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医源性结直肠穿孔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转归分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吉安市科技计划项目 ( 20244-049156 )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目的:分析60例医源性结直肠穿孔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 2014年 1 月到2024 年 6 月于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医源性结直肠穿孔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外科治疗组(行手术治疗)41 例、内科治疗组(行内科保守治疗)19 例,追踪随访 6 m,比较两组治疗后初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统计患者出院后 6 m转归情况,对转归优良及转归不佳患者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医源性结直肠穿孔患者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外科治疗组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内科治疗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出院后 6 m,60 例患者中转归不佳者占比 28.33%(17/60),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医源性结直肠穿孔患者年龄、损伤至治疗时间、治疗方式、治疗期间并发症均为影响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源性结直肠穿孔患者存在个体化差异,临床制定治疗策略时需进行全方位考量,其中外科治疗优势相对更显著,且患者转归受年龄、损伤至治疗时间、治疗方式、治疗期间并发症影响,临床可针对以上因素采取对应措施,促进预后恢复.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钟佳;夏国盛;黄道斌;.60例医源性结直肠穿孔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转归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4,46(11):2386-2388+248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12-06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