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46(12):2597-2600.
摘要:目的:探究迷迭香酸对乙醇诱导小鼠急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及观察性别差异情况.方法:将 30 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注射组)、胃溃疡模型组、迷迭香酸低、高剂量组(腹腔注射迷迭香酸 4 mg·kg-1、20 mg·kg-1)、艾司奥美拉唑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 3.03 mg·kg-1),每组 6 只,雌雄各半.除模型组外,各组小鼠分别预防性给药 5 d,小鼠采用无水乙醇灌胃 0.2 mL建立急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1 h后麻醉处死小鼠,观察胃黏膜形态并计算溃疡指数;使用蛋白酶活性试剂盒测定胃蛋白酶活性等.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小鼠出现了嗜睡,行动缓慢的行为学变化(达 90%),而低、高剂量药物治疗组仅有少量出现了行为缓慢的现象(40%),提示迷迭香酸可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无水乙醇模型组出现了明显的胃黏膜损伤,与对照组相比,胃溃疡指数明显升高(P<0.05),造模成功;低、高剂量迷迭香酸保护处理都能明显减轻乙醇对胃黏膜的损伤,减少胃黏膜出血以及溃疡的形成,与阳性药物作用相似,与模型组相比能显著降低胃溃疡指数(P<0.05),其中低剂量组作用更突出.胃蛋白酶活性各组有差别但无明显差异(P>0.05),迷迭香酸对雌、雄小鼠的保护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迷迭香酸对乙醇诱导的小鼠急性胃溃疡模型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保护效果与艾司奥美拉唑保护效果相似,可减轻溃疡的形成.
2024, 46(12):2601-2603+2750.
摘要:目的:探究天丹通络片联合降纤酶(Defibrase,Df)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4 月 64 例ACI患者病例资料,按用药方案不同分两组.以接受Df注射液治疗的 32 例患者列为单药组,以接受天丹通络片联合Df注射液治疗的 32 例患者列为联合组.对比两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脑血流动力学[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ZCV)、平均血流量(Mean cerebrovascular blood flow,Qmean)、动态阻力(Dynamic resistance,DR)、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Vmean)]、血清学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治疗后,较之单药组,联合组的NIHSS评分、ZCV、DR水平及血清指标水平显著降低,MoCA评分、Qmean、Vmean水平显著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天丹通络片联合Df注射液治疗ACI患者不仅用药安全性高,且能进一步提升疗效,提高神经及认知功能,调节脑血流动力学水平,改善机体细胞因子水平.
2024, 46(12):2604-2607.
摘要:目的:研究动态监测血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 4(T cell immunoglobulin mucin protein-4,TIM-4)、颗粒膜蛋白 140(Granule membrane protein-140,GMP-140)、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在重症肺炎患者疗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 2021 年 4 月至 2023 年 7 月收治的 79 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组及 79 例普通肺炎患者为对照组,评估患者疾病转归;对比两组及不同转归患者血清 TIM-4、GMP-140、CRP 水平;偏回归分析其与疾病转归的关联性及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及转归不良患者治疗 1 d、3 d、5 d后血清TIM-4、GMP-140、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转归良好患者,并发现随临床治疗介入,血清TIM-4、GMP-140、CRP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治疗 1 d、5 d时血清TIM-4、GMP-140、CRP水平检测对预测转归不良具有较高的价值及危险度.结论:动态监测重症肺炎患者血浆中TIM-4、GMP-140、CRP水平变化有助于临床病情监测及病情转归评估.
2024, 46(12):2608-2610+2658.
摘要:目的:研究利伐沙班和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以及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我院收治确诊恶性肿瘤并接受化疗的患者 60 例,其中使用利伐沙班预防静脉血栓 30 例为试验组,使用LMWH预防静脉血栓30 例为对照组.对比用药前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用药后血栓及大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肿瘤位、基础疾病未见明显差异;两组患者血栓预防治疗后较治疗前D-二聚体数值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血栓及大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利伐沙班和 LMWH 在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血栓预防中,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有明确效果,均可明显降低患者D-二聚体,可使用利伐沙班代替LMWH预防肿瘤静脉血栓.
2024, 46(12):2611-2613+2635.
摘要:目的:探讨RhCcEe抗原配合性血液输注在反复输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22年 1 月至2023年 6 月66 例在我院接受反复输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数均为 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输血方法(ABO血型和RhD血型相符)进行输血,实验组则实施RhCcEe抗原配合性输血.观察两组患者新抗体产生情况、血液指标变化[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水平(Hb)]并计算Hb升高预期值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新抗体产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只有1例输注红细胞后Hb未达到预期值,对照组有 9 例在多次输注红细胞后,Hb未达到预期目标,有 5 例甚至出现输血后复查Hb降低.实验组无效输注率为 3.03%,远低于对照组的 42.42%(x2=14.580,P<0.05),且实验组患者输血后RBC、Hb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RhCcEe抗原配合性血液输注在反复输血患者中能降低新抗体产生率,增强患者血液指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4, 46(12):2614-2616+2702.
摘要:目的:探讨 450 nm蓝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指标、尿动力学、性功能、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2年 5 月至 2024 年5 月我院收治的 139 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激光汽化组(n=71)和电切组(n=68).术后,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 7 d,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17,反相高效色谱法测定血清 5-羟基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术前及术后 1 m,采用腹部B超检测残余尿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评估性功能,统计逆行射精率;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状况.结果:激光汽化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电切组,术中总出血量少于电切组(P<0.05);术后 7 d,激光汽化组血清 5-HT、IL-17 水平低于电切组,IL-4 水平高于电切组(P<0.05);术后 1 m,两组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均显著上升,残余尿量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 1 m,激光汽化组IIEF-5 评分高于电切组,逆行射精发生率低于电切组(P<0.05);激光汽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电切组(P<0.05).结论:450 nm 蓝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能减轻机体炎性-应激反应,改善尿动力学指标和性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2024, 46(12):2617-2619+2654.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阻滞(Fascia iliac compartment block,FICB)对老年股骨骨折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鄢陵县人民医院 2022 年1 月至2023 年 10 月行股骨骨折手术的 89 例老年患者,按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全麻组(n=43)和FICB复合全麻组(n=46).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疼痛程度、麻醉效果、麻醉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手术开始后 5 min时,FICB复合全麻组心率低于全麻组(P<0.05);可视喉镜插管时、手术开始后 5 min时,FICB复合全麻组平均动脉压低于全麻组(P<0.05);手术进行 30 min 时,FICB 复合全麻组血浆肾素活性、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水平均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 2 h、6 h、12 h时,FICB复合全麻组运动/静息状态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全麻组(P<0.05);FICB复合全麻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均少于全麻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均短于全麻组,痛觉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全麻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高位FICB复合全麻能有效维持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减轻术中应激,提升麻醉效果,减少镇静、镇痛药用量,且安全性较高.
2024, 46(12):2620-2623+2775.
摘要:目的:观察PASS系统对修水县中医院用药合理性的分析结果.方法:选取 2018-2023 年修水县中医院西药处方与中药处方各 1500 张、住院医嘱、含抗生素使用医嘱各 300 份,比较各年份西药与中药用药不合理、住院病人医嘱用药不合理及抗生素用药不合理情况.结果:2018-2023 年间后期西药用药不合理情况总体低于前期,在2021-2022 年度有反复现象,总体呈降低趋势;前期中药不合理情况变化不显著,中期升高,在 2020-2022 两年间存在反复现象,2023 年急剧降低,总体呈先高后停滞最后下降趋势;住院医嘱不合理用药的总问题数在 2020-2022年有反复现象,2023 年急剧降低,总体呈下降趋势;住院医嘱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在 2021-2022 年有反复现象,2023 年急剧降低,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PASS能有效提高合理用药,且基于PASS系统对修水县中医院用药合理性的干预效果显著.
2024, 46(12):2624-2627+2631.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诊断模型预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生术后临床感染的风险因素.方法:将我院 2023 年 01 月 20 至 2024 年 02 月诊治的 114 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 46 例,未感染组 68 例.分析两组患者发生术后感染发生风险因素的单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评估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风险因素.采用ROC曲线预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临床风险因素.结果:感染组中≥70 岁、糖尿病、肝硬化、胆囊周边积液、胆囊结石、白细胞计数>10×109·L-1 者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上述单因素风险因素为术后感染的风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70 岁、糖尿病、肝硬化、胆囊周边积液、胆囊结石、白细胞计数>10×109·L-1 对患者发生术后感染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70).结论:年龄≥70 岁、糖尿病、胆囊周边积液、肝硬化、胆囊结石、白细胞计数>10×109·L-1 因素均可能导致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临床风险指标.
2024, 46(12):2628-2631.
摘要:目的:探讨肛周脓肿术后患者联用自拟中药熏洗方、雷火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1 年8 月~2023 年8 月期间于本院行肛周脓肿术患者 96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8 例.对照组予以雷火灸治疗;观察组予以自拟中药熏洗方联合雷火灸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创面愈合时间、腐肉完全脱离时间、创面缩小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水肿评分、肉芽组织评分、肛门功能、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腐肉完全脱离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缩小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水肿评分、肉芽组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直肠肛管抑制反射阈、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周脓肿术后联合应用自拟中药熏洗方和雷火灸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速创面愈合,改善肉芽组织生长,缓解水肿,减轻疼痛程度,并可改善肛门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2024, 46(12):2632-2635.
摘要:目的:探讨自我关怀团体心理干预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 2022 年 10 月到2023 年10 月河南省荣康医院收治的 102 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n=51)和团体心理干预组(n=51),常规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干预,团体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自我关怀团体心理干预.干预 8 w后,比较两组抑郁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治疗依从性、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病耻感[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tigma scale for chronic illness,SSCI)]、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团体心理干预组HAMD评分、消极应对评分、SSCI评分低于常规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团体心理干预组配合检查、遵医用药、物理治疗、适量运动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团体心理干预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实施自我关怀团体心理干预能改善抑郁情绪,减轻病耻感,促进其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
2024, 46(12):2636-2638+2793.
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对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的左房功能及预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0 年 1 月~2023 年 3 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诊治的 134 例A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环肺静脉消融术,61 例)与观察组(肺静脉口节段性电隔离,73 例).分析比较两组的左房功能[左房前后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面积(LA area),左室舒张晚期(A)和舒张早期(E)心肌组织运动峰速]、窦性心律维持率、复发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LAD、LVEF、LA area、A、E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 3 m,两组的LAD、LA area均降低,且观察组的LAD、LA are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3 m,两组的LVEF、A均升高,且观察组的LVEF、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E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 3 m,治疗后 6 m,观察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比治疗前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y,观察组的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静脉口节段性电隔离消融术能改善左房功能,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2024, 46(12):2639-2641+2817.
摘要:目的:探究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联合红蓝光照射对青少年寻常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及皮损状态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 2021 年 11 月至 2023 年 11 月期间 97 例青少年寻常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 48 例单纯红蓝光照射,观察组 49 例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联合红蓝光照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皮肤生理指标、皮损状态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 2 个疗程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肤生理指标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2 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皮损状态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联合红蓝光照射能够提高青少年寻常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皮肤生理指标并修复皮损状态.
2024, 46(12):2642-2644+2790.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手术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AFHR)在髋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1年4 月至 2023 年4 月温县人民医院 93 例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小切口组 45 例行小切口后外侧入路行AFHR,传统组 48 例行传统后外侧入路AFHR.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 3 d、5 d,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疼痛程度,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学指标,术后 6 m,采用Harris 髋关节功能量表手术优良率同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小切口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地时间均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 24h引流量、术后各时间疼痛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 3 d、5 d小切口组血清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肽Y(Neuropetide Y,NPY)水平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后 6 m手术优良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后外侧与传统后外侧入路AFHR治疗髋部骨折均有较好的远期效果及安全性,而前者能优化手术流程,减少术中出血和降低疼痛,可促进术后恢复.
2024, 46(12):2645-2647+2754.
摘要:目的:研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腹腔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期间本院医治的 103 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0),前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后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并于术后 3 d,以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D-乳酸、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 I,PG-Ⅰ)、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ferase,GG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淀粉酶(Amylase,AMS)、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结果:观察组住院、进食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各治疗组的AOPPs、PG-Ⅱ、PG-Ⅰ水平均明显上升,D-乳酸、TBIL、GGT、AM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能促进患者肠胃功能、肝功能恢复,改善生化指标,加快康复进程,安全性较好.
2024, 46(12):2648-2650+2713.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下双下肢抗血栓压力泵在降低复杂型腹主动脉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科 2021 年 8 月至 2023 年 8 月期间 97 例复杂型腹主动脉瘤行腔内修复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 48 例采用循序减压弹力袜,观察组 49 例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下双下肢抗血栓压力泵,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下肢局部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 2 w后,两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2 w后,两组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 2 w后,两组下肢局部微循环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 2 w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下双下肢抗血栓压力泵用于复杂型腹主动脉瘤术后患者,能够改善其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改善下肢局部微循环,并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
2024, 46(12):2651-2654.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基于正强化理论的舒适护理在乙肝肝硬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12 月-2023年 12 月我院 94 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正强化组(n=47)、常规组(n=47),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措施,正强化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正强化理论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疾病知识掌握、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生存质量[生存质量量表(QLQ-C30)].结果:干预后,正强化组 ESCA、CD-RISC、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高于常规组,QLQ-C30 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实施正强化理论的舒适护理,能提高自我管理行为、疾病知识掌握度、心理弹性、生存质量.
2024, 46(12):2655-2658.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 cN0 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1 年 1 月至2023 年3 月于我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并于 1 y后随访复发的cN0 期PTMC患者41 例作为复发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相同治疗,但 1 y后随访未见复发的cN0 期PTMC患者 71 例作为未复发组.所有患者均行患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峡部切除+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gAb)水平.收集并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 cN0 期 PTMC 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性别、年龄、最大肿瘤直径、术前血清TSH水平、TgAb阳性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BMI、是否多灶、是否被膜/腺外侵犯、TPOAb阳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最大肿瘤直径、TSH水平、TgAb阳性均是cN0 期PTMC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男性、年龄<45 岁、最大肿瘤直径≥5 mm、术前血清TSH水平升高、TgAb阳性是cN0 期PTMC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TSH水平对cN0 期PTMC切除术后复发有一定预测价值.
2024, 46(12):2659-2661+2772.
摘要:目的:探讨肠镜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21 年 10 月-2023 年6 月期间于本院接受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 112 例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 5 y,1 y内复查一次肠镜、CT结肠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所有患者息肉复发情况,对比肠镜、CT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准确性.评估肠镜、CT监测术后复发结果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病理检查发现患者 5 y内复发率高达 73.21%(82/112).中位复发时间为 1.4 y,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内复发率研究结果显示:1 y内复发率为 35.71%(40/112),至第 2 y时上升至 56.25%(63/112),到第3 y 时为 66.96%(75/112),至第 4 y 进一步增加至 71.43%(80/112),而到第 5 y,复发率基本稳定在 73.21%(82/112).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112 例患者中,肠镜5 y内检出息肉复发率为 70.53%(79/112),其中肠镜对息肉复发的准确性为 96.34%(79/82);CT 5 y内检出息肉复发率为 57.14%(64/112),其中CT对息肉复发的检出准确性为 78.05%(64/82),肠镜 5 y内检出息肉的准确性明显高于CT 5 y内检出息肉的检出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1,P<0.05).肠镜、CT监测术后复发结果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 0.631、0.819.结直肠息肉是否复发设为因变量,并以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自变量,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肠息肉≥3 个、肠息肉直径≥2 cm均为影响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肠镜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依据,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息肉,降低结直肠癌发生率,提高治疗成功率和生活质量.
2024, 46(12):2662-2664+2787.
摘要:目的:探究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11月至 2023年 11 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 102 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53),分别口服雷贝拉唑 10 mg,3 次·d-1 或口服莫沙必利5 mg联合雷贝拉唑 10 mg,3 次·d-1治疗.治疗 2 m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胃泌素(Gastrin,GAS)、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1,PG1)、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2,PG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采用水灌注式Polygram 98 动力学参数、监测系统检测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GAS、PG1 水平均上升,PG2 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 IL-1β、IL-2、IL-6 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大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胃激素和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发生不良反应.
2024, 46(12):2665-2667+2731.
摘要:目的:探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联合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 79 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39).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5 mg·次-1,3 次·d-1 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1.5 g·次-1,3 次·d-1 治疗.治疗 1 m后参照疗效评价标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 m后采用干化学法测定D-乳酸(D-lactic acid,D-LA)、内毒素(Endotoxin,ET),采用动态浊度法测定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通过菌落群培养检测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并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肠杆菌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显著高于对照组,肠杆菌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D-LA、ET、DAO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的D-LA、ET、DAO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提高疗效,改善肠道菌群及肠粘膜屏障功能.
2024, 46(12):2668-2670+2790.
摘要:目的:观察常规全麻与联合艾司氯胺酮麻醉方案对口腔颌面外科短时间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8 月于本院接受口腔颌面外科短时间手术的患者 60 例,依据奇偶数分组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n=30).常规组采用常规全麻,联合组在常规全麻的基础上联合艾司氯胺酮 0.25 mg·kg-1 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并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时(T2)、插管后 3 min(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后即刻(T5)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心率(Heart rate,HR)指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呼吸恢复时间早于常规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常规组(P<0.05).与T0 时比较,常规组T1~T4 的MAP及T1~T5 时的HR显著降低,联合组T1、T3、T4 时的MAP及T1~T4 时的HR显著降低,且组间比较,T1 时常规组的MAP及HR低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 3(10.00%)例,低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 10(33.33%)例(P<0.05).结论:常规全麻联合艾司氯胺酮麻醉能改善麻醉效果和苏醒质量,有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减少不良反应.
2024, 46(12):2671-2673+2698.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TVCDU)在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及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2年 2 月-2023年 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6例EP疑似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TVCDU、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abdom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TACDU)检查.以腹腔镜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不同部位EP检出率,分析EP确诊患者性激素测定及克罗米芬刺激实验(Clomiphene stimulation experiment,CCCT)结果,比较不同卵巢储备功能EP患者超声指数[卵巢最大平面平均直径(Ovarian maximum plane average diameter,MOD)、卵巢间质动脉峰值流速(Peak flow rate of the ovarian interstitial arteries,PSV)、窦卵泡数(The number of sinus follicles,AFC)、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Drag index,RI)].结果:TVCDU诊断灵敏度为97.65%(83/85)、特异度为 81.82%(9/11)、准确度为 95.83%(92/96),TACDU诊断灵敏度为 82.35%(70/85)、特异度为 72.73%(8/11)、准确度为 81.25%(78/96);TVCDU诊断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TACDU,漏诊率低于TACDU,且TVCDU输卵管妊娠检出率、子宫角妊娠检出率及总检出率高于TACDU(P<0.05);性激素测定及CCCT共计确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 39 例,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 46 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超声指数MOD、PSV、AFC值低于功能正常患者(P<0.05).结论:TVCDU检查对EP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对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具有一定评估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EP、评估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有效检查方式.
2024, 46(12):2674-2,676.
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检查肺源性心脏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PHD)右心室肥大(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RVH)患者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动态心电图联合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2年 1 月到2023年 12 月收治的PHD合并RVH患者 8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非呼吸系统疾病或非心血管疾病 42 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动态心电图,分析两组动态心电图的表现特征,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最大约登指数分析动态心电图联合PLT计数、MPV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与MP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震荡斜率、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与PLT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OC结果显示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 0.982,诊断效能最高.结论:动态心电图能有效反映PHD合并RVH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能明确心率震荡指标的异常情况,将动态心电图表现特征联合PLT计数、MPV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2024, 46(12):2677-2679.
摘要: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纯音听阈及宽频声导抗(WBT)吸收率特点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年 8 月-2024 年 8 月在本院确诊的 102 例SOM单耳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共 102 耳,为SOM组.另选同时段在我院体检结果健康的 102 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临床听力仪进行纯音听阈测试,记录所有研究对象 0.5~4.0 kHz下纯音听阈均值(PTA);采用中耳分析系统进行WBT测试,记录所有研究对象鼓室压、鼓室图型、声顺值、0.5~4.0 kHz WBT 吸收率.结果:对照组研究对象鼓室图型均为正常型,SOM 组患者鼓室图型大多数为 B 型(86.27%);SOM组患者鼓室压绝对值、各频率PTA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声顺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外耳道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WBT吸收率在0.5~4.0 kHz各个频率下均表现出明显差异,在任一相同频率下,对照组研究对象WBT吸收率均明显大于SOM组患者(P<0.05).结论:不同频率下PTA 和WBT吸收率与SOM发病有一定联系,可通过检测上述指标对SOM进早期诊断.
2024, 46(12):2680-2682+2799.
摘要:目的:探讨白蛋白(Albumin,ALB)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其比值(Albumin-to-alkaline phosphatase ratio,AAPR)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150 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的观察组,按照是否为非酒精性将患者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和酒精性脂肪肝组,各 75 例.选取同期肝功能健康的 75 例其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的对照组.分析比较三组ALB、ALP及AAPR的表达.根据非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3 个等级,分析AAPR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两组脂肪肝患者AL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LB、AAP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患者ALP水平明显高于酒精性脂肪肝组,ALB、AAPR水平均明显低于酒精性脂肪肝组(P<0.05).本研究中 75 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9 例轻度38.67%)、31 例中度(41.33%),15 例重度(20.00%).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重度组和中度组 ALP 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ALB、AAPR 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 ALP 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ALB、AAPR 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组(P<0.05).AAPR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1,P<0.05).结论:AAPR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异常降低,明显低于酒精性脂肪肝,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2024, 46(12):2683-2685.
摘要:目的:分析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年 6 月至 2023 年 7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08 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4 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300 mg·(kg·次)-1,静脉滴注,1次·d-1;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2 喷·次-1,2 次·d-1.治疗 14 d后采用呼吸功能检测仪测定呼吸做功(Work of Breathing,WOB)、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aw)、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PIP);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白介素-33(Interleukin 33,IL-3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同时分析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止咳时间、发热消退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止咳、退热、肺部啰音消失等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WOB、Raw、PIP、IL-17、IL-33、HMGB1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大叶性肺炎,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呼吸力学,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2024, 46(12):2686-2688+2814.
摘要:目的:探究气腹压对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及肠道、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自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高气腹压组(气腹压值为12~15 mmHg)和低气腹压组(气腹压值为 8~12 mmHg),各 30 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肠道功能、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气腹持续时间、二氧化碳(CO2)消耗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气压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大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高气压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 1d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高气压组AST、ALT水平均显著高于低气压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 3 d AST、AL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气压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高气压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气腹压维持在 8~12 mmHg 时能减少对肝肠功能的损伤,降低并发症,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2024, 46(12):2689-2691.
摘要:目的:探讨骨搬运技术治疗对慢性骨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 2019 年 3 月-2024 年 3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02 例慢性骨髓炎(C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50例)与观察组(骨搬运技术治疗,52 例).分析对比两组的骨再生能力(Puno肢体功能评分)、治疗效果、康复时间(骨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以及感染控制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Puno肢体功能评分及总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的Puno肢体功能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康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骨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搬运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肢功能,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感染率.
2024, 46(12):2692-2694+2698.
摘要:目的:探讨骨搬运技术治疗对慢性骨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 2019 年 3 月-2024 年 3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02 例慢性骨髓炎(C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50例)与观察组(骨搬运技术治疗,52 例).分析对比两组的骨再生能力(Puno肢体功能评分)、治疗效果、康复时间(骨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以及感染控制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Puno肢体功能评分及总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的Puno肢体功能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康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骨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搬运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肢功能,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感染率.
2024, 46(12):2695-2698.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辅助治疗中应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采集2021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应用复方嗜酸乳杆辅助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采集同期本院 50 例采用在复方嗜酸乳杆菌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治疗的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炎症因子水平、心肌损伤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 7 d,两组的血清IL-6、CRP、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 7 d,两组的CK-MB、LDH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 7 d,两组的CD3+、CD4+、CD4+/CD8+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葡萄糖酸锌二者联合应用可缩短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症状持续时间,减轻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2024, 46(12):2699-2702.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在脓毒症患者疗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12 月-2023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71 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 1 m后患者的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52 例)和转归不良组(19 例).对比两组入院第 1、3、7 d血清PCT、D-D、WBC水平,分析血清PCT、D-D、WBC水平与转归结果的相关性、入院第7 d三者对转归不良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转归良好组入院第 1、3、7 d血清PCT、D-D、WBC水平均显著低于转归不良组(P<0.05).入院第 3、7 d血清PCT、D-D、WBC是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入院第 7 d血清PCT、D-D、WBC水平及联合预测转归不良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622、0.694、0.687、0.885,约登指数分别为 0.324、0.415、0.410、0.597(P<0.05);入院第 7 d血清PCT、D-D、WBC高水平患者发展至转归不良的危险度分别是低水平患者的 6.881 倍、2.495 倍、4.459倍(P<0.05).结论:血清PCT、D-D、WBC水平在脓毒症患者疗程中变化显著,动态监测可为临床预测转归情况提供有效参考.
2024, 46(12):2703-2706.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在术后发生左心室重构的风险因素,并基于该风险因素构建PCI术后发生左心室重构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采集 2020 年1 月-2023年 6 月期间信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完成PCI手术治疗的 162 例老年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PCI后左心室重构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46例)与未发生组(116 例).分析比较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回归分析检验老年STEMI患者PCI后左心室重构发生的风险因素,并基于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发生组的血清微小 RNA-503(Micro RNA-503,miR-503)、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粘附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Apelin-13 水平显著低于未发生组(P<0.05);其它基线资料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构建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miR-503、NT-proBNP、Hcy、FAK、Apelin-13 水平异常均可能是老年STEMI患者经PCI手术后左心室重构发生的风险因素(P<0.05).基于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内部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的拟合反映良好,经ROC曲线检验整体模型的评估价值显示,AUC为 0.964(95%CI为 0.940-0.989),模型预测的精确度良好.结论:老年STEMI患者miR-503、NT-proBNP、Hcy、FAK、Apelin-13 水平异常可能是PCI后左心室重构的风险因素,以此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模型预测评估精确度良好.
2024, 46(12):2707-2709+2826.
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 2021 年 4 月至 2023 年 4 月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 129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 64 例给予 0.9 mg·kg-1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 65 例在此基础上增加 15 mL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治疗 14 d后,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得分情况评估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 14 d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Central nervous system specific protein-β,S100-β)水平,以化学发光法检测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水平,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以及定量脑电图检测患侧δ、θ频段绝对功率值、慢波化比率(Deltaratio Symmetry theta/alpha+beta rate,DTABR);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PSV更高,RI、NSE、S100-β、PAO、δ、θ频段绝对功率值及DTABR更低(P<0.05);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在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后循环血流动力学和脑电活动,抑制脑神经损伤.
2024, 46(12):2710-2713.
摘要:目的:探究抗核抗体(ANA)、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 2021年 8 月~2023 年8 月接收的 107 例疑似RA患者资料,以美国风湿病学会RA分类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ANA、AKA、抗CCP抗体检测以及三抗体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效能及其诊断准确性差异.结果:三抗体联合检测诊断RA的敏感度、特异度、RA预测值、非RA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 95.83%、85.71%、93.24%、90.91%、92.52%,Kappa值为 0.827.三抗体联合检测敏感度、准确度高于ANA检测、AKA检测(P<0.05).结论:ANA、AKA联合抗CCP抗体检测在RA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应用三抗体联合检测方式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RA.
2024, 46(12):2714-2717.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分别联合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s,PANSS)评分、激素水平及心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3年1 月~2024年 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6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各 43 例.两组均常规口服阿立哌唑,利培酮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服用利培酮,氨磺必利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口服小剂量氨磺必利.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激素水平、心电图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氨磺必利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s,PANSS)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利培酮组(P<0.05);两组患者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ESTO)、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2、TESTO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氨磺必利组PRL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治疗后,利培酮组校正后Q-T(Corrected Q-T interval,QTC)间期明显延长,心率明显降低(P<0.05);氨磺必利组QTC间期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相较于利培酮组,氨磺必利组QTC间期明显较短,心率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窦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房性早搏、逸搏、传导阻滞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氨磺必利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小剂量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均能够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但小剂量氨磺必利疗效更加明显,且对患者体内激素、QTC间期以及心率影响较小,更具安全性.
2024, 46(12):2718-2720.
摘要:目的:观察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3年 1 月至 2024年 6 月前来我院诊治的 64 例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 32 例.对照组患者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水平、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WBC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3+、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联合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肺炎患者疗效较好,能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能力,安全性好.
2024, 46(12):2721-2723+2784.
摘要:目的:探究复方磺胺甲恶唑联合布地奈德对儿童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2年 1 月至 2024年 4 月收治的60 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30),分别在布地奈德 1 mL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联合红霉素 20 mg·(kg·d)-1 静脉注射或者复方磺胺甲恶唑 20 mg·(kg·d)-1 口服治疗.治疗7 d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期间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时间,治疗前及 7 d后采用肺功能测定仪测定肺功能指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炎症指标、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时间、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7、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肺功能指标及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布地奈德联合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治疗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可有效增强其肺功能与免疫功能,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其疗效优于红霉素.
2024, 46(12):2724-2727+2731.
摘要:目的:探讨内脏脂肪指数、血红蛋白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 2 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DCA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23年 2 月至 2024 年5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18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DCAN,将患者分为DCAN组(68 例)和非DCAN组(50 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组间内脏脂肪指数、血红蛋白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探讨影响 2 型糖尿病患者DCAN发生的因素.结果:DCAN组内脏脂肪指数、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非DCAN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DCAN组(P<0.05).DCAN组的糖尿病病程明显长于非DCAN组,吸烟患者占比明显高于非DCAN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非DCAN组,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水平明显低于非DCAN组(P<0.05).内脏脂肪指数、血红蛋白、促甲状腺激素、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为 DCAN 发生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其 AUC 值为 0.908(95%CI:0.855-0.962),最佳截断值为 36.126,敏感度为 0.809,特异度为 0.900.结论:内脏脂肪指数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及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会增加T2DM患者发生DCAN的风险,根据多因素分析建立的DCAN发生模型,可以有效预测DCAN的发生.
2024, 46(12):2728-2731.
摘要:目的:观察消髓化核汤联合调理任督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2年 1 月~2023年 12 月期间于本院诊治的 96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8 例.对照组采用消髓化核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调理任督法推拿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腰椎功能、腰椎活动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治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屈曲度、伸展度、侧屈度各项腰椎活动度均比治疗前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髓化核汤联合调理任督法推拿治疗LDH患者,能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的腰椎功能恢复,提高腰椎活动度,改善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较高.
2024, 46(12):2732-2734+2802.
摘要:目的:对比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与上颌窦鼻内开窗术对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鼻黏膜纤毛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 2023年 1月至 2024年 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RS患者 70 例,根据所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开窗组(n=33,上颌窦鼻内开窗术治疗)和FESS组(n=37,FESS治疗).手术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鼻腔鼻窦症状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鼻部黏膜形态评分(Modified Lund-Kennedy Nasal Endoscopy Scoring System,MLK)、鼻黏膜纤毛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结果:术后 6 m,2 组患者的VAS、MLK、SNOT-20 评分均下降,且FESS组低于开窗组(P<0.05);2 组患者的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鼻黏膜纤毛清除率均增大,且FESS组大于开窗组(P<0.05).结论:相较于上颌窦鼻内开窗术,FESS 更有利于 CRS 患者术后鼻黏膜纤毛功能的恢复,还可有效改善CRS患者的鼻腔通气、引流、鼻部黏膜状况和生活质量.
2024, 46(12):2735-2737+2819.
摘要:目的:探究屏幕暴露在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睡眠中的作用.方法:选取 2024 年1 月至 2024 年 6月我院收治的 100 例学龄前AS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2016 年美国儿科学会关于屏幕暴露的建议为标准,将学龄前ASD儿童分为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各 50 例.比较两组患者教学水平、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教学效果.结果:高暴露组学龄前ASD每次屏幕暴露时间控制、餐时屏幕暴露时间、睡前屏幕暴露时间、日平均屏幕暴露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低于暴露组.高暴露组睡眠时间不足率、就寝习惯不良率、睡眠焦虑率、睡眠持续不良率、入睡潜伏期延长率、睡眠呼吸障碍率、白天嗜睡率、异态睡眠率、夜醒发生率高于低暴露组,而高暴露组日平均睡眠时间低于低暴露组(P<0.05).单因素分析可知,高暴露组年龄、ASD疾病情况及原发性睡眠障碍高于低暴露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ASD疾病情况及原发性睡眠障碍是学龄前ASD儿童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高暴露组干预后睡眠时间不足率、就寝习惯不良率、睡眠焦虑率、睡眠持续不良率、入睡潜伏期延长率、睡眠呼吸障碍率、白天嗜睡率、异态睡眠率、夜醒发生率低于干预前,而日平均睡眠时间短于干预后(P<0.05).结论:屏幕暴露对学龄前ASD儿童的睡眠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干预.
2024, 46(12):2738-2740+2823.
摘要:目的:对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对磨玻璃结节样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短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1 月~2024 年6 月赣州市兴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 例磨玻璃结节样早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单双数编号分为肺段组和肺叶组,各 31 例.肺段组开展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叶组开展肺叶切除术治疗.术后门诊随访 3 m.对比肺段组、肺叶组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炎症反应,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肺段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低于肺叶组(P<0.05),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肺叶组(P<0.05),手术时长明显大于肺叶组(P<0.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无明显区别(P>0.05).术后 3 d,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但肺段组均明显低于肺叶组(P<0.05);术后 3 m,两组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大分钟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均明显下降,但肺段组均明显高于肺叶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肺叶切除术,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磨玻璃结节样早期NSCLC治疗效果更显著,不仅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引住院时间,同时对患者短期肺功能影响较小.
2024, 46(12):2741-2743+2747.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铁蛋白(Ferritin,Ferr)与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疗效的关系,并评估其对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 2021年 1 月-2023 年 4 月期间于本院实施TACE治疗的 86 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术前的血清AFP、Ferr水平.统计患者术后 6 m的治疗效果,并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无效组与有效组.分析肝癌患者术前血清AFP、Ferr与TACE疗效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TACE治疗后 6 m,无效 40 例,有效46 例.无效组的血清AFP、Ferr均明显高于有效组(P<0.05).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AFP、Ferr与肝癌患者TACE的疗效呈正相关(r>0,P<0.05).血清AFP、Ferr单独预测肝癌患者TACE疗效的AUC均>0.7,联合预测的AUC>0.8.结论:血清AFP、Ferr与肝癌患者TACE疗效密切相关,且术前血清AFP、Ferr水平越高,肝癌患者TACE治疗无效的可能性越大.
2024, 46(12):2744-2747.
摘要:目的:观察共享决策联合六步沟通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 年1 月-2023年 12 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 8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六步沟通法干预)和观察组(41 例,六步沟通法联合共享决策干预),观察患者手术恢复情况、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自主排气、首次排便、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享决策联合六步沟通法对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4, 46(12):2748-2750.
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塌渍联合艾箱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1 月-2024 年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确诊为腰间盘突出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中药塌渍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塌渍联合艾箱灸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症状缓解时间,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OA)]、疼痛程度[疼痛数字评分法(NRS)]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JOA、NR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JOA评分均升高,NR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JOA评分、NRS评分的变化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塌渍联合艾箱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促进患者症状缓解,提升患者的腰椎功能,且安全性高.
2024, 46(12):2751-2754.
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复合股神经阻滞在髌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 2022年 1 月至 2023年 12 月期间于本院接受髌骨骨折手术治疗的 9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复合股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分析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术后疼痛程度、镇静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前及术中两组的 HR、MAP、SpO2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疼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RSS)均降低,且观察组的VAS与R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镇痛药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七氟烷股神经阻滞在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具有麻醉起效快、术后疼痛轻的优点,且对机体呼吸、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2024, 46(12):2755-2757.
摘要:目的:分析异维A酸胶丸联合贝复新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 年1 月-2023年 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寻常性痤疮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异维A酸胶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贝复新凝胶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痤疮症状积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 1(IL-1)、白细胞介素 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 m、2 m和 3 m后的痤疮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IL-1、IL-8、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异维A酸胶丸联合贝复新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机体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痤疮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2024, 46(12):2758-2760.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eces helie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平扫联合三期增强扫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2年 1 月至2023年 12 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 100 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MS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并以肺穿刺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MS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单独及联合对肺癌的诊断结果,并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评估单独及联合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00 例疑似肺癌患者经肺穿刺病理活检确诊 72 例肺癌,占比为72%(72/100).以肺穿刺病理活检为金标准,MSCT平扫对肺癌的检出率为 65.28%(47/72),三期增强扫描检出率为 81.94%(59/72),联合检查对肺癌的检出率为 94.44%(68/72),联合诊断的检出率高于各单独检查,且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也高于各项单独检查,为 0.774.MSCT平扫、三期增强联合检查的敏感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MSCT平扫和MSCT三期增强扫描单独检查(P<0.05).结论:MSCT平扫联合三期增强扫描可有效诊断肺癌,且与金标准有较强的一致性.
2024, 46(12):2761-2763.
摘要: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肝脏储备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 2020 年1 月至 2023 年12 月我院诊治的 62 例肝硬化PHT患者作为观察组,按Child-Pugh评分将其分为A级(n=20)、B级(n=24)和C三级(n=18);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60 例为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脏血流动力[门静脉主干内径(Diameter of portal vein,DPV)、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Maximum blood flow velocity in portal vein,PVX)、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Average portal vein velocity,PVM)、门静脉血流量(Quantity of blood flow in portal vein,QPV)],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储备功能[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分析肝硬化PHT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肝储备功能的关系.结果:观察组DPV、QPV和AST、ALT、ALB、PT高于对照组,PVX、PVM和TBI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功能C级患者DPV、QPV和AST、ALT、ALB、PT高于肝功能A级、B级患者,PVX、PVM和TBIL低于肝功能A级、B级患者,肝功能B级患者DPV、QPV和AST、ALT、ALB、PT高于肝功能A级患者,PVX、PVM和TBIL低于肝功能A级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肝硬化PHT患者DPV、QPV与AST、ALT、ALB、PT呈正相关,与TBIL呈负相关;PVX、PVM与AST、ALT、ALB、PT呈负相关,与TBIL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PHT患者肝脏血流速度减慢、门静脉内径增大、血流量增多,且与肝脏储备功能密切相关,可有效判断患者病情程度.
2024, 46(12):2764-2766.
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在卵巢多囊样改变(Polycystic ovarian morphology,PCO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 2022年 3 月至 2024年 3 月收治的 97 例PCOM患者纳入PCOM组,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 97 例健康体检女性纳入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计算卵巢体积、统计卵巢卵泡数,并获取卵巢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比较两组的卵巢体积、卵泡数、阴道超声参数,并检验阴道超声参数对PCOM的诊断价值.结果:PCOM组卵巢体积显著大于对照组,卵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M组的PSV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RI、P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PSV、RI、PI及联合诊断PCOM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45、0.783、0.788、0.919,均>0.7,且以联合诊断的价值更为显著.结论:阴道超声检查可明确PCOM患者卵巢体积及卵泡数的变化,且PSV、RI、PI诊断PCOM均具有一定价值,且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2024, 46(12):2767-2769.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4(Recombinant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4,FGFR4)、中热休克蛋白 90α(Heat Shock Protein 90 α,HSP90α)、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联合检测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5 月在我院就诊的 60 例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 3 个周期紫杉醇+卡铂新辅助化疗,化疗前留取血清样本.按照患者近期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的FGFR4、HSP90α、OPN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FGFR4、HSP90α、OPN对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60 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中治疗有效 39 例,占比65.00%.有效组患者血清FGFR4、HSP90α、OPN均小于无效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GFR4、HSP90α、OPN及其联合预测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93、0.713、0.803、0.923,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P<0.05).结论:FGFR4、HSP90α、OPN单独检测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更高.
2024, 46(12):2770-2772.
摘要:目的:研究超短波联合主动运动锻炼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自 2021 年1 月至 2024 年2 月于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 60 例,随机法分成对照组(30 例,给予常规治疗和主动运动锻炼疗法)与观察组(30 例,额外给予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 4 w 后采用量角器测定的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活动度,上肢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评分、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form,SF-36)评分、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GSE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分,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活动度以及上肢FMA、STEF、SF-36、GSES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MRS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短波联合主动运动锻炼疗法可有效提高CIS偏瘫患者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4, 46(12):2773-2775.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HFN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98 例COPD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经鼻导管吸氧治疗,n=49)与观察组(HFNC 治疗,n=49).分析对比两组的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心功能、血气参数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MRC评分、NT-proBNP、PaCO2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PaO2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FNC应用在COPD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能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心功能指标和血气参数,提高安全性.
2024, 46(12):2776-2778.
摘要:目的:探究甲泼尼龙辅助沙利度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难治性皮疹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 2022 年1 月至 2023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SLE难治性皮疹患者69 例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32 例与联合组 37 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的沙利度胺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甲泼尼龙辅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疾病活动度及免疫功能,并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性为 94.59%(25/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25/3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3 m后,两组患者补体C3、补体C4 均高于治疗前,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Ig)A、IgG、IgM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改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一的沙利度胺治疗,甲泼尼龙辅助联合沙利度胺治疗 SLE 难治性皮疹患者疗效更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疾病活动度与免疫功能,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2024, 46(12):2779-2781.
摘要: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与传统托槽对合并牙周炎正畸患者牙周健康及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3 月至2023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炎正畸患者 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矫正方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27,接受传统托槽正畸)和隐形组(n=33,接受无托槽隐形正畸).矫正 6 m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牙周健康、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结果:矫治前,两组患者的牙周健康水平相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 6 m后,传统组患者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附着丧失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及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均高于矫治前(P<0.05),隐形组患者矫治前后 GI、CAL、PLI、S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隐形组患者矫治后的 GI、CAL、PLI、SBI评分均低于传统组(P<0.05);矫治 6 m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IL-6)水平与矫治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且隐形组低于传统组(P<0.05);隐形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3.03%,低于传统组的 22.22%(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托槽,对合并牙周炎正畸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作用更显著,能够有效维持牙周健康,改善牙周炎症,减轻并发症状.
2024, 46(12):2782-2784.
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对重度痔疮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疼痛程度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06 月-2023 年 06 月在本院确诊的 80 例重度痔疮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PPH组(n=40,行PPH术)和传统组(n=40,给予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手术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 1 y,对比PPH组和传统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PP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均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 24 h、首次排便及术后 7 d,PPH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 3 m PPH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 12.50%,与传统组的 27.50%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 1 y,PPH组共复发 1 例,复发率为2.50%;传统组共复发 8例,复发率为 20.00%,PPH组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与外剥内扎术相比,PPH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有利于创面愈合,术后疼痛程度更轻,术后并发症更少,且复发率低.
2024, 46(12):2785-2787.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安罗替尼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0 月至2023 年 10 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 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GP方案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安罗替尼联合GP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与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升,研究组的CD4+、CD4+/CD8+较治疗前明显提升,CD8+显著下降,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EA)、角蛋白 19 片段抗原 21-1(CYFRA21-1)水平均显著降低,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盐酸安罗替尼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疗效更好,能更有效的调节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肿瘤标志物水平.
2024, 46(12):2788-2790.
摘要:目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应用纳洛酮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68例ACI患者,通过抛掷骰子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 34 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 100 mg·d-1,而后改为200 mg·d-1,联合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纳洛酮 0.4 mg静脉滴注治疗,其余常规治疗措施两组保持一致,两组均治疗 5 d.对比两组治疗 5 d后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变化,并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结果:治疗 5 d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PLT、D-D、FIB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上升,且联合组更高(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CI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其凝血功能,有利于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修复.
2024, 46(12):2791-2793.
摘要:目的:探究载脂蛋白(ApoA)-1、Apo-B及Apo-A1/Apo-B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 2022年 8 月-2024 年8 月江西省德兴市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76 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无CAS组 16 例、IMT增厚组 12 例、斑块组 48 例,检测三组患者ApoA-1、Apo-B水平,计算Apo-A1/Apo-B比值,分析组间差异.结果:三组患者血清ApoA-1 水平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po-B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无CAS组、IMT增厚组、斑块组,Apo-A1/Apo-B比值由低到高依次为斑块组、IMT增厚组、CAS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po-B水平与IMT值正相关(r=0.647,P<0.001),Apo-A1/Apo-B比值与IMT值负相关(r=-0.562,P<0.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伴CAS患者血清Apo-B水平升高、Apo-A1/Apo-B比值降低,二者水平变化参与患者CAS形成过程,与IMT值密切相关.
2024, 46(12):2794-2796.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纳布啡联合丙泊酚在无痛宫颈恶性肿瘤三维后装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3 年 12 月至 2024 年 5 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60 例行无痛宫颈恶性肿瘤三维后装放射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0 例)、B组(30 例),分别予以低剂量纳布啡(0.1 mg/kg)、高剂量纳布啡(0.2 mg/kg)与丙泊酚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 10 min(T2)、手术结束时(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并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 1 h、2 h疼痛程度、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T1、T2、T3 时B组MAP指标高于A组,SPO2 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离床活动时间均长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 1 h、2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率高于A组(P<0.05).结论:在无痛宫颈恶性肿瘤三维后装放射治疗中 0.1 mg/kg和 0.2 mg/kg纳布啡分别与丙泊酚联合使用均能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前者术后恢复时间更短,安全性更高,相对更具推荐价值.
2024, 46(12):2797-2799.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D-二聚体(D-D)水平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1月-2024 年1 月本院收治26 例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为出血组,以同期本院收治的 34 例非出血性急腹症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出血组和对照组患者NLR、PLR、D-D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PLR、D-D和联合检测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中的价值.结果:出血组患者NLR、PLR高于对照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LR、PLR、D-D和联合检测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及非出血性急腹症鉴别诊断中的 AUC 分别为 0.746、0.718、0.782、0.856(P<0.05),其中联合诊断的AUC最高.结论: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外周血NLR、PLR较高,D-D水平较低,NLR、PLR、D-D联合检测能够提高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及非出血性急腹症鉴别诊断价值.
2024, 46(12):2800-2802.
摘要:目的:分析卵巢畸胎瘤由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联合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TAS)诊断的一致性和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1 月-2023年 10 月西华县人民医院 85 例卵巢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TVS、TVS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TVS、TVS联合TAS诊断卵巢畸胎瘤的一致性及诊断价值.结果: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5 例卵巢畸胎瘤患者中 78 例为成熟卵巢畸胎瘤,7 例为未成熟卵巢畸胎瘤.TVS诊断卵巢畸胎瘤的一致性较强(Kappa=0.635,P<0.05),TVS联合TVS诊断卵巢畸胎瘤的一致性强(Kappa=0.927,P<0.05),TVS 联合TVS 诊断卵巢畸胎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略高于TV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S联合TAS诊断卵巢畸胎瘤结果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强.
2024, 46(12):2803-2805.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检查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1 月-2023年12 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80 例高度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MRI、DWI及DCE-MRI检查,并接受子宫内膜活检,以子宫内膜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MRI、DWI及DCE-MRI单独及联合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结果:80 例高度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经子宫内膜活检确诊 65 例子宫内膜癌,占 81.25%.以子宫内膜活检为金标准,MRI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为 63.07%(41/65),DWI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为 80.00%(52/65),DCE-MRI 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为 72.31%(47/65),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为 93.85%(61/65),联合检查的检出率高于各检查单独应用,且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也高于各检查单独应用;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敏感度、准确率均高于各检查单独诊断,且联合检查诊断的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MRI、DCE-MRI单独检查(P<0.05).结论:MRI、DWI及DCE-MRI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检查,且与金标准有较好的一致性.
2024, 46(12):2806-2808.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由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经腹超声分型的准确度.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8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78 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行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经腹超声检查,并以临床手术诊断结果作为分型的金标准,比较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经腹超声、二者联合诊断CSP分型一致性及准确度.结果:CSP患者中Ⅰ型 22 例,Ⅱ型 37 例,Ⅲ型 19 例.经腹超声诊断CSP分型结果与临床结果的一致性较强(Kappa=0.696,P<0.05);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CSP分型结果与临床结果的一致性较强(Kappa=0.759,P<0.05);二者联合诊断CSP分型结果与临床结果的一致性强(Kappa=0.919,P<0.05);二者联合检查诊断CSP分型的准确度均高于单独经腹超声、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独经腹超声、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二者联合诊断CSP分型的一致性更强,准确度更高.
2024, 46(12):2809-2811.
摘要:目的:分析多西环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1 月至2023 年 12 月期间本院儿科一病区收治的 90例R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服用多西环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 14 d,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M、IgG、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发热、咳嗽、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西环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RMPP,能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缓解炎症,促进主要症状的缓解,且不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2024, 46(12):2812-2814.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术前应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及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 80 例2021 年10 月至2023年 10 月期间本院收治行PCI老年AMI患者,均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按剂量不同分对照组(常规剂量 20 mg)和研究组(负荷剂量 40-80 mg),各 40 例.治疗3 m后统计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采用飞利浦EPIQ CVx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PCI术前及术后左室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水平,采用免疫抑制法、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杂化型(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 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并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PCI术后LVEDD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O、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AMI能减少PCI心肌损伤,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心功能.
2024, 46(12):2815-2817.
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胞磷胆碱对急诊重度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年 1 月至 2023 年6月期间本院急诊科诊治的 80 例重度CO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并发症及清醒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IL-6、CRP水平和SII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6、CRP水平和SII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清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胞磷胆碱能提升急诊重度 CO 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清醒率.
2024, 46(12):2818-2819.
摘要:测序技术迅速发展引起相关数据信息出现了爆炸性增长,引领科学研究步入大数据的行列,因此生物信息学对推动医学的进步发挥重要作用,为医疗精准化奠定了基础.医学研究生作为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人员,其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形成,对未来高质量临床-科研复合型人才的储备起着关键作用,对提高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科研素质极为重要.在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多种措施加强医学研究生对生物信息学的学习和运用能力,解决科研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培养高质量医学研究生的重要一环.
2024, 46(12):2820-2823.
摘要:基础医学综合实训是一门将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知识整合在一起的整合课程,是实现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医学教育改革中经常用到的两种教学方法.本文将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在基础医学综合实训中进行教学尝试.结果表明PBL结合CBL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进行推广.
2024, 46(12):2824-2826.
摘要:随着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医学院校实验室的管理也日益受到重视.实验室作为医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其管理模式、设备配置、安全防护等各方面问题都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实验效果.探讨现代产业学院视域下医学院校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与常见事故防范策略.通过对医学院校实验室的深入分析,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事故防范措施,以应对实验室运行中的潜在风险,保障实验室安全和教学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为医学院校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与事故防范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24, 46(12):2827-2829.
摘要:目的:比较生理学纯线上、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对于学生成绩提高是否有差异.方法:依据教育测量学理论和统计方法,将临床医学本科 2020 级和2021 级分为并分为 2020 纯线上组、2020 混合组、2021 混合前组和 2021混合后组四组,对两个年级及各组期末考试分数和试卷进行分析.结果:2020 级纯线上组得分率明显高于各组(P<0.05 或 P<0.01).在进行不同难度考试题进行比较,2020 级纯线上组偏易题得分率为 87.98±3.6,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2020级纯线上组适中题得分率为61.17±8.15,也明显高于2021级混合前组55.67±7.07(P<0.05).结论:纯线上教学应用于生理学的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水平,而纯线上教学中体现出的优势部分为生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提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
2024, 46(12):2830-2832.
摘要:肠道菌群是存在于消化道的微生物群落,与机体健康密切相关.肠道细菌昼夜节律最早出现在婴儿出生两周后,并且随着年龄增加,昼夜节律特征而变得愈发显著.肠道菌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菌群失调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发生.基于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文通过探究影响肠道菌群昼夜节律的因素,包括饮食,宿主内在机制等,阐明肠道菌群昼夜节律破坏对宿主健康的影响,为菌群治疗临床疾病提供重要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