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与自然分娩者产后6~8周盆底功能状况的比较和相关因素分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 ( GZ2024ZSF407 )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自然分娩者产后 6~8 周盆底功能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23 年 9 月-2024 年 8 月于赣州市南康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 80 例产妇,并依据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n=56)与剖宫产组(n=24),比较分娩结局与产后 6~8 w盆底功能.依据盆底功能情况分为正常组(n=48)与异常组(n=32),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自然分娩组产后 2 h 出血量、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等级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总产程时长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5).正常组与异常组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便秘、产次、分娩方式、孕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增加、胎儿体重及产后 24 h出血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 岁、存在便秘、分娩方式为自然分娩、孕期BMI增加≥10 kg·m-2、胎儿体重≥3500 g为产妇产后 6~8 w盆底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 6~8 w盆底功能具有显著影响,需予以高度重视.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许晓琴;赖小丽;曾文英.剖宫产与自然分娩者产后6~8周盆底功能状况的比较和相关因素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5,47(6):1216-1218+138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7-07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