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E-MRI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中的作用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目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45例经超声检查疑似存在颈动脉斑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DCE-MRI检测;经临床手术治疗后,取颈动脉斑块组织样本送至病理实验室进行成分检测,并根据病理检验结果验证颈部斑块的稳定性.比较DCE-MRI与病理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对比DCE-MRI检测不同性质斑块所得的各项药代动力学参数值,绘制DCE-MRI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入组45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共检出52个颈动脉斑块,其中稳定型斑块20个,易损斑块32个.DCE-MRI与病理结果比较,kappa值为0.879,一致性较高,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5.00%、93.75%、90.48%、96.77%、94.23%;DCE-MRI诊断稳定型斑块Ktrans、Kep水平均高于易损斑块(P<0.05),Ktrans、Kep诊断斑块稳定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3、0.693,截点值分别为0.062min-1、1.232min-1.结论:DCE-MRI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准确性较高,通过观察药代动力学相关参数可评估斑块的稳定性.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曾果. DCE-MRI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中的作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4):653-65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6-28
  • 出版日期: