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地理归汤辅助养血息风针法治疗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 ( LHGJ20201073 )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芪地理归汤辅助养血息风针法治疗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2023 年3 月至 2024 年3月 94 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7)、观察组(n=47),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养血息风针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地理归汤.治疗4 w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 4 w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程度、血液流变学、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7.23%)(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4 w后,观察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双侧椎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采用芪地理归汤辅助养血息风针法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眩晕程度.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敏娜;王琳琳;刘继红.芪地理归汤辅助养血息风针法治疗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5,47(7):1424-1426+143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8-10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