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校合作模式下的心理治疗在抑郁高职生治疗中的应用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 GJJ2210016 )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医校合作模式下的心理治疗在抑郁高职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自杀意念、应对方式、社会功能、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 2022 年 4 月至2023 年10 月收治的60 例来自萍乡卫生职业学院的抑郁症在校生,随机分为药物组与合作组各 30 例.两组学生均于 2023年 10 月开始治疗,周期均为 12 w,药物组予以及舍曲林治疗及常规心理治疗,合作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基于医校合作模式下的折衷心理疗法.比较两组学生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自杀意念[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uicide Ideation,PANSI)]、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社会功能[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the 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合作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两组PANSI评分、SCSQ/消极应对评分、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合作组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两组SCSQ/积极应对评分、PSP评分较治疗前均上升,且合作组高于药物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医校合作模式下的心理治疗在抑郁高职生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纠正抑郁症高职生自杀态度与应对方式,提高其社会功能与睡眠质量,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黄丽华;欧阳伟;肖敏;邱娟;姚尧;查金莲;.医校合作模式下的心理治疗在抑郁高职生治疗中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4,46(11):2379-238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12-06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