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BMP4、BALP、NT5E水平在T2DM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治疗疗程中的变化及临床价值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5"-核苷酸酶(NT5E)水平变化与治疗效果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收治的82例T2DM并发OP患者作为合并组,选取同期单纯T2DM患者41例作为T2DM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BMP4、BALP、NT5E水平。合并组予以常规治疗,依据治疗3个月后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有效亚组、无效亚组,比较其血清BMP4、BALP、NT5E水平。分析血清BMP4、BALP、NT5E对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合并组血清BMP4水平低于T2DM组、对照组,且T2DM组低于对照组,合并组血清BALP、NT5E水平高于T2DM组、对照组,且T2DM组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亚组治疗后血清BMP4水平低于有效亚组,血清BALP、NT5E水平高于有效亚组(P<0.05);在校正了PTH水平、冠心病史、高血压史后,血清BMP4、BALP、NT5E水平仍是治疗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T2DM并发OP患者血清BMP4水平降低,血清BALP、NT5E水平升高。且与疗效有关,可监测其水平指导临床治疗。

    Abstract: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2型糖尿病(T2DM)常见并发症之一,其致残率较高,T2DM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引起渗透性利尿,促使钙磷等排泄增加,从而造成骨密度降低,T2DM并发OP患者病理表现为骨量减少、骨强度减弱等[1]。临床常采用降糖药物、钙剂等治疗T2DM并发OP患者,但治疗效果存在差异性,因而寻找治疗疗效相关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干预方案。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素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并可刺激内皮细胞迁移,促使骨折区域血管生成、骨再生[2]。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主要由成骨细胞分泌,可反映成骨细胞功能状况,参与骨形成、骨转换等过程[3]。5"-核苷酸酶(NT5E)主要表达于肝细胞、内皮细胞等,可催化核苷酸去磷酸化,促进成纤维细胞分裂,且与骨密度改变有关[4]。但血清BMP4、BALP、NT5E水平与T2DM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治疗效果相关性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旨在探讨T2DM并发OP患者血清BMP4、BALP、NT5E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5-04-30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5-12
  • 录用日期:2025-05-21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