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经皮椎体成形术后体分区CT值的检测意义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后体分区CT值的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2 月至2024 年11 月在我院行PVP治疗的 66例OVCFs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随访期间(随访 6 m内)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两组,术后 3 d两组患者均采用CT检查,并对比两组骨密度、体分区CT值,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两组患者腰椎功能并对比,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L1 椎体平均CT值与患者骨密度及腰椎功能的相关性.结果:66 例OVCFs患者的 95 个骨折椎体经PVP治疗,发生 12 例(17 椎)骨水泥渗漏,5 例(9 椎)邻椎新发骨折,2 例静脉栓塞,共计 19 例,发生率为 28.79%;预后良好组患者的骨密度、JOA 评分、L1 椎体水平分区平均 CT 值(上、中、下部分)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OVCFs患者术后 3 d的L1 椎体平均CT值(上、中、下部分)与患者骨密度、腰椎功能JOA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行PVP治疗预后不良的OVCFs患者存在骨密度、术后L1 椎体水平分区平均CT值及腰椎功能评分偏低的现象,且体分区CT值与患者骨密度、腰椎功能密切相关.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廖翔.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经皮椎体成形术后体分区CT值的检测意义[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5,47(10):2340-2342+235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11-03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