen expressed on siso cells,RCAS1)、细胞角化素蛋白 19 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antigen21-1,Cyfra21-1)水平,并探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0年 2 月~2023 年2月本院 108 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 54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 sEndoglin、RCAS1、CYFRA21-1 水平.分析研究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者血清 sEndoglin、RCAS1、CYFRA21-1 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评价血清sEndoglin、RCAS1、CYFRA21-1 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COX回归分析食管癌患者 1 年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sEndoglin、RCAS1、CYFRA21-1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Endoglin、RCAS1、CYFRA21-1 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血清sEndoglin、RCAS1、CYFRA21-1 联合诊断食管癌的AUC大于单项指标诊断(P<0.05);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血清sEndoglin、RCAS1、CYFRA21-1 水平为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sEndoglin、RCAS1、CYFRA21-1 水平与食管癌患者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其对食管癌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为预后的影响因素,可能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2025, 47(2):247-249+458.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在内突型肌壁间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U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杞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内突型肌壁间UM患者196例,随机分为电刀组和冷刀组,各 98 例.电刀组行宫腔镜下电刀切除术,冷刀组行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总失血量、手术用时、住院天数);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术前及术后 3 m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比较两组术后 1 m、术后 3 m及术后6 m肌层愈合情况、术后 12 m妊娠率和复发率.结果:冷刀组术中总失血量少于电刀组,手术用时和住院天数短于电刀组(P<0.05);术后3 m,冷刀组LH、FSH水平低于电刀组,E2 水平高于电刀组(P<0.05);术后 1 m、3 m及 6 m,冷刀组肌层愈合率均高于电刀组(P<0.05);术后 12 m,冷刀组妊娠率高于电刀组(P<0.05),但复发率与电刀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电刀切除术比较,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内突型肌壁间UM患者,可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术中总失血量,缩短康复进程,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肌层愈合较快,可进一步提升妊娠率.
2025, 47(2):250-252+398.
摘要:目的:探讨奥利司他联合枸橼酸氯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 年2 月至 2024 年2 月于我院诊疗的 102 例肥胖型PCOS患者资料,其中对照组(n=52)口服CC 50 mg·d-1,5 d·周期-1,观察组(n=50)基于对照组加用奥利司他口服 60 mg·次-1,3 次·d-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治疗 3 m后采用阴道超声仪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卵巢体积,于治疗前、治疗 3 m后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抑制素B(Inhibin B,IHNB)、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T-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并分析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 3 m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 3 m后两组LH、E2、T、AT-Ⅱ、IHNB、VEGF、AMH均下降,FSH上升,其中观察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肥胖型PCOS患者经奥利司他联合CC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性激素水平,促进卵巢功能恢复,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2025, 47(2):253-255+412.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炎(SP)合并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氧代谢指标及炎性因子变化及其与心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1年 1 月至2024年 9 月吉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SP合并AHF患者、SP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 30 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AHF组、SP组及对照组,比较 3 组氧代谢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心肺功能的差异,应用Pearson检验分析纳入指标与心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3 组氧代谢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心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HF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氧分压(PO2)、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LVFS)、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低于 SP组、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CO2)、乳酸(LAC)、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 A(SA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SP组、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P合并AHF患者SCVO2、PO2 与LVEF、LVFS、FEV1/FVC、DLco均呈正相关(P<0.05),PCO2、LAC、IL-6、SAA、PCT、CRP与LVEF、LVFS、FEV1/FVC、DLco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相关氧代谢指标及炎性因子均与SP合并AHF患者的心肺功能显著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的重要标志物.
2025, 47(2):256-258+428.
摘要:目的:探究茵陈苓桂术甘汤联合甘草酸二铵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医治 60 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n=33)、对照组(n=27),前者行茵陈苓桂术甘汤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后者单行甘草酸二铵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血脂状况、炎性应激反应、不良反应.结果:治疗 1 m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较低(P<0.05);治疗 1 m后,研究组肝功能、血脂状况优于对照组,炎性反应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3.03%VS 14.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茵陈苓桂术甘汤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快速恢复,减轻机体炎性应激反应,改善血脂状况,安全性较好.
2025, 47(2):259-261+271.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床旁快速检测技术(Point-of-care testing,POCT)检测心肌酶谱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诊断价值.方法:在 2023年 1 月到 2024年 9 月时期将到我院进行诊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筛选出 82 例,将其作为ACS组,同时在相同时间段选择来进行健康体检的 82 例正常人群,将其作为对照组.所有人群都给予超声检查,记录超声特征.同时所有人群都采用 POCT 检测心肌酶谱-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CS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左室后壁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提高(P<0.05).ACS组的血清LDH、CKMB、CK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提高(P<0.05).ACS组的血清心肌酶谱指标阳性率分别为 81.71%、86.59%、86.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1.22%、2.44%、3.66%(P<0.05).在ACS组中,Pearson分析显示血清LDH、CKMB、CK含量与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左室后壁厚度都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OCT 检测心肌酶谱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也具有快速、便捷、准确等特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25, 47(2):262-264.
摘要:目的:探究交叉配血实验联合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输血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常规组和TEG组各30 例.两组均接受交叉配血实验,在此基础上,指导输血时常规组采用常规凝血功能检测、TEG组采用TEG检测.观察两组输血前后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TEG组输血前后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凝血最大振幅、总体凝血指数、ɑ角)及两组输血用量、输血相关不良事件.结果:TEG组输血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组输血后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水平明显低于输血前(P<0.05),凝血最大振幅、总体凝血指数水平明显高于输血前(P<0.05),ɑ角明显大于输血前(P<0.05);TEG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水平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TEG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交叉配血实验联合血栓弹力图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输血中可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2025, 47(2):265-267.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胎球蛋白A(Human fetuin A,AHSG)和维生素D(Vitamin D,VitD)与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上饶市立医院 2023年 12 月至2024 年6 月收治的非透析CKD患者 66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C将患者分为VC组和非VC组.收集患者基础资料、实验室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以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TH、SOST、AHSG和VitD与非透析CKD患者发生VC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 66 例非透析CKD患者,发生VC的患者共 24 例(36.36%).VC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平均动脉压、基础疾病、吸烟、饮酒等基础资料与无VC组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VC组PTH高于无VC组,SOST、AHSG及 1,25-二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 vitamin D3,1,25-(OH)2D3)低于无VC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PTH、SOST、AHSG及 1,25-(OH)2D3 是非透析CKD患者发现V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TH、SOST、AHSG及VitD与非透析CKD VC患者密切相关.
2025, 47(2):268-271.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基于需求理论的多元化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 2023年 6 月-2024 年 2 月 100 例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1:1 匹配设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需求组(n=50)、对照组(n=5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需求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需求理论的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及谵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需求组气管拔管、呼之握拳、呼之睁眼、自主呼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需求组谵妄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6.00%)(P<0.05);需求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84.00%)(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实施基于需求理论的多元化护理干预,能缩短苏醒时间,降低苏醒期躁动及谵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5, 47(2):272-274.
摘要:目的:分析针刺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23 年6 月至 2024 年6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接受内固定术的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和联合组,各30 例.传统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组在传统组麻醉的基础上联合针刺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联合组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舒张压低于传统组,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eripheral oxygen,SPO2)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联合组术后 1、2、4、6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应用针刺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中麻醉效果良好,对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可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2025, 47(2):275-277+452.
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穴位埋线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性激素及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2 年 0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62 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对照组(n=31)和给予二甲双胍结合穴位埋线治疗的联合组(n=3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脂肪细胞因子、妊娠相关情况.结果:治疗 3 m 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3 m后,两组卵泡刺激素等性激素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 m后,两组瘦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脂联素和 25-羟维生素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恢复排卵率和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724、5.248,P=0.030、0.022).结论:二甲双胍结合穴位埋线能改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性激素、脂肪细胞因子和 25-羟维生素D的表达水平,有利于恢复排卵率、妊娠率的提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47(2):278-28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功能性行为评估下的感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其自闭程度、行为状态、语言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 106 例于2021 年 7 月至2023 年7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随机分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对照组(n=53)和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功能性行为评估下的感觉统合训练的观察组(n=53),对比两组患儿自闭程度[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行为状态[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测量表]、语言发育水平[Gesell发育量表语言领域发育商]、感觉统合能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结果:干预 3 m后,两组患儿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以及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测量表中 5 个维度的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 3 m后,两组患儿Gesell发育量表语言领域发育商水平及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中 4 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功能性行为评估下的感觉统合训练有利于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语言发育水平和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可显著减轻患儿的自闭程度,并能改善其孤独行为状态.
2025, 47(2):281-284.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在重症胰腺炎持续性器官衰竭(POF)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0 年 12 月~2023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改良 Marshall 评分系统对纳入患者器官功能进行评估,依据是否出现 POF 将其分为 POF 组(n=39)和非POF组(n=41),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血常规及PLR、NLR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PLR联合NLR水平预测重症胰腺炎POF的价值.结果:POF组首日入院生命体征、尿素氮、肌酐、降钙素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明显高于非POF组(P<0.05);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和AP病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OF组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非POF组(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及PLR、NLR水平明显高于非POF组(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PLR、NLR水平预测重症胰腺炎POF的AUC分别为 0.822、0.856(P均<0.05),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17(P<0.05),联合预测价值更高.结论:PLR联合NLR水平对预测重症胰腺炎POF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2025, 47(2):285-287.
摘要:目的:探讨美沙拉嗪灌肠对宫颈癌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年 10 月至2023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 124 例宫颈癌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62).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灌肠,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灌肠.治疗 3 w后评估临床症状评分、直肠损伤程度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直肠损伤程度分级及血清CRP、TNF-α、IL-6 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 GQOLI-74 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灌肠能够有效改善宫颈癌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直肠损伤程度和生活质量.
2025, 47(2):288-290+465.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院内 2022 年 1 月至2023 年8 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 180 例分为参照组(n=90 例)、试验组(n=90 例),参照组患者进行异丙托溴铵治疗,试验组患者进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辅助异丙托溴铵治疗,两组均治疗 2 m.分析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气道阻力指标(呼吸阻抗(Impedance,Zrs)、响应频率(Frequency response,Fres)),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second,FEV1)、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ressure of oxygen,Pa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转化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结果:试验组相较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Zrs、Fres相较于治疗前明显降低,试验组相较于参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IC水平相较于治疗前明显升高,试验组相较于参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OI水平相较于治疗前明显升高,试验组相较于参照组更高;IL-18、TGF-β1 水平相较于治疗前明显降低,试验组相较于参照组更低(P<0.05).结论: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辅助异丙托溴铵治疗可提升效果,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功能,调节血气指标,使患者体内炎症降低.
2025, 47(2):291-294.
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代谢不达标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 2021 年1 月至 2022 年6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 50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组后首次透析前的空腹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水平测定矿物质代谢不达标率,并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达标组(n=9)和未达标组(n=41).采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测定其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分析患者矿物质代谢不达标的危险因素.结果:全部 50 例患者中,血钙、血磷、iPTH三项均达标的有 9 例,达标率为 18.00%,其余 41 例为未达标,未达标率为 82.00%.达标与未达标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史、透析频率、TC、TG、Scr、ALB无明显差异(P>0.05),达标组的有糖尿病史占比、透析时间、规律服用磷结合剂振臂、BUN水平、ALP水平均明显低于未达标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史、透析时间长、未规律服用磷结合剂、BUN过表达、ALP过表达均是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代谢不达标可能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矿物质代谢不达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十分普遍,其发生可能与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透析时间较长、未规律服用磷结合剂、BUN过表达、ALP过表达等有关.
2025, 47(2):295-297+416.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机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TG-SAP)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2 月本院 102 例HTG-SAP患者,分为早期组(入院 72 h内使用抗生素,n=50)和延迟组(入院 72 h后使用,n=52).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感染情况及临床指标.结果:停药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且延迟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延迟组(P<0.05),早期预防组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率、全因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症监护室时间、总住院时间显著低于早期组(P<0.05).结论:入院 72 h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减轻高甘油三酯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降低院内感染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2025, 47(2):298-300.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左沙丁胺醇雾化治疗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年 1 月至2023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06 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52 例及观察组 54例,对照组采用左沙丁胺醇雾化 1 mL吸入治疗(2 次·d-1),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 2 mL雾化吸入.分别于治疗第 1、2、4 和7 d天采用呼吸困难评分(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评估呼吸困难症状,治疗 2 w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肺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以及FEV1/FVC,采用血气电解质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气,如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同时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第 2、4 和7 d,观察组MMR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 指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雾化治疗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患者,能显著提升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动脉血气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2025, 47(2):301-303.
摘要: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年 1 月至2024年 3 月三门峡市康复医院收治的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2),分别口服利培酮片(1 mg·d-1,2 w后剂量调整为4~6 mg·d-1;每日1 次)以及氨磺必利片(200 mg·d-1,2 w后调整剂量为 400~1200 mg·d-1;分 2 次口服)治疗2 m.治疗 2 m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 1、2 m后以动态心电图记录器监测心电图指标,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精神症状改善情况,并统计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 2 m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 1 m及 2 m后,各治疗组的QT间期均明显增加,其中对照组更为显著;与治疗前相比,治疗 2 m后,各治疗组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及 PANSS 总分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利培酮比,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更好、对心电图影响更小,且对精神症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安全性良好.
2025, 47(2):304-306+435.
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雾化吸入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对气道阻力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本院接收的 78 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9 例.对照组使用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使用硫酸镁雾化吸入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炎症因子[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气道阻力指标[近端气道黏性阻力(Near end airway viscous resistance,R20)、气道总黏性阻力(Total airway viscous resistance,R5)、气道总阻抗(Total airway impedance,Z5)]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咳嗽、憋喘、哮鸣音、湿啰音等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 1 w后,两组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的PCT、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1 w后,两组的各项气道阻力指标水平均有降低,且观察组R20、R5、Z5 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能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儿气道阻力,且安全性较好.
2025, 47(2):307-309+405.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联合尼卡地平全麻在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60 例于2019年 1月至 2024年 6 月在本院行DEX联合尼卡地平全麻的伴高血压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法分为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均n=30).所有患者均行DEX联合尼卡地平全身麻醉,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分别泵入 0.5、1.0 μg·(kg·h)-1DEX直至手术结束.对比各组麻醉指标;给药前(T1)、给药后即刻(T2)、拔管后即刻(T3)、拔管后 5 min(T4)时患者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心率(Heart rate,HR);术后 12 h及24 h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ini mental status exam,MMS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苏醒时间、苏醒后即刻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拔管时间长于低剂量组(P<0.05);T1、T2 时低剂量组MAP、HR低于高剂量组(P<0.05);两组术后 12 h及24 h MMSE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高剂量组更为显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 0.5 μg·(kg·h)-1DEX联合尼卡地平全麻应用于伴高血压 LC 患者具有良好镇痛效果,能够加快患者拔管,有效维持血压稳定,有利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2025, 47(2):310-312+388.
摘要:目的:探讨经直接前方入路、后外侧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 2019 年 10 月至 2023 年 9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52例FN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将分为对照组(后外侧入路,25 例)和研究组(经直接前方入路,27 例).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rocollagen type ⅠN—terminal propeptide,PⅠNP)、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 1 d、3 d、5 d、1 w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1 m、3 m、6 m,研究组的BALP、HHS、BBS明显高于对照组,PⅠ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后外侧入路,经直接前方入路行THA治疗FNF患者,能降低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骨代谢,改善髋关节功能和平衡功能,但会增加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
2025, 47(2):313-315+455.
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20 年7 月-2023 年4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DAS28评分[6]评估患者病情,将患者分为中高活动期组(n=54)及低活动期组(n=67).另选取 60 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对比三组及不同临床疗效患者入院时RF、ESR、IL-6 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入院时RF、ESR、IL-6 水平检测对患者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入院时RF、ESR、IL-6 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并随活动度增加而升高;中高活动期患者晨僵、休息痛及stoke指数均显著高于低活动期患者(P<0.05).入院时,RF、ESR、IL-6 与DAS28 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不同临床疗效患者RF、ESR、IL-6 水平比较,治疗无效>治疗有效>治疗显效,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RF、ESR、IL-6 水平联合预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无效的AUC为 809,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7.27%、81.61%.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ESR、IL-6 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及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早期检测其水平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价值.
2025, 47(2):316-318.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myeloid cell trigger receptor-1,sTREM-1)联合检测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 2020 年6 月至2023 年4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64例NEC患儿纳入研究组(n=64);另选取本院同期 128 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出生 1、3 d时血清ALB、IGF-1、sTREM-1 水平.对比不同疾病分期患儿出生 1、3 d及病发入院 1 d、3 d时血清各指标水平.分析出生 1、3 d时血清各指标联合检测对NEC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出生 1 d、3 d时血清ALB、IGF-1 水平均明显高于研究组;血清sTREM-1 水平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出生 1 d、3 d时及入院1 d、3 d时血清ALB、IGF-1 水平比较,Ⅰ期>Ⅱ期>Ⅲ期、血清sTREM-1 水平比较,Ⅰ期<Ⅱ期<Ⅲ期(P<0.05);出生 1 d、3 d时血清ALB、IGF-1、sTREM-1 水平联合预测NE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39、0.747.结论:血清ALB、IGF-1、sTREM-1 联合检测对NEC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血清ALB、IGF-1、sTREM-1 与临床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2025, 47(2):319-321+402.
摘要:目的:探讨化痰理肺定喘汤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sthma-COPD overlap syndrome,ACO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0年 8 月至 2023年 8 月期间采用噻托溴铵治疗的 37 例老年ACOS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采集同时期本院采用化痰理肺定喘汤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的老年ACOS患者 38 例患者资料,纳入研究组.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慢阻肺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orced res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最大呼气流量(Maximum expiratory flow,PEF)、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 ACT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CA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VC、FEV1、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IL-6、TNF-α、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化痰理肺定喘汤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ACOS患者,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好.
2025, 47(2):322-324.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及泌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 2022年 1 月-2024 年2 月我院收治的 64 例剖宫产产妇,术后,两组产妇均给予常规药物干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布托啡诺小剂量(8 mg,n=32]和研究组[布托啡诺大剂量(10 mg),n=32].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镇痛效果[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早期泌乳的差异.结果:产后,研究组产妇的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数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剖宫产术后 24 h及 48 h疼痛程度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术后 12 h Ramsay评分水平高于同组术后 6 h,研究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早期泌乳启动时间、奶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产后 24 h泌乳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使用大剂量的布托啡诺效果较好,有利于早期产妇产后恢复,缓解产妇的疼痛程度,促进早期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
2025, 47(2):325-327+421.
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冠修复对牙髓病患儿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20 年1 月到 2023 年10 月收治的70 例牙髓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 35 例,分别实施多次根管治疗后冠修复以及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冠修复.治疗 7 d后评估患儿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采用咀嚼功能实验评价咀嚼功能,采取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程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IL-10 水平,及治疗后 1 y远期成功率.结果:试验组近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咀嚼功能评分均明显增加,VAS 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试验组咀嚼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龈沟液IL-17、IL-23、IL-10 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试验组龈沟液IL-17、IL-23、IL-10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1 y,试验组远期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牙髓病患儿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冠修复治疗效果更优,且可改善患儿咀嚼功能,减轻牙周疼痛程度,降低牙周炎症反应.
2025, 47(2):328-331+378.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 P53、T 细胞免疫球蛋白和 ITIM 结构域(T-cell immunoreceptor with immunoglobulin and ITIM domains,TIGIT)、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 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方法:回顾性纳入 2022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到我院就诊的 120 例结直肠癌患者,收集研究对象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检测并比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P53、TIGIT、PD-L1 表达情况.结果:相较于癌旁组织,癌组织中P53、TIGIT、PD-L1 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相较于中高分化、肿瘤-结节-转移分期(Tumor,nodes,metastasis classification,TNM)分期为Ⅰ~Ⅱ期、淋巴结未转移、肿瘤直径≤5 cm的结直肠癌患者,低分化、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5 cm的结直肠癌患者组织P53、TIGIT、PD-L1 阳性表达率均较高(P<0.05).结直肠癌组织P53 与TIGIT、PD-L1 呈正相关,TIGIT与PD-L1 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P53、TIGIT、PD-L1 呈高表达,且与疾病分期、分化程度等存在关系.
2025, 47(2):332-334+371.
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患儿接受吸入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优势.方法:将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 年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87 例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解热镇痛、止咳祛痰等+布地奈德)和观察组(44 例,加用吸入用 NAC).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 7 d后,观察组患儿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咳嗽和喘息消失、气促改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 7 d后观察组潮气量(Tidal Volume,VT)、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肺炎患儿,吸入用NAC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临床各项指标,整体安全性高.
2025, 47(2):335-337+445.
摘要:目的:观察凉血通络颗粒辅助聚桂醇对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下肢静脉曲张(湿热下注型)患者术后康复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年 5 月-2021 年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70 例湿热下注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聚桂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络颗粒.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症状改善情况[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VCSS)]、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显示,两组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 4 w的VAS、VC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 4 w,试验组的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4 w,两组的 IL-6、TNF-α、MMP-13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的血清 IL-6、TNF-α、MMP-13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通络颗粒辅助聚桂醇及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静脉曲张,能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疼痛,缓解病情,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术后恢复.
2025, 47(2):338-340+382.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病程肺源性心脏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PHD)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评估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 2022 年7 月~2024年 7 月间我院及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 106 例P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程不同分为缓解期组(n=67)和急性加重期组(n=39).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肺动脉主干内径(Main 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MPAD)、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右心收缩功能[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Fraction area change,FAC)、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dex,RV-MPI)、三尖瓣环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TAPSE)],右心室舒张功能[三尖瓣口早期充盈峰值速度(Early diastolic tricuspid inflow velocity,T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Late diastolic tricuspid flow velocity,TVA)、TVE/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Peak early diastolic velocity of the tricuspid annulus,TVe′)],并分析上述指标与PHD病程的关系.结果:急性加重期组患者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MPAD、MPAP、PASP、RV-MPI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01),FAC、TAPSE、TVE/TVA、TVE/TVe′显著低于缓解期组(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PHD急性加重期与PASP、RV-MPI呈正相关(P<0.05),与TVE/TVA、TVE/TVe′呈负相关,而PHD缓解期则与PASP、RV-MPI呈负相关,与TVE/TVA、TVE/TVe′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病程PHD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具有显著差异,且患者右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应用超声心动图可清楚显示右心功能及形态结构的变化,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025, 47(2):341-343+432.
摘要:目的:评价免疫球蛋白静滴方案在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 2022 年 1 月至2023 年 12 月间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 80 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n=40),分别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1000 mg以及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 2 g·kg-1 治疗,2 w后评估治疗效果,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机体免疫能力,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炎症反应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精神状态好转时间、住院时长以及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数值相较于对照组更低,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CD4 细胞阳性(CD4+)、CD4 细胞阳性与CD8 细胞阳性比值(CD4+/CD8+)相比对照组更高,而CD8 细胞阳性(CD8+)相比对照组更低,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提供免疫球蛋白静滴方案,可以加速患者痊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以及炎症反应水平.
2025, 47(2):344-346+465.
摘要:目的:分析常规心电图与运动平板试验(TET)对可疑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2 月至 2024年 7 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稳定性冠心病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心电图及TET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心电图与TET对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效能.结果:60 例患者经CAG检查诊断,共 41 例(68.33%)患者确诊稳定性冠心病,经常规心电图检查诊断,共 31 例(63.33%)患者确诊;经TET检查诊断,共 38 例(75.00%)患者确诊.TET检查敏感度为 82.93%、准确度为 81.67、阴性预测值为 68.18%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的60.89%、56.67%、3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T检查的特异度为78.95%、阳性预测值为 89.47%与常规心电图的 68.42%、74.19%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与CAG相比Kappa值为 0.123,一致性差;TET Kappa值为 0.594,一致性较好.结论: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采用TET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推荐对于入院就诊的可疑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行TET检查.
2025, 47(2):347-349+441.
摘要:目的:观察相关血清酶学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合并心肌损伤(Myocardial damage,MD)患儿中的变化,并分析血清因子的价值.方法:选取 2021年 7 月至2023年 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22 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将MPP患儿分为非心肌损伤组(MPP组)和心肌损伤组(MPP+MD 组).治疗前(入院确诊后)、治疗后 7 d 测定并对比两组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MB isoenzyme,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分析血清CK、CKMB、LDH与MPP合并MD的相关性及对MPP合并MD的诊断价值.结果:所有MPP患儿依据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分为非心肌损伤组(MPP组,n=91)和心肌损伤组(MPP+MD组,n=31).MPP+MD组的血清CK、CKMB、LDH均显著高于MPP组(P<0.05).MPP+MD组治疗后的血清CK、CKMB、LDH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CK(OR=1.017,P=0.016)、CKMB(OR=1.230,P=0.002)、LDH(OR=1.055,P=0.004)均为MPP合并M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CK、CKMB、LDH单独诊断MPP合并MD的AUC为 0.843、0.873、0.888,敏感度为 0.839、0.871、0.839,特异度为0.989、0.989、0.945;三项联合后AUC提高为 0.994、敏感度为 0.968,且三项联合AUC高于血清CK、CKMB、LDH单独诊断(P<0.05).结论:MPP合并MD患儿血清CK、CKMB、LDH异常升高,且均可作为诊断合并MD的血清指标.
2025, 47(2):350-352+424.
摘要:目的:探究牙痛一粒丸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年 7 月至 2023年 7 月期间于本院诊疗的牙龈炎 9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5 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口颊片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牙痛一粒丸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牙周指数、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均相较于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观察组的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10 d后,两组的sICAM-1、TNF-α、CRP、IL-17 各项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sICAM-1、TNF-α、CRP、IL-17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牙痛一粒丸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可提高整体疗效,改善口腔健康,减轻炎症,且安全性好.
2025, 47(2):353-355+468.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腹水中病原菌构成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年 1 月至 2024年 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91 例重症AP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腹水中病原菌构成情况,并分析其药物敏感性.结果:91 例重症AP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腹水标本中共培养出102 株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比 66.67%,其中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较为常见,占比分别为 25.49%、18.63%、18.63%.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 80.77%、84.62%;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 73.68%、71.43%;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米诺环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 84.62%、76.92%.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敏感率较高,均为 100.00%;肠球菌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万古霉素敏感率较高,均为 83.33%.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对 5-氟尿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常用抗菌药物普遍敏感,敏感率均在 75.00%以上.结论:重症AP合并腹腔感染患者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且不同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
2025, 47(2):356-358+432.
摘要:目的:分析哌罗匹隆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PD)抑郁发作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1 月至 2023 年11 月本院收治的 82例BPD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n=40)采用拉莫三嗪口服治疗,首次剂量 25-50 mg·d-1,2次·d-1,观察组(n=42)基于对照组联用哌罗匹隆初始口服治疗,4 mg·d-1,1 次·d-1,两组持续用药 8 w.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临床总体印象-双相情感障碍病情程度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bipolar disorder,CGI-S-BP)、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BREF)评估患者抑郁程度、BPD 病情程度、心理认知和生存质量,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5 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血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 4 w、8 w后HAMD-17、CGI-S-BP评分均降低,RBANS、WHOQOL-BREF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 4 w、8 w后的GABA、5-HT水平均显著升高,Glu水平显著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哌罗匹隆联合拉莫三嗪可有效改善BPD抑郁发作患者情绪,减轻抑郁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2025, 47(2):359-361+375.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养心通络汤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 2023年 4 月至2024年 4月 150 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西药组(n=75)、联合组(n=75),西药组给予艾司洛尔,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养心通络汤.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氧化应激反应、血脂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 4 w后,联合组胸闷、胸部刺痛或隐痛、神疲乏力、气短、自汗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 4 w后,联合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丙二醇(Malondialdehyde,MD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指标水平低于西药组,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指标水平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养心通络汤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能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降低氧化应激反应、血脂水平.
2025, 47(2):362-364+449.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应用托拉塞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2 年 2 月至 2024 年 3 月期间于本院诊疗的 76 例慢性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41).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0.15 g,Q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托拉塞米(5 mg-10 mg,Qd)治疗.两组持续治疗 7 d后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治疗 7 d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flow velocity,EDFV)、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PSFV)、每分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采用换能器、压力传感器连接多功能监护仪检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于治疗前、治疗 7 d后采用双抗夹心法测定心肌型肌酸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内皮素(Endothelin,ET),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 EDFV、PSFV、CO、SV、LVEF、CI 均显著上升,CVP 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K-MB、BNP、Hcy、ET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托拉塞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CHF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清因子,且安全性较高.
2025, 47(2):365-367+438.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升陷通脉汤辅助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 2022年 1 月至 2024年 1 月120 例冠心病患者,1:1匹配设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n=60)、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联合组加用升陷通脉汤治疗.治疗 20 d后对比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因子水平、血脂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86.67%)(P<0.05);治疗 20 d 后,联合组气短乏力、心悸、胸部隐痛或刺痛、头晕目眩、自汗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20 d后,联合组丙二醇、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陷通脉汤辅助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氧化应激反应、血脂水平.
2025, 47(2):368-371.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mALB)、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micro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与病情程度、肾小球分级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1年 1 月至 2023年 1 月本院102 例DN患者为研究组;取同期 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44 例为对照组,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51例为健康组.比较三组及不同病情程度、不同肾小球分级患者U-mALB、UACR、PLT并分析相关性.依据 1 y后预后情况,比较研究组不同预后患者不同治疗时间U-mALB、UACR、PLT并分析治疗后 2 m后各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U-mALB、UACR高于对照组,PLT低于对照组;对照组U-mALB、UACR高于健康组,PLT低于健康组(P<0.05).随着研究组病情程度加重、肾小球分级增加,U-mALB、UACR呈上升趋势,PLT呈下降趋势(P<0.05).病情程度、肾小球分级与U-mALB、UACR呈正相关,与PLT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者治疗后 2 mU-mALB、UACR 高于预后良好者,PLT 低于预后良好者(P<0.05).治疗后 2 mU-mALB、UACR、PLT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大于单项指标检测(P<0.05).结论:U-mALB、UACR、PLT与DN发生、病情程度、肾小球分级有关,联合检测可为临床预测患者预后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2025, 47(2):372-375.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拉贝洛尔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妊娠期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01 例HDC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静脉滴注间苯三酚 40 mg,n=49)和观察组(口服盐酸拉贝洛尔 100 mg+静脉滴注间苯三酚 40 mg,n=52),均持续治疗至血压正常或分娩前.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采用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并采用血压测量仪检测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同时计算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观察记录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 SOD、GSH-Px、CAT、VEGF、NO 均明显上升,高于对照组,MDA、ET-1、Hcy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DBP、SBP、MA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拉贝洛尔联合间苯三酚能提高HDCP患者治疗效果,减轻机体氧化应激,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2025, 47(2):376-378.
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应用低位弧形切口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8 月-2023 年9 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研究组采用低位弧形切口淋巴结清扫术.分析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切口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的切口满意度为 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5.00%(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位弧形切口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均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但低位弧形切口手术更能改善手术指标,促进术后恢复,且切口美观度较高,满意度更高.
2025, 47(2):379-382.
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 2HRZE/4HR方案治疗肺结核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1 月至 2023 年 6 月收入我院的 106 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参照组、联合组,各 53 例.参照组采用 2HRZE/4HR方案治疗 6 m;联合组采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 22.5 μg联合 2HRZE/4HR方案治疗6 m,强化期 1 次·w-1,维持期 1 次·(2 w)-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治疗 6 m后分别使用肺功能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FVC,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CD4+/CD8+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4(Lnterleukin-4,IL-4)、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 3(Soluble 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3,sTim-3)、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 14(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4,sCD14)水平,记录并对比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肺功能指标、细胞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经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 2HRZE/4HR 方案治疗后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减轻免疫抑制,增强免疫功能,且具有用药安全性.
2025, 47(2):383-385.
摘要:目的:探究维生素 A 辅助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2023 年 9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94 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47 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维生素A辅助治疗,均治疗14 d.治疗后1 m比较两组疗效,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炎症因子、肺功能,并对比两组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的血清IL-4、IL-8、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峰值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的FEV1、FVC、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应用维生素A辅助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能提高疗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肺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2025, 47(2):386-388.
摘要:目的:评估消化内镜联合病理活检在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程度及病理类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 年 3 月至 2024 年 3 月在本院消化内科就诊的 82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接受病理活检和消化内镜检查.对比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绘制接受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ROC曲线,分析联合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程度、病理类型的诊断价值.结果:不同肠上皮化生程度的胃黏膜皱襞、血管透见及肠上皮化生表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内镜联合病理活检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95%CI)、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 0.950(0.900-1.000)、95.24%、95.37%,显著高于消化内镜或病理活检单独诊断效果(P<0.05).联合诊断在区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类型方面AUC(95%CI)、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 0.982(0.953-1.000)、95.96%、98.34%,显著高于单独诊断.结论:消化内镜联合病理活检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程度及病理类型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漏诊和误诊的情况.
2025, 47(2):389-391.
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高龄患者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80 例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0 例.两组均接受全身麻醉下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分析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发生率、POD持续时间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结果:拔管前后,研究组的HR和MA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OD发生率和POD发生率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方案应用在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高龄患者中,能够改善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2025, 47(2):392-394.
摘要:目的:探究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急性脑梗死(Acute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APCI)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是否使用依拉达奉右莰醇将本院 2022年 1 月至 2024 年6月收治的 60例APCI患者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34),分别进行基础治疗联合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Qd)或静脉注射依达拉奉右莰醇(15 mL,Bid)治疗.治疗 14 d后,采用SF-800 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指标、采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脑血流动力学,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自由基相关指标,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脑血管最小血流量(Minimum cerebral blood flow,Qmin)、最小血流速度(Minimum blood flow velocity,Vmin)、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Vmean)、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APCI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状态,增加脑血流量,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临床安全性良好.
2025, 47(2):395-398.
摘要:目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冠脉病变的价值及对冠脉狭窄的定量分析.方法:本研究中共纳入 116 例胸痛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来源于商丘市立医院,选取时间为 2022 年 5 月至 2024年 5 月.所有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冠脉病变 75 例,非冠脉病变患者 41 例.患者均先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之后再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 CT 血管成像与冠脉造影诊断冠脉狭窄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冠脉狭窄患者的诊断效能,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冠脉狭窄的定量分析.结果:116 例患者中共对 1230 段冠脉血管进行了,结果得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与冠脉造影诊断冠脉狭窄结果完全一致的情况为: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的段数分别为 1078、55、15、9,两种方法诊断一致性为Kappa=0.709;116 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冠脉病变 75 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为冠脉狭窄的有 69 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冠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 92.00%(69/75)、82.93%(34/41)、88.79%(103/116);75 例冠脉狭窄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结果分析得出,平均冠脉斑块(2.29±0.77)个,钙化斑块体积(26.45±5.78)mm3,非钙化斑块体积(300.05±72.58)mm3,狭窄程度(56.42±6.12)%,钙化斑块负荷(3.52±1.47)%,非钙化斑块负荷(55.10±16.24)%.结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对冠脉狭窄进行诊断时与冠脉造影结果一致性较高,且该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同时可对冠脉狭窄进行定量分析.
2025, 47(2):399-402.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诊断中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 724(Carbohydrate antigen724,CA724)、糖类抗原 242(Carbohydrate antigen242,CA242)和糖类抗原 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40 例肺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肺癌还是良性肺部疾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70 例.比较两组血清CEA、CA724、CA242、CA19-9 水平.以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血清CEA、CA724、CA242、CA19-9 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的血清CEA、CA724、CA242、CA19-9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EA、CA724、CA242、CA19-9 单方法检测肺癌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一般(Kappa=0.2143、0.2143、0.2429、0.2714),任意两两联合检测肺癌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中等(Kappa=0.5286、0.5286、0.5429、0.5571、0.5714、0.5857),任意三者联合检测肺癌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较强(Kappa=0.6857、0.6857、0.7143),四者联合检测肺癌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很强(Kappa=0.9429).血清CEA、CA724、CA242、CA19-9 四者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这四项血清指标单方法或任意两两联合检测,准确度、灵敏度均明显高于任意三者联合检测(P<0.05),任意两两联合或任意三者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单方法(P<0.05).结论:血清CEA、CA724、CA242、CA19-9 联合检测肺癌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与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较高.
2025, 47(2):403-405.
摘要:目的:研究深龋露髓乳磨牙进行选择性去龋和Hall技术对患儿耐受性、依从性、远期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 2022 年 1 月至2023 年3 月本院收治的 84 例深龋露髓乳磨牙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 42 例.对照组患儿实施选择性去龋治疗,试验组患儿实施Hall技术治疗.对比对照组、试验组患儿治疗过程中houpt行为量表、frankl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分,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 1 m牙龈指数,治疗后 1 y患儿舒适度与家长满意率.结果: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患儿houpt行为量表、frankl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 1 m两组患儿牙龈指数比治疗前高(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 1 y试验组患儿总舒适率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经治疗后 1 y家长满意率比对照组高(P<0.05).但两组患儿治疗后牙髓感染、继发龋、根尖周感染总发生率统计学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深龋露髓乳磨牙进行Hall技术治疗可提高患儿耐受性与依从性,改善患儿牙周,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使患儿远期舒适度更佳,家属也得到一致认可,可为临床治疗深龋露髓乳磨牙患儿提供参考依据.
2025, 47(2):406-409.
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TyG)对2 型糖尿病肾病(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T2DN)伴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iosclerosis,CAS)患者肾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T2DN患者 123 例进行对照实验,按是否患CAS分组,对照组(颈动脉正常组,61 例),实验组(CAS组,62 例),比较两组NLR、PLR和TyG与肾功能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标的差异,并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NLR、PLR和TyG与肾功能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实验组NLR、PLR、TyG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差异显著(P<0.05).②实验组eGFR显著低于对照组,UACR和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③eGFR与NLR、PLR、TyG呈负相关关系,UACR、HOMA-IR与NLR、PLR、TyG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T2DN伴CAS患者的NLR、PLR、TyG与单纯的T2DN患者相比显著升高,原因与CAS、肾功能下降和IR相关,故NLR、PLR、TyG可作为T2DN伴CAS风险评估的三个参考指标.
2025, 47(2):410-412.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贝前列素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 年5 月至2024 年5 月本院收治的 90 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5 例.对照组接受他克莫司单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24h-Upro)、CD3+、CD4+、CD8+水平和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CD8+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贝前列素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
2025, 47(2):413-416.
摘要: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测在儿童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1 年 1 月至2023年 9 月我院收治的 262 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记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 271 例作为对照组.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HMGB1、sICAM-1、NLR、CRP 水平、CT 影像学特征,统计 CT 诊断急性阑尾炎患儿准确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HMGB1、sICAM-1、NLR、CRP水平、CT单一及联合检测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病例组血清HMGB1、sICAM-1、NLR、CRP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病例组阑尾增粗、阑尾钙化影、低密度团块影、脂肪条纹征、腰大肌征、彗星尾征、箭头征的检出患儿占比均更高(P<0.05).262 例急性阑尾炎患儿,CT诊断出 231 例,诊断准确率 88.17%(231/26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MGB1、sICAM-1、NLR、CRP水平、CT联合检测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高于五者单一检测(P<0.05).结论:血清HMGB1、sICAM-1、NLR、CRP水平与急性阑尾炎患儿的发生密切相关,急性阑尾炎患儿的CT影像学特征与健康儿童存在差异,且HMGB1、sICAM-1、NLR、CRP水平、CT联合检测具有较高预测价值,临床可据此尽早进行诊断并给予针对性治疗,以积极改善患儿预后.
2025, 47(2):417-421.
摘要:目的:探讨女性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夫精IUI助孕治疗的不孕不育夫妇 351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 647 个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妊娠与否,将患者分为妊娠组(n=115)和非妊娠组(n=532);根据女性BMI,将患者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析比较组间基本资料和妊娠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对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以及活产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 647 个夫精IUI助孕周期,其中 115 个周期获得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为 17.77%.妊娠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更小,不孕年限更低,但妊娠组患者的BMI明显高于非妊娠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OR=0.946,95%CI:0.903~0.992,P=0.022)、不孕年限(OR=0.897,95%CI:0.809~0.994,P=0.038)、BMI高低(OR=1.733,95%CI:1.090~2.755,P=0.020)以及采用促排卵方案(OR=1.645,95%CI:1.052~2.574,P=0.029)是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P<0.05).此外,超重是早期流产的独立保护因素(OR=0.313,95%CI:0.103~0.949,P=0.040),而超重和肥胖则是活产的危险因素(OR=2.255,95%CI:1.349~3.768,P=0.002);(OR=2.077,95%CI:1.129~3.821,P=0.019).结论:女性BMI对夫精IUI临床妊娠率存在显著影响,超重和肥胖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较高,可依据BMI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025, 47(2):422-424.
摘要: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联合高锰酸钾片坐浴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年 7 月至2024年 8 月于本院进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手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aemorrhoids,PPH)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共 62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 31 例,对照组采用术后高锰酸钾片坐浴治疗,联合组采用术后地奥司明片联合高锰酸钾片坐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术后创面愈合情况以及肛门功能.结果:治疗 2 w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联合组的肉芽组织与创面相平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更短(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肛肠动力学指标水平(肛管静息压、肛管舒张压与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明显升高,Wexner评分均显著下降,相比于对照组,联合组肛肠动力学指标水平更高,Wexner评分更低(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混合痔患者行PPH术后使用地奥司明片联合高锰酸钾片坐浴治疗疗效较好,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更好.
2025, 47(2):425-428.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静吸麻醉在妇科肿瘤根治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 年 12 月-2023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60 例行妇科肿瘤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45 例)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 SGB 联合静脉吸入复合麻醉,46 例).分析比较两组入室后(T0)、气管插管(T1)、手术开始(T2)、手术结束时(T3)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水平;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术后 6 h、12 h、24 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静程度(Ramsay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组间、时点、组间*时点交互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Ramsay 评分组间、时点、组间*时点交互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麻醉苏醒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SGB联合静吸麻醉能改善妇科肿瘤根治性手术患者生理应激反应,提高镇痛、镇静效果,且不会增加麻醉不良反应.
2025, 47(2):429-432.
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3 月至 2022年 10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81 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口服利巴韦林 10 mg·kg-1 抗病毒治疗,同时白细胞计数<4.0×109·L-1 者,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小板计数<10×109·L-1 者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计数>30×109·L-1 者,加用丙种球蛋白,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收集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预后情况等,并比较治疗 14 d后不同预后患者实验室指标、核酸定量情况.结果:81 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中,男性占比 37.04%、女性占比62.96%,且 98.77%的患者居住在丘陵或山林地区的农村地区;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为主,70~79 岁是高发感染年龄段,夏季感染发生率最高;81 例患者经治疗14 d后,有63 例治愈、18 例病死;病死者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血清钙、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较治愈者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rsferase,ALT)、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oping I,cTnI)、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钾离子、肿瘤坏死因子、D-二聚体、白介素 6、白介素 8、白介素 10、降钙素原、γ-谷氨酰转氨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血肌酐、核酸定量较治愈者高(P<0.05).结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以居住在丘陵或山林地区的农村 70~79岁女性为主,夏季高发,病毒载量等与患者预后有关.
2025, 47(2):433-435.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术后孕激素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本院 2022 年8 月至 2023 年 10 月看诊的100 例E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其中对照组给予宫腔镜手术方案,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术后孕激素.术后 6 m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 6 m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子宫内膜腺体、间质中ER、PR水平;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通过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检测上述不同时间点血红蛋白量;统计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 1 y后电话随访的EP复发情况.结果:治疗 6 m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与血红蛋白水平更高,ER、PR表达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更低(P<0.05);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EP应用宫腔镜手术+术后孕激素治疗可改善患者ER、PR水平,提升血红蛋白水平,能够降低EP复发.
2025, 47(2):436-438.
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 1(Programmed death-1,PD-1)单抗辅助白蛋白紫杉醇+顺铂(Albumin paclitaxel plus cisplatin,TP)化疗在口腔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2年 1 月至 2024年 8 月在萍乡赣西肿瘤医院收治的口腔癌患者 60 例,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参考组和联合组,各 30 例.参考组采用TP化疗,联合组在以上基础给予PD-1 单抗治疗.比较治疗前及 4 w后的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毒副作用变化.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PD-1 单抗辅助TP化疗在口腔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毒副作用少.
2025, 47(2):439-441.
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辅助布地奈德混悬液及 α-干扰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改善情况.方法: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前来上高县中医院儿科诊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 68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 34 例和观察组 34 例.对照组的患儿予以布地奈德悬混液及α-干扰素治疗,观察组患儿额外给予炎琥宁辅助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7 d.比较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前、7 d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及两组患儿不良反应例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PR、WBC、PCT指标均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例数略高于观察组,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布地奈德悬混液及α-干扰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较好,能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风险低.
2025, 47(2):442-445.
摘要:目的:探究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及对预后状况、术后并发症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9-2024.1 期间本院收治的 113 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体外组(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n=54)和非体外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n=59).分析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心肌功能[心脏指数(CI)、心肌肌钙蛋白(cTnl)、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生化指标[γ-谷氨酰转移酶(GGT)、白细胞介素-8(IL-8)、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LDL)]、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结果:非体外组的医疗费用、手术时间、术后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出血量均比体外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 1m,非体外组的血清cTnl、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体外组,CI、LVEF指标均显著高于体外组(P<0.05).与体外组相比,术后 1m,非体外组的血清GGT、HCY、IL-8、LD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体外组相比,术后 1m,非体外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促进术后康复,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功能,改善生化指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2025, 47(2):446-449.
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多样性参数及其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21 年 4 月至2023 年 5 月期间本院胸外科收治的 126 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E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后,患者均随访1 y.根据患者术后预后情况不同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术前测定其外周血TCR多样性参数,根据TCR多样性参数D50 量化评估患者免疫状况.分析两组的免疫力状况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126 例EC患者 4 例失访;122 例患者中28 例预后不良,占 22.95%.预后不良组术前CD4+/CD8+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CD8+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免疫力状况显著差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Cox回归分析显示,CD4+/CD8+降低、免疫力中及免疫力差均是EC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显示,TCR多样性参数D50、CD4+/CD8+单独及联合预测EC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677、0.766、0.810.结论:TCR多样性参数D50 与E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但预测EC患者术后预后不良时仍需结合其他指标联合评估.
2025, 47(2):450-452.
摘要:目的:探究单、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老年胸腰椎骨折功能恢复及再发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选自我院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58 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将行单侧入路PVP术的30 例患者纳入单侧组,将行双侧入路PVP术的28 例患者纳入双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椎体功能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侧组患者相较双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X线曝光次数上明显更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 3 m相较术前在椎体前缘高度上明显升高(P<0.05),且单侧组显著高于双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 3 m相较术前在Cobb角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上明显降低(P<0.05),且单侧组相较双侧组上述指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单侧组与双侧组随访期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行单侧入路PVP 术相较双侧入路PVP术应用于老年胸腰椎患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椎体功能恢复,且再发骨折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47(2):453-455.
摘要: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年 1 月至 2024年 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72 例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阿糖胞苷治疗,35 例)和试验组(采用阿糖胞苷+维奈克拉片治疗,37 例).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CD8+、CD4+和CD4+/CD8+比值)、血液指标值(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CD4+、CD4+/CD8+水平比对照组显著提高,CD8+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维奈克拉联合阿糖胞苷治疗老年AML,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血液指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2025, 47(2):456-458.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社会评价的方法,拟建立临床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Dephi 法)确定临床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第 1 轮专家咨询修改指标体系;在第 2 轮咨询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通过两轮咨询建立了包括 4 个一级指标 15 个二级指标的临床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社会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 4 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思想品德评价(24分)、知识评价(17 分)、能力评价(28 分)、业绩评价(30 分).结论: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于建立临床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社会评价体系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但仍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
2025, 47(2):459-461+472.
摘要:目的:探讨导师负责制在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带教应用效果.方法:以 2021 学年在医院实习的 88 名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44 人.对照组行常规带教,研究组行导师负责制式带教.比较 2 组实习生实习结束时专业理论知识、临床能力、操作能力、外语测验、科研基础能力及科研活动参与情况.结果:两组理论知识及外语测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思维、体格检查、影像学结果判读、化验指标结果判读及急救知识方面临床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五大穿刺、心肺复苏、腔镜抓豆、外科打结方面操作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文献阅读量、综述撰写数量、科研参与情况、科研讲座参与情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非直属附属医院采用导师负责制带教可有效提高实习生临床能力、操作能力及科研活动参与度.
2025, 47(2):462-465.
摘要:本文从骨科医生的培养、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信息时代骨科学科发展等方面探讨骨科医生的继续医学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2025, 47(2):466-468.
摘要: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情景模拟教学法都是医学教育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更适应新时代儿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两者联合应用可以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本文将结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与华西第二医院共同实施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践,分析PBL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儿科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应用实例探讨如何联合两种教学方法,使其优势互补,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
2025, 47(2):469-472.
摘要:老龄化导致ICU患者增多,低活动型谵妄识别困难,影响预后和成本.非药物干预如环境调节等可降低谵妄率,改善认知功能,但实施存在挑战.本研究总结识别标准和干预策略,探讨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