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研究症状性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特征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河南 洛阳 471000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洛阳市核心技术攻关类公益专项医疗卫生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302001Y)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摘要 目的:通过3D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3D HR-VWI)技术探讨症状性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梗死灶,将患者分为症状组(症状性患者,n=23)和无症状组(无症状性患者,n=37)。所有患者均接受3D HR-VWI检查。评估患者的斑块强化程度和板块位置,以及对板块的定量评估(血管狭窄程度、重构指数、斑块面积和斑块负荷)。通过ROC曲线衡量各影像学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症状组中明显强化的斑块和位于腹侧壁的斑块占比显著高于无症状组(P<0.05)。症状组的狭窄程度、斑块面积和斑块负荷均高于无症状组,而重构指数显著低于无症状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狭窄程度在诊断症状性斑块中表现出最高的AUC值(0.824),其次为重构指数(0.758)和斑块负荷(0.729)。结论:3D HR-VWI技术能够清晰显示症状性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特征,这些特征为临床识别症状性斑块、评估斑块风险及指导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宋敏.基于3D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研究症状性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特征[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5,47(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4-12-13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4-11
  • 录用日期:2025-05-07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8-31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