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脑脊液中肌酸激酶(CK)、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及蛋白总量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风险之间的关联,探讨其作为预测CVS发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价值.方法:将本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SAH患者,按照是否发生CVS分为CVS组和无CVS组,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中CK、RBC、WBC及蛋白总量的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SAH后CVS风险的相关性.结果:CVS组患者脑脊液中CK、RBC、WBC及蛋白总量水平均高于无CVS组(P<0.05);CVS组患者脑脊液CK、RBC、WBC及蛋白总量水平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呈正相关(r=0.413、0.396、0.374、0.398,P<0.05);脑脊液中的CK、RBC、WBC及蛋白总量预测SAH患者发生CVS具有良好效能,曲线下面积均>0.7,CK预测SAH患者发生CVS效能最高,约登指数最大时,对应临界值为 129.99 U·L-1,曲线下面积为 0.888,敏感度为 88.51%、特异性为 79.41%.结论:脑脊液中CK、RBC、WBC及蛋白总量的水平变化与SAH后CVS风险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SAH后CVS发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