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NIHSS评分联合白细胞计数对ACI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分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目的:研究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联合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预测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发生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6 月至2024 年 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ACI患者 105 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静脉溶栓后 72 h内是否发生END,将患者分为非END组(n=78)和END组(n=27).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影响ACI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END的危险因素.计算入院NIHSS评分、WBC对ACI患者静脉溶栓后END发生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的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发病至溶栓时间、梗死部位、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均无明显差异(P>0.05).END组入院的NIHSS评分、WBC、急性卒中治疗Org 10172 试验分型(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Classification,TOAST)(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面积(大面积梗死)占比均明显高于非END组(P<0.05).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入院NIHSS评分、WBC升高、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面积(大面积梗死)为影响ACI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END的危险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可知,入院 NIHSS 评分、WBC 联合预测 ACI 患者静脉溶栓后 END 发生风险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入院NIHSS评分、WBC单独检测(P<0.05).结论:入院NIHSS评分、WBC升高是ACI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END的危险因素,且两者联合检测对ACI患者静脉溶栓后END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相对更高.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高明光;赵震;马磊.入院NIHSS评分联合白细胞计数对ACI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5,47(10):2239-224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11-03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