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20 年7 月-2023 年4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DAS28评分[6]评估患者病情,将患者分为中高活动期组(n=54)及低活动期组(n=67).另选取 60 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对比三组及不同临床疗效患者入院时RF、ESR、IL-6 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入院时RF、ESR、IL-6 水平检测对患者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入院时RF、ESR、IL-6 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并随活动度增加而升高;中高活动期患者晨僵、休息痛及stoke指数均显著高于低活动期患者(P<0.05).入院时,RF、ESR、IL-6 与DAS28 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不同临床疗效患者RF、ESR、IL-6 水平比较,治疗无效>治疗有效>治疗显效,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RF、ESR、IL-6 水平联合预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无效的AUC为 809,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7.27%、81.61%.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ESR、IL-6 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及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早期检测其水平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